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王寶強經歷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年。
妻子出軌、被經紀人戴綠帽子、資產被轉移、沒錢打官司等,
錢財盡失、還有外界鋪天蓋地的各種嘲笑,
可以說,一個男人最難堪的時刻,最難以啟齒的遭遇,全都被王寶強在這一年裡遇齊了。
像《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以及《天下無賊》中的“傻根”一樣,現實生活中的王寶強氣質憨厚,給人一種“老實巴交”的感覺。
雖然已經貴為一線男明星,但王寶強身上卻“星味”全無。
和王寶強相反的是,徐崢是娛樂圈少有的“精明人”。
他們兩個,一個出生在十里洋場的上海,一個出生在河北農村。
出身背景的巨大差異,讓他們的眼界、見識、想法等有太多的不同。
王寶強從少林寺出來後,就走上了北漂之路。
做北漂、當群演,王寶強走上這條路除了賭運氣,更像是在用自己的“憨勁”,在堅持自己的夢想,憨厚而執拗。
對於他那個極度貧困的家庭,他沒有選擇向生活妥協放棄自己的夢想,這點非常不易。
徐崢和他相反的是,進入娛樂圈後,幾乎每一次“浪潮”,都被他完美趕上了。
更牛的是,他的每一次“風波”,都和他“擦身而過”,絲毫影響不了他。
這兩個看似毫無瓜葛的人,在2010年一起出演香港導演葉偉民執導的《人在囧途》後,有了交集。
《人在囧途》的成功,讓他們兩年後再次合作《泰囧》。
但之後,兩人幾乎沒有再合作過。
王寶強的親密合作夥伴換成了陳思誠,
而徐崢和黃渤、寧浩等人打得火熱。
一個“精明人”,一個“傻子”,注定很難成為最好的朋友以及合作夥伴。
如今12年過去,兩人也有了不同的境遇。
01,大城市少年,和農村小子的成長之路
1972年,徐崢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弄堂裡。
10年後,河北農村的一個貧困之家,迎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兒子王寶強。
徐崢的父母都是文藝從業者,所以他可以從小出入劇院,受到文藝的熏陶。
高中的時候,他就有機會參與劇院的演出,在裡面出演各種“配角”。
1990年,徐崢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這一年,8歲的王寶強穿著一身舊衣,在看了李連杰的《少林寺》後,決定去少林寺學武,做了少林寺的俗家弟子。
不管寒冬酷暑,他每天四五點起來跑步。
這樣的日子,沒點毅力很難堅持下來。
他練功時眼神中透出的堅毅,和平時看上去簡直判若兩人。
不管是貧寒的家境,還是在少林寺的生活,讓他的意志更加的堅強,也更有耐力。
和王寶強的艱苦不同,彼時的徐崢走在上戲的校園裡,一頭秀發隨風飄舞。
他自編自導自演著話劇,成為上戲的才子,很是春風得意。
直到大二那年,19歲的徐崢悲催地發現:他居然脫髮了。
看著頭髮一把一把地掉,徐崢心痛不已。
為了掩飾越來越少的頭髮,他戴上了帽子。
脫髮,成了他生活中的一根刺,刺得他身心難受。
後來,他把剩下的頭髮剃掉,成了一個光頭。
眼看是不能走偶像路線了,他把更多時間放在了話劇的創作上。
1994年,剛大學畢業的徐崢,已經名滿上海。
這一年,他拿下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
能導能演,讓後來徐崢在闖蕩娛樂圈的時候,在演員和導演這兩種角色中自由切換。
雖然名氣有了,但是演話劇收入低。
那時候一場話劇演下來,他只能拿到200塊錢。
而他的師妹李冰冰,一個通告就是20萬。
巨大的差距,讓徐崢開始轉戰影視圈。
從1994年開始,他開始在很多電視劇中露臉,
比如古裝劇《東方小故事》、言情劇《胡雪巖》、歷史劇《戰國紅顏》、年代劇《上海滄桑》等。
2000年,一部《春光燦爛豬八戒》,讓他名利雙收。
名氣、金錢、愛情,紛紛向他撲來,運氣好到擋都擋不住。
當徐崢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王寶強還在北京跑龍套。
為了省房租,他和另外4個人一起租住在郊區的煤球廠,裡面破舊不堪。
為了省公交車費,他每天4點鐘,就從煤球廠步行到北影門口。
之後,他要做的就是和其他群演一樣,開始一天漫長的等待。
運氣好的,很快就會被挑走。
運氣不好的,這一天就白等了。
那種漫長的等待,以及對未知的不確定,最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
多年後,王寶強評價那段日子為:“難熬”。
2003年,是王寶強命運的轉折點。
他的處女電影《盲井》,讓他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2004年,一部電影《天下無賊》,讓他打開了娛樂圈的大門。
2006年,一部《士兵突擊》,讓他擠進內地一線男演員的行列。
不管是《盲井》,還是《天下無賊》或者是《士兵突擊》,是他身上的“傻氣”,吸引了導演。
馮小剛就直言,讓王寶強演“傻根”,主要是因為他身上那股“土氣”。
和偶像劉德華第一次演電影,他見到劉德華後,激動到噗通一聲跪下。
2008年,劉若英在北京的演唱會,他二話不說就前去捧場。
對於馮小剛的知遇之恩,他逢年過節,經常背著老家的土特產去看望他。
正是在徐帆的建議下,他才接下了“許三多”這個角色。
正是因為他與生俱來的“傻氣”,讓他獲得了一次次機會。
02,“囧”系列,開啟了兩人的合作和結束
《春光燦爛豬八戒》雖然讓徐崢紅得發紫,但他接下來的演藝事業,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順利。
因為很多人記住的是“豬八戒”,而不是徐崢本人。
很多人看到他甚至直接喊他“豬八戒”。
找他拍的戲,和豬八戒這個角色非常類似。
角色單一、找他拍戲的人寥寥無幾,滿身才華無處施展,這讓徐崢很是鬱悶。
那時候為了賺錢,他接拍了多部古裝劇。
這其中就包括和張庭主演的《穿越時空的愛戀》。
徐崢毫不客氣稱:“我不喜歡這部戲”。
徐崢的直覺是準的,這部劇讓他認識了張庭。
後來,他又把張庭介紹給了自己的老婆陶虹。
彼時他估計做夢也想不到,20年後,張庭會成為夫妻倆星途的“絆腳石”。
在拍完《穿越時空的愛戀》後,他坦言: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搞笑劇。”
但諷刺的是,徐崢後來的導演身份,正是喜劇起家。
因為無戲可拍,他去做了導演。
因為觀眾喜歡,他搞起了喜劇。
“精明”如徐崢,沒有死抓夢想不放,並一次次站在了風口。
徐崢去做導演,有無奈,也是審時度勢後的選擇。
2010年,從底層摸爬打滾起來的王寶強,已經有了和徐崢同台競技的底氣。
他們兩人,已貴為內地一線男明星。
甚至,王寶強的名氣比徐崢要響上很多。
因為彼時徐崢只有一部《春光燦爛豬八戒》,而王寶強有《天下無賊》、《士兵突擊》、《我的兄弟叫順溜》、《集結號》等代表作。
可以說,假如不是王寶強,他們所合作的《人在囧途》,不會那麼賣座。
很多觀眾,正是衝著王寶強走進電影院看的這部電影。
王寶強在內地,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
這部電影最終以700萬成本,撬動3700多萬票房。
這讓導演葉偉民馬不停蹄開始籌備《人在囧途》第二部的拍攝。
但有眼光的不僅是葉偉民,還有徐崢。
《人在囧途》的成功,讓徐崢內心再無法平靜,覺得囧系列大有前途。
在名利的趨勢下,
徐崢搶先葉偉民,召集王寶強、黃渤,拍攝了《泰囧》,拿下“囧系列”這個大IP。
徐崢的精明,可見一斑。
面對徐崢的這一作為,《人在囧途》出品方憤怒不已,直接把徐崢和他的《泰囧》告上了法庭。
最終,徐崢敗訴,賠了500萬。
但是,徐崢雖敗猶“勝”。
因為一部《泰囧》,獲得了12.69億票房,讓徐崢賺得盆滿缽滿。
在觀眾的心中,“囧系列”顯然是徐崢的,而不是葉偉民的。
更重要的是,徐崢因為《泰囧》,已經坐上了國內一線導演的交椅。
在這些面前,500萬顯得不值一提。
只是讓人心寒的是,作為《泰囧》最大功臣之一的王寶強,只拿到了區區200萬片酬。
當年王寶強為了幫剛剛當電影導演的徐崢,給他報了一個友情價。
憨厚的王寶強,當初還由衷為朋友當上導演而高興。
只是沒想到的是,徐崢在這邊歡呼慶祝,和光線傳媒、黃渤等瓜分票房,彷彿忘記了王寶強這個人一般。
徐崢作為上海人,一切更講究按合約辦事。
這本沒啥錯,但卻缺少了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但作為農村出生的王寶強,想得更多的是人情世故,講究鄰里幫忙,你幫我一把,我也幫你一把。
兩人思想的不同頻,注定他們在《泰囧》之後分道揚鑣。
03,徐崢不斷擴張商業版圖,王寶強轉投陳思誠懷抱
在《泰囧》大獲成功後,徐崢開啟了他的商業版圖。
首先,他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影視公司真樂道,參與電影的出品和發行。
彼時的徐崢,集演員、導演、商人於一身。
後來,他在這幾個角色中自由互換,游刃有餘。
他站在娛樂圈的塔尖,坐看娛樂圈風起雲湧。
很多導演拍電影,虧多賺少,但徐崢就像打開了“鈔能力”。
曾口口聲聲稱不喜歡喜劇的徐崢,卻在摸清商業喜劇命脈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金錢的魅力,非同一般。
2015年,他籌拍“囧系列”之《港囧》。
本以為的“鐵三角”徐崢、王寶強、黃渤會再度聚齊,但卻缺了“兩角”王寶強和黃渤。
雖然劇組對外稱是檔期問題,但是有爆料稱是談崩了。
之所以談崩,大多和利益相關。
徐崢轉身找包貝爾來取代王寶強。
但後來證明,王寶強對於“囧系列”,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各種罵聲,讓包貝爾在發布會上,幾度哽咽落淚。
關鍵時刻,王寶強沒有選擇隔岸觀火,反而力挺包貝爾,讓大家多多支持他,彰顯了他的大格局。
在罵聲中,徐崢清晰冷靜地分析著怎樣才能在《港囧》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在經過精心計算後,他想出了“新玩法”。
離上映還有20天,徐崢和寧浩、董平、項紹琨一起成立了歡樂傳媒。
之後,歡樂傳媒拿出1.5億,向徐崢的真樂道買入《港囧》47.5%的票房淨收入。
徐崢左右手一出一進,電影還沒上映,就有1.5億的進賬。
1.5億落袋為安後,不管是歡樂傳媒還是真樂道,都有他的股份,只要《港囧》賺錢,他就能分得兩杯羹。
也就是說,徐崢不管《港囧》票房怎麼樣,他都賺錢。
這一招,實在是高。
徐崢在電影市場,野心勃勃,手段高明。
但是,缺少了王寶強的《港囧》,就像是失去了靈魂一般。
儘管這部電影最終拿下16億票房,但代價是,觀眾對“囧系列”這個IP,已經喪失了好感。
另一邊的王寶強,找到了更懂他的陳思誠。
陳思誠為了等王寶強,把開機時間推遲了40天,這點足以看出陳思誠的誠心。
因為對於很多劇組來說,推遲一天可能都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王寶強一度怕耽誤進度提出辭演,陳思誠只是對他說了一句:“我們等你。”
陳思誠甚至浪漫表白王寶強:“唐探是我寫給王寶強的一封情書。”
之後,陳思誠帶著王寶強打造“唐探”IP,在春節檔電影市場開疆拓土。
和唐探IP的紅紅火火不同,徐崢的囧系列在離開王寶強後,迅速枯萎。
04,找不到黑料的王寶強,和爭議不斷徐崢
2020年,因為疫情,電影市場一片哀嚎。
這一年,徐崢手握電影《囧媽》。
《囧媽》的命運如何,圈內很多人翹首以待。
關鍵時刻,徐崢再次發揮了他的“精明”。
原定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媽》,徐崢硬是提前到大年三十。
徐崢的決定,讓電影院工作人員對他心生不滿,因為長長一年,他們只有年三十才能休息一天。
3天后,所有院線宣布撤檔。
很多電影,如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3》都在等待上映時間。
但徐崢再次不按套路出牌,把《囧媽》標價6.3億,賣給了網絡平台。
很多電影前途未卜之際,徐崢摸摸口袋裡的錢,不厚道地笑了。
但徐崢這一舉動,犧牲了院線之前對該電影的投入。
陳思誠發文內涵他損害同行人利益,
23家電影公司聯名封殺他,評價他“重利輕義”。
但這些,對於徐崢來說,根本就不是事。
要知道,徐崢這些年來,各種黑料不斷,但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比如2017年,他毆打女記者事件。
被徐崢拳打腳踢後,跟拍的女記者的眼睛直接被踹出了血。
這件事已經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而是他已經觸犯了法律,影響惡劣。
但這件事,對徐崢的聲譽顯然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比如被舉報偷逃稅
被舉報稅務虛假抵扣後,徐崢所在的歡樂傳媒發了一份聲明,之後不了了之。
比如被爆料頂名代替
徐崢不僅毫髮無損,爆料者還被罵“蹭熱度”。
再比如多次被爆料“偷吃”
徐崢被爆“偷吃”,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久不久就被曝光和辣妹深夜狂歡,勾肩搭背等緋聞。
但對此,陶虹表示,“肉體上的事,那都不叫事。”
陶虹還得意稱自己眼光好。
連徐崢都忍不住稱讚妻子的“大氣”。
所以哪怕緋聞不斷,徐崢依然“毫髮無損”。
對於緋聞,他一貫的態度是:否認,不回應。
2021年,張庭的商業帝國發生“大地震”。
張庭夫婦名聲掃地,陶虹也被牽扯其中。
但是徐崢作為張庭商業帝國的親密夥伴,卻能再次獨善其身。
只是他的口碑,在一次次緋聞下,卻是再也回不去了。
與此相反,這些年王寶強卻是兢兢業業,媒體多次想爆他的黑料,但卻發現什麼也找不到。
甚至在和前妻的官司中,是陳思誠關鍵時刻給了他300萬,他才有錢打官司。
之後,更是藉錢去交稅。
連自己曾經最親密的愛人馬蓉,也挖不到他的黑料。
所以只能不斷向他潑髒水。
甚至為了給王寶強抹黑,她半夜帶著剪刀去王寶強家鬧,
自導自演被家暴的假象。
假如連枕邊人都挖不到黑料,那這個人是真的沒有值得爆的黑料了。
要知道,當年王寶強對馬蓉可是掏心掏肺,甚至錢財都交由她管理。
而不是像徐崢那樣,踐行AA制婚姻。
2017年,他所導演的《大鬧天竺》,觀眾罵聲一片。
但對此,王寶強沒有逃避,而是坦言面對所有批評的聲音。
他甚至親自走上“金掃帚”的領獎台,成為迄今為止金掃帚領獎台上唯一一個一線明星。
誰都知道,這個獎並不光彩。
很多明星得獎後,甚至大罵主辦方。
包貝爾就曾氣急敗壞,髒話不斷,炮轟創辦人程青松。
但王寶強並沒有。
在領獎台上,他承認自己第一次當導演經驗欠缺,
覺得自己欠觀眾一聲道歉,
他稱自己之所來,是因為自己尊重電影和觀眾,也希望能藉此鞭策自己。
他的“傻氣”,讓主辦方過意不去,讓他藉這個機會宣傳自己的新電影。
但對此,王寶強拒絕了。
他覺得,自己是來道歉的,並不是來宣傳電影的。
這份胸襟,並不是誰都有的。
當被觀眾批評時,馮小剛曾罵觀眾垃圾,
陳凱歌對於觀眾貶低《無極》,至今仍然無法接受。
一個人接受讚美很容易,但對於批評的聲音,並不是誰都願意去聽的。
特別是當一個人在塔尖站久後,更難去接受底層老百姓各種不同的聲音。
因為多年的追捧中,他們變得高傲、優越感爆棚。
但從底層爬上去的王寶強,雖然也曾站在過高處,受到過鮮花和掌聲,但是他依然保持著清醒。
這一點,非常難能可貴。
很多觀眾曾質疑他演什麼,都是王寶強。
但對此,他沒有為自己辯解過。
但是很多圈內人都曾對他的演技,大為稱讚。
他演過很多“傻子”,但每一個都不同。
《士兵突擊》中“一根筋”的許三多,讓觀眾從一開始的不屑到後來的欽佩;
《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兒,讓觀眾忍不住對他產生憐憫之心;
《人在囧途》中的牛耿,和《泰囧》中的王寶寶,乾淨而純粹,看上去沒心沒肺,但對人真誠而有愛;
《唐人街探案》系列中神神叨叨自稱唐人街第一神探的唐仁,每天不是抓小三就是幫客戶找貓狗,讓人忍俊不禁;
《hello!樹先生》中的精神病患者樹,詭異的行為,瘋癲的動作,這個角色至今難以超越。
連段奕宏都稱,他一個抽煙的動作,已經把很多科班出生的演員甩出十萬八千里。
在紛繁複雜的娛樂圈,我們需要更多像王寶強這樣懷有赤誠之心的好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