她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37歲未婚生子,62歲與小鮮肉演戲,69歲依然風華絕代


晚上好,屏幕前的有緣人,我是愛八卦的大叔

20歲風風火火,30歲轟轟烈烈,69歲眼裡依然有光,沒有一絲暮氣,這個又酷又美的女人叫張艾嘉。

前段時間《世間有她》電影上映,她以導演的身份回歸大眾視野。

經歷過大起大落和大喜大悲,她早已習慣看淡一切。

但她同時又保有激情,橫跨影壇、歌壇,是影后級演員,是最執著的文藝片導演,是永不落幕的時代傳奇,連愛情都是才子佳人的話本模樣。

她就是如此特立獨行,將傳奇活成了日常。

曾經叛逆囂張的少女

變成了把傳奇活成日常的女神

有人說張艾嘉是知性優雅的代名詞,但張艾嘉卻說:

“我一直以來就很叛逆大膽,我只是不咋呼。”

優雅知性,叛逆瘋狂,把這兩種看似矛盾的形容放在她身上,卻毫不衝突。

張艾嘉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空軍,母親是名媛,她本也應成為知書達理的名媛。

但1歲那年,父親因空難去世,母親帶著她改嫁,她逐漸學會了獨立和堅強,“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做自己的媽媽。”

11歲,張艾嘉遠赴美國讀書,當時盛行的嬉皮士文化激發了她骨子的反叛,她穿超短裙,手上戴十個戒指,交不同的男朋友……

母親怕她學壞了,趕緊把她喊回台灣,可張艾嘉卻絲毫沒有收斂,反而玩得更兇。

19歲時,熱愛唱歌的她決定輟學,簽約嘉禾影視公司,一頭就扎進了娛樂圈。

從此,叛逆囂張的青少年時代落下帷幕,屬於張艾嘉的傳奇人生正式開場。

作家林燕妮曾感嘆張艾嘉:

“這女子啊,沒有一天是服氣的。如果電影圈有江湖,那她就是黃蓉。”

一開始,電影江湖並沒有張艾嘉的一席之地,因為在美女如雲的影視圈,她並不算美艷。

頭幾年,她只能在各種邊緣角色裡打轉。

但她不甘心,一邊演無關緊要的小角色,一邊耐心打磨演技,學習配音。

4年後,23歲的她憑藉《碧雲天》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女配角。

1977年,張艾嘉被《紅樓夢》劇組選中飾演林黛玉,一直演配角的她終於可以主演了,而且搭戲對像是林青霞。

接下來,她的演員之路越走越順。

1981年,她憑藉電影《我的爺爺》斬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6年,她和周潤發主演的《阿郎的故事》,刷新當年香港文藝片的賣座紀錄。

七次金馬影后提名,兩屆金馬影后,九次金像影后提名,兩屆金像影后……

畢竟,她從不給自己設限。

延伸閱讀  仙劍三美現狀:楊冪劉詩詩忙不停,唐嫣兩年無新劇,卻說自己很忙

在電影《山河故人》裡,還和小自己39歲的董子健上演忘年戀,大尺度的戲也毫無違和感。

演而優則導,熱愛嘗試新領域的她又退居幕後,做起了編劇和導演,還是一樣的堅定、不妥協。

她製作的電影《少女小漁》成就了劉若英的演員之路。

由她編劇的自傳電影《心動》,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同時,她還以歌手身份出了八張專輯,很多歌曲都成為了傳唱經典。

獎杯拿到手軟,資歷深厚,在影視、歌壇都是傳奇人物。

一個曾經叛逆囂張的少女,變成了一個把傳奇活成日常的女神,知性優雅,且自由隨性。

愛的人和結婚的人

都是注定的

張艾嘉的好友曾說:

“張艾嘉的青春既貪圖玩樂,又耽於情慾,一點都沒浪費。”

此話不假,除了她那傳奇不已的影視、音樂成就,她的情感經歷也是看客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不可一日無戀愛”這句話,用來形容張艾嘉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20歲時,她和同公司的男演員金川談戀愛,公司不同意她就火速解約,理由也很簡單,“我太喜歡談戀愛了,但公司偏偏不允許。”

26歲,她不顧家裡的反對,嫁給了大自己16歲的劉幼林,一個商界名流。

可當時的張艾嘉正值青春,貪玩好動,而劉幼林正值中年,經歷過失敗的婚姻,只求安穩。

性格的巨大差距讓他們逐漸走向分裂,兩人的婚姻只持續了6年,以後3年協議離婚告終。

在與劉幼林協議離婚期間,張艾嘉與羅大佑因電影《閃亮的日子》相遇。

一個是影視佳人,一個是音樂才子。恰如金風玉露相逢,他們很快陷入熱戀中。

她大名鼎鼎,他還寂寂無名。

但張艾嘉總有一雙識才的慧眼,她傾慕於他的才華,利用自己的資源到處為他引薦。

而沉浸在愛情中的羅大佑,給張艾嘉寫了很多歌。

那首傳唱經典《童年》,他寫了整整5年,就因為張艾嘉喜歡,他說送就送。

他做她的音樂製作人,為她寫歌、製作專輯,為她的歌手事業再添一把火。

在那段愛情裡,他們相互成就,羅大佑給張艾嘉寫了很多好歌,而張艾嘉也唱火了羅大佑。

兩人的地位懸殊不斷地縮小,可是距離卻被越拉越遠。

“我們一起經歷了轟轟烈烈的愛情,可是到了一定時間,他的思維開始轉移到別的地方。”

經歷了轟轟烈烈、電光火石般的愛情,羅大佑發現過於耀眼的愛情破壞了他的音樂創作,熱戀一年後,他選擇和平分手,和張艾嘉做回朋友。

張艾嘉小名叫小妹,他就寫下《小妹》,紀念他們的愛情,“該去的會去,該來的會來,命運不能更改。”

張艾嘉曾說:“我一生都愛才子。”

延伸閱讀  《水門橋》四大平台評分第一!榮譽屬於電影,更屬於永遠的英雄

與羅大佑短暫的戀情,並沒有讓她對愛情失望,而她與另一位才子李宗盛的故事,幾乎是與羅大佑的複刻版。

只不過這是一段沒有開始過的感情。

張艾嘉再次慧眼識才,將當時還在送瓦斯的李宗盛捧成了樂壇大哥,她總是這麼地一腔熱血,讓人忍不住愛慕。

兩人亦師亦友,超越朋友,勝似親人,關係撲朔迷離。

後來,張艾嘉嫁作他人,李宗盛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愛的代價》,送給了張艾嘉,“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愛的代價音樂:張艾嘉

再後來,李宗盛請來張艾嘉做演唱會的嘉賓,他這樣介紹她:“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女人。”

張艾嘉故意調皮一把,順勢問出了那個大膽的問題:“小李,那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

李宗盛一下子慌了神,樂壇大哥又變成了張艾嘉的“小李”,他沒有正面回答,最後以開玩笑的口吻說:

“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想著你寫的,想著你為什麼嫁給別人了。”

很多人都感到疑惑,張艾嘉一生邂逅了無數才子,可始終沒走到一起。

多年後,她才在採訪中袒露心跡:

“我一向喜歡才子,但後來成熟了一點才發現,跟有才華的男人相處很辛苦,才華用來欣賞就好了,留著做朋友關係更長久。”

“有些人走到最後,都分岔了。愛的人和結婚的人,都是注定的。”一生都愛才子的她,最後嫁給了香港富商王靖雄。

37歲,未婚產子,一時又引起軒然大波,一年後他們才低調成婚。

安穩人生前的最後一段戀情,依舊是那麼地轟轟烈烈,流連於一段段浪漫愛情的張艾嘉終於收了心,與丈夫攜手走過30年的風風雨雨。

隨便一段愛情,不是才子佳人的佳話,就是驚世駭俗的奇戀。

她那大起大落的感情經歷,有人羨慕不已,有人冷嘲熱諷。

任眾說紛紜,張艾嘉依然是那個“不可一日無戀愛”的可愛女人,她可從來不會為了堵住看客的嘴,委屈了自己。

生命是沉重的

也是可以輕描淡寫的

張艾嘉把自己的事業、愛情都變成了一個傳奇符號,在人生的前幾十年,她崇尚傳奇,可人生卻一次次告訴她:人生沒有高低,一切都可以輕描淡寫。

生下兒子後,張艾嘉曾一度想要把兒子打造成新的傳奇。

她給兒子取名奧斯卡——電影的最高褒獎,她給小奧斯卡安排鋼琴、小提琴、演講、禮儀課程,也讓小奧斯卡成為紅遍港台的小童星。

然而如此高調鋪張,不僅讓兒子失去了快樂的童年,還讓他差點喪失生命。

在兒子9歲那年,家裡的三個裝修工人綁架了他,6天6夜,兒子因缺氧差點被悶死。

雖然最後死裡逃生,但兒子從此患上自閉症和抑鬱症。

延伸閱讀  郭麒麟曝《殺手》春節上映後,想要德云社門票就找魏翔,原因超好笑

張艾嘉停掉了兒子的所有課程,放下手頭的工作,帶他四處旅遊,聊天散心。

她花了3年的時間讓兒子恢復正常,也由此明白兒子並不喜歡被她安排好的人生。

“一直以為最重要的是盛名,時時想保持常青,把婚姻和兒子都當做自身招牌的金漆,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好好審視一下生活。”

年輕時,很多學校請張艾嘉去開講座,她每次都在台上講得非常起勁,但歷盡千帆後,她才明白安靜往往比滔滔不絕更有意義。

同時代的演員紛紛息影,只有她還在默默地拍文藝片。

在2017年《相愛相親》發布會上,她接受著觀眾們的歡呼與掌聲,默默地鞠躬答謝:“我不過才六十幾歲,跑起來,路仍長。”

當眾人擁戴她為女神的時候,她搖了搖頭,擺手說:

“我不太喜歡把一個人擺在神颱,也不喜歡被大家擺在神颱,因為我還活著。”

她坦承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太喜歡談戀愛”,“太貪玩”,她不期待完美和所有人的喜愛,熱衷於活出自我,便成了傳奇。

她在書中寫下,“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個時候,終於明白是可以輕描淡寫的。”

她說的也許是她那傳奇的一生,也許是那一段段濃墨重彩的愛情。

她走過生命的榮耀和低谷,貪玩過、大鬧過,然後明白了,人生沒有高低,一切皆可輕描淡寫。

20歲時反叛囂張,30歲時貪玩好動,40歲時成為傳奇,50歲時輕描淡寫,60歲時依舊眉目生輝。

曾有人問過張艾嘉:“這一生,你有什麼遺憾嗎?”

張艾嘉笑了笑,堅定地回答:“沒有。”

關注我,每天八卦不停,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找不到的。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大魚號客戶端自媒體,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聯繫我刪帖。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