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網公眾號發文怒斥“絕望文盲”,在娛樂圈掀起了一場驚濤駭浪,
一瞬間,無數“絕望文盲”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其實央視網如此憤怒的原因,是因為今年的春節檔,
“絕望文盲”鬧出的笑話實在太多,低級程度讓人哭笑不得。
一、春節檔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文盲演員
今年春節,曾因考編風波,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易烊千璽,
終於憑藉著春節檔電影《滿江紅》的熱映,
再次受到好評,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然而還沒等易烊千璽的粉絲們,為自己愛豆慶祝此役勝利,
易烊千璽便因為沒文化栽了個大跟頭。
在不久前的採訪中,易烊千璽居然用“浪漫”一詞,
形容《滿江紅》中,保家衛國、剷除奸佞的故事。
這讓易烊千璽再次陷入輿論風口,被大家嘲諷太過文盲。
然而這並不僅僅是易烊千璽第一次吃沒文化的虧,
早些年,易烊千璽在16歲生日宴上,便曾露出文化水平低的馬腳,
在生日宴上,有人採訪易烊千璽,平時喜歡看什麼書,
乍聽到這個問話,易烊千璽直接蒙了,思考了很久後,
突然說出了大家都意想不到的答案:“五三”,
這讓不少人猜測易烊千璽平時不喜歡看書,
可能文化水平不高,畢竟想了半點,才想出了《五三》這個一個書名,
不過當時易烊千璽人氣很旺,因此,事發後,不少人幫易烊千璽洗白,
表示易烊千璽喜歡看《五三》是因為在備戰高考。
好在不久後,易烊千璽又以雙料第一的成績,
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關於易烊千璽文盲的言論才慢慢平息,
或許是為了消除大家對易烊千璽文化水平不高的猜測,
易烊千璽的團隊又開始營銷易烊千璽是學霸,幫易烊千璽立人設,
只是立人設容易,想要維護人設,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不,今年春節易烊千璽便現出了原形。
除了易烊千璽外,今年因為沒有文化翻車的頂流還有王一博,
今年春節,王一博的三連“死亡回答”,將自己的沒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粉絲:
王一博:
粉絲:
王一博:
粉絲:
王一博:
今年春節,王一博關於《無名》的三連死亡回答,
讓央視網都坐不住了,直接發文怒批,
言語犀利,絲毫沒有給文盲演員留半點情面。
或許是因為王一博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太美好,
很多粉絲接受不了自己追了那麼久的愛豆,是個文盲的事實,
於是,不少網友開始深扒,王一博之前有文化的證據,
然而這一扒,不但沒有找到半點對王一博有利的證據,
反而將王一博沒有文化的黑歷史翻了個底朝天。
比如王一博受邀參加湖南衛視,在推介湖南這個省份的時候,
直接來了一句,“湖南這個城市”,對此不少人調侃:
這傢伙作為中國人,居然連湖南是個省都不知道。
除此之外,王一博會寫的漢字,也是少之又少。
據悉,曾經,王一博在某節目中被要求寫“到此一遊”,
一共四個詞,王一博想了半天才提筆寫了一個“到”字,
卻還少寫了一個點,而到寫“此”字的時候,
直接不會了,在同劇演員的幫助下,
王一博才寫了出來,結果又將“遊”字寫錯。
可以說,這四個字,王一博能夠順利寫出來的也就只有一個“一”字。
而這還不是最離譜的,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
有網友發現,這個頂流愛豆,居然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對,
王一博的“博”字居然少寫了一橫,這文盲程度也是讓人嘆為觀止。
估計隨便拉個小學生,也會比王一博文化水平高吧!
二、央視怒批文盲演員,引發飯圈甩鍋大戰
也許是因為這兩位頂流愛豆的文化水平,實在是讓人太過失望,
當然也可能是娛樂圈文盲太多,不少人站出來力挺央視。
中國共青團官方賬號,更是發出了“好好學習”四個大字,
提醒文藝工作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修養。
然而,易烊千璽和王一博的忠實粉絲們,
看到自己的愛豆被批,卻是坐不住了,
紛紛站出來,試圖幫助自己的愛豆甩掉“絕望文盲”的標籤。
尤其是王一博的粉絲最為積極。
為了能夠維護好愛豆的形象,王一博的粉絲們直接指出央視斷章取義,
故意抹黑王一博,為了力證這點,
不少王一博的忠實粉絲站出來給王一博作證,
表示王一博在路演中所有的回答都很得體,來幫助王一博洗白。
更過分的是,在這次風波中,居然還有人不惜下場造謠官媒,
並且還曬出證據,表示央視網僅僅是個營利機構,
和央視並沒有任何關係,質疑央視網如此抹黑王一博,
是為了維護另一位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明星。
而對於粉絲們的這些扒皮行為,王一博一直保持沉默,
並沒有進行勸導,導致這些粉絲是到處爭吵,
而且是越來越激烈,擾亂了正常的網絡秩序,
最後,這些粉絲紛紛被禁言。
然而官方的禁言,並沒有讓這些粉絲消停下來,
他們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般,生命力旺盛,
在被禁言之後,又開始使用小號,繼續攻擊。
而隨著這件事情的不斷發掘,央視網忍無可忍,
直接清空了和王一博有關的所有相關動態,
也正因為如此,網傳王一博這一次要涼涼。
三、從王一博到易烊千璽,“絕望文盲”正在腐蝕影視圈
然而,和王一博、易烊千璽一樣的文盲明星,在娛樂圈裡並不算少數。
可以說這一次,兩大頂流的“翻車”,也揭開了娛樂圈文盲明星的遮羞布,
讓其他文盲明星也先後被大家挖出,比如和王一博一樣靠著《陳情令》爆紅的肖戰,
被網友們挖出在某廣告中,將廣告詞酵母,讀成了“xiao母”。
主持人謝娜,在某節目中,寫宣傳標語時,將“歧視”的歧,寫成了“岐”。
劉詩詩在某節目中,將“沮喪”的“沮”讀成了qie。
許凱在被粉絲要求寫“麻辣燙”的時候,三個字,居然直接寫錯了兩個字。
這些明星們的文化水平,估計連小學生都比不上,
然而他們卻還坐擁無數粉絲,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
不僅如此,每當有人批判他們不對時,他們的那些忠實粉絲,
便會如王一博的粉絲一般,站出來無條件地擁護。
然而這些粉絲們無腦的追捧下,這些“絕望文盲”們,
便能夠靠著一張或帥氣,或美豔的臉,在娛樂圈裡馳騁,
在他們的侵蝕下,這些年,影視圈有深度的作品越來越少,
而娛樂圈也變成了一攤寡淡的池水,娛樂內容開始幼稚、貧瘠。
就連一年一度的央視春晚,好作品也越來越少。
四、對幼稚、貧瘠娛樂圈的拯救
或許是為了拯救幼稚而又貧瘠的娛樂圈,
不少綜藝開始去請那些出版了文學作品的文化人登場。
而這些人的登場,終於讓娛樂圈活了起來。
比如劉震云在《開拍吧》中,和名導演陳凱歌之間的語言對決,
讓人直呼痛快,而這一段也成了經典,
時至今日,這段經典對決還在網上廣為流傳。
在節目中,劉震云一坐上椅子,這個和娛樂圈明星不太一樣的“文化人”,
便遭到了舒淇、陳凱歌、陳思誠三人的“圍攻”,
然而面對三人的圍攻,劉震云不慌不忙。
當陳凱歌對著劉震云說:這一天是得意洋洋的一天時。
劉震云直接開撕,挑明,自己一坐上這個金椅子,
便招來了三位同事的羨慕、嫉妒、恨,
但是自己是一個物質精神文明的富有者,不會和他們一般見識,
任憑風吹浪打,劉震云自是閑庭信步。
而劉震云這一番風輕雲淡的調侃,既化解了自己的尷尬處境,
又將全場觀眾想要看陳凱歌如何反擊的好奇心拉滿,
當然,在娛樂圈混跡多年的老油條陳凱歌也沒讓大家失望,
直接來了一句“笑到最後,才是贏家!”
對於陳凱歌的反擊,劉震云自然不甘示弱,
輕飄飄一句“你一直不笑,怎麼笑到最後?”
完胜陳凱歌,讓陳凱歌啞口無言。
繼劉震云之後,許知遠也用文化梗,
在《吐槽大會》讓人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語言交鋒。
比如在節目中,當張大大嘲諷許知遠的樣貌時,
許知遠直接拿出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回懟,
那一句:審美的偏狹,是一種智力的缺陷,
讓嘲諷自己的張大大無地自容。
似乎每一次文化人的登台,他們總是能夠憑藉著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
活躍的思維,以及幽默而有深度的話語,帶給我們無盡的歡樂,
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畢竟在文化人面前,只要我們的文化底蘊稍微欠缺一點點,
便會在言語上被文化人完全碾壓,毫無還嘴之力。
五、在華麗的外衣,也無法掩蓋文盲本色
而這些文化人的出現,終於讓內娛覺醒,
原來除了通過那些廉價的笑料吸引觀眾之外,
我們還能夠從文化知識中找靈感,
做出有深度,有喜感,讓大家喜歡的節目。
於是,“以傳播中華”為宗旨的文化類節目應運而生,比如《美好年華研習社》,
這檔節目的宣傳語,便是聚焦中華古典文化,傳播中華文明之美,
如此高格調的宣傳,在當初可是賺足了觀眾的眼球。
為了還原中國古典文化之美,讓觀眾們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
這節目組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據說,
還斥巨資請來了87版《紅樓夢》的造型師楊樹雲,
然而再好聽的稱號,再漂亮的服裝造型,
也沒有辦法拯救這部劇演員們的文盲本色。
在節目中,演員們因為無知,將原著中的角色毀得面目全非。
比如在原著中“才自清名志自高”的探春,
居然會因為自己的庶出身份而自卑。
在原著中,心性高潔的才女林黛玉,居然覺得自己在大觀園裡,
是最無用的那一個,不僅如此,林黛玉竟然還變成了戀愛腦,
覺得寶玉不需要自己有用,自己就只用美美噠。
一期以《紅樓夢》作為主題的節目,
演員們居然連自己表演的角色性格特徵都搞不清楚,
最後這檔節目成功夭折。
而這個節目的夭折也說明了,文化底蘊對於演員的重要性。
畢竟我們沒有辦法去指望,一個沒文化的人,
去理解到作品中角色的性格特徵,以及心境變化的歷程,
自然也指望不了“絕望文盲”能塑造出好的角色。
《覺醒年代》中飾演李大釗先生的張桐說:
《我的前半生》中飾演羅子君的馬伊琍說:
然而如今的小鮮肉們,
似乎永遠沒有辦法理解這些淺顯的道理。
他們靠著自己出眾的外形,和各種營銷手段,
收穫了一大批的粉絲,然後在這批粉絲的擁護下,
在娛樂圈打出了一方天地,然而僅僅靠著外形和營銷手段,
換來的輝煌又能夠持續多久呢?
一個人的容顏,總是會老去,粉絲們也在不斷成長,
觀眾對演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如果這些“絕望文盲”們依舊不思進取,
那麼吃完顏值和粉絲紅利的他們,早晚會被打回原形。
結語
從王一博到易烊千璽,娛樂圈的“絕望文盲”層出不窮,
而這些可能連劇本都看不懂的文盲們,正在腐蝕整個影視圈,
以至於這些年,娛樂圈再難出現經典作品。
因此,這一次央視怒批文盲演員的文章,簡直大快人心。
希望那些盲目追星的頂流粉絲們,能夠理性看待自己喜歡的藝人,
與其花功夫給自己的愛豆洗白,真不如勸自己的愛豆去多讀點書。
最後,希望國家能夠出台相關政策,整頓娛樂圈,提高娛樂圈的門檻,
讓影視圈告別“絕望文盲”,呈現更多優質的影視作品。
讓娛樂圈能夠告別幼稚、貧瘠,成為傳播文化,傳播正能量的平台,
讓我們在娛樂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網友:不追星,但覺得這個有點上綱上線了,再沒文化也不至於這樣,只是有些人不善表達。沒有文化底蘊的人大有人在,只是每個人走的路不同,經歷不同。說靠吹捧和靠臉吃飯的覺得有點酸吧,哪有那麼隨隨便便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