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嘟假嘟?李雪琴的丧文化开始攻占时尚圈了?


前几天编辑在热搜上摸鱼找选题的时候,点进了“李雪琴真的太会写影评了”的话题。

发现网友们对“北大废物”李雪琴写的影评开启了夸夸模式。于是拍大腿决定,就写她了!所以她有多会写点影评呢?普通人看完一部觉得不错的电影之后的影评通常是:“这电影挺好看的,推荐!”“值得二刷”“全程无尿点,有也憋着!”

话到了李雪琴这里,就如同把话喂给了一个“高级文字AI”,再吐出来的语言是经过精细加工后带有文艺浪漫调调的。还没感受过她的语言魅力?

01

电影《热烈》

前段时间王一博演的青春热血电影《热烈》有人看了吗?电影情节不外乎是热血青年在追梦过程中遇到重重阻隔,一路升级打怪最终收获梦想和爱的故事(你们看看我这冷血无情的描述)。

再看看李雪琴的⬇️⬇️

李雪琴说自己最不会写梦想和热爱,因为这件事在她身上就没成功过。小时候学舞蹈的初衷是为了吃到妈妈奖励的沙冰,写小说还没写到主角拯救世界就停更了…..

她说电影里的男主角就像是平行世界的另一个自己,替自己永不放弃。(天啊~~已经要落泪了)希望每个有梦的人,都能热烈绽放。每个像她一样的人,也能找回生命中曾经种下过的小小种子。(落泪了!)你们看,其实她并没有用多华丽的词藻去渲染梦想,然后假大空地呼吁大家都去追梦。而是直接把自己童年经历晒出来,借助“回忆杀”的流量密码,还没有一句空洞的描述。还不够证明,咱再来看一条!

02

电影《深海》

《深海》看似是奇幻动画,实际讲的是抑郁症女孩自我救赎的故事。

对于这部电影的影评,李雪琴是这么写的:“这世上每一双眼眸,都装着宇宙的无穷;可这世上只有你眼眸,曾见过你昨夜的梦。”简短的一句话,描绘了一整个梦境。难怪好多人都说,是冲着她这句话去看的电影。再来一条!

延伸閱讀  王心凌能迅速走紅,並不意外,她在回應的短文中隱藏著答案!

03

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

李雪琴把这场电影比作一趟旅程:“祝愿各位在这部电影的旅程里,忘记了我是谁,只想起我爱谁,不问去向何处,只知道脚下是路。”没有一个字剧透电影情节,但她就是能把那种热泪盈眶的意境甩到你面前了啊!

《五十公里桃花坞》-李雪琴谈浪漫的意义

如果说写影评这种事对于新闻专业出身的她来说是小case,那么即兴出诗这本事就不那么寻常了吧?这里不得不搬出她用工作人员的名字做即兴藏头诗的名场面了⬇️

用人名“郭倩”作诗锅,可以用于接收信号,也可以用于阻挡信号欠我的答案没人知道

用人名“白晓林”作诗白色的鸟群飞进山谷小时候的记忆也随之一起林子里走出了一个大人强烈建议你们去看原视频,终于能体会到,苍白的语言vs诗一般的语言之间大概差了100本文学巨作的距离!!

以李雪琴现在这种频上热搜的节奏,可能已经不会有人“不认识她”,但可能依然有人不那么了解她。再带你们回顾下她的成名史⬇️

2019年,因为那句“xxx,你好,我是李雪琴…”等一系列喊话明星的短视频,这姑娘一下子从素人升级成了网红。(当然,爆火的前提是有明星回复你和你互动,现在再模仿这种形式恐怕就不太有用了…)起初大家都觉得她的走红就是赶上了短视频风口,不过是个昙花一现的网红罢了。扒着扒着发现这姑娘竟然是北大毕业的…

按常理说,在全国最高学府上过学应该非常自豪才对。到了她这里,变成:北大毕业咋了?拒绝捆绑!我没光环,我喜欢当个废物。

走红第二年,带着网红标签去参加了高手云集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这节目看过的人都知道,装满了脱口秀的老炮儿。一个从来没说过脱口秀的小白能干过一群科班出身的OG吗?你别说,还真能…登台的自我介绍就先把人设立住了:“我是一个网红。”

紧接着很顺畅的抛出梗:我上台巨紧张想上厕所,强忍憋着。如果说得不好也别怪我,因为主要精力在控制另外一件事上。

对于网友质疑她是北大毕业这件事,她玩起了梗:我不装了我摊牌了,北大不是我自己考上的,我爸花钱了。

当你还在吐槽北大毕业的又当网红又说脱口秀真不体面的时候,她直接节目上回复这些声音:管你的,我也不喜欢你。

所有人都以为她来走过场,提高一下知名度指不定哪期就被淘汰的时候,她一路靠着“有趣的灵魂”和“李雪琴式丧气”丧进了总决赛…甚至拿了个不错的成绩:年度脱口秀演员第五名。这种情况就像不像班里来了个插班生,什么也没学过就考了第一。乱拳打死老师傅,是挺气人的昂!

有人欣赏她的才华,有人喜欢她反精英的人设,更多人非常直截了当👉就爱她身上那种丧丧又摆烂的感觉。

作为内娱丧学家代表人物,她的发言简直是当代人互联网嘴替。拿所有人都存在的工作焦虑来说,她几句俗话把事儿说明白了。焦虑说出来了,好像也就不太焦虑了。

延伸閱讀  李鐵絕食求死!有媒體爆料李鐵最近絕食求死,可能是對過山車一般的人生難以承受!

工作这么苦这么累,丧两句还能咋样?还不让人歇会儿了?

工作有意义吗?教科书式答案👉经济独立、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她👉赚钱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和快乐之源。朋友亲人生病的时候我掏得起钱。面对情感,她的态度也清醒透彻⬇️

“不要相信爱情,要相信人格。当爱情消失的时候,他仍然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针对个人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一定要做的。愿意结婚就结、不愿意就不结。”

关于时间焦虑的话题,她直接来了个逆向解读:与其焦虑虚度光阴,不如想想自己获得快乐了。获得比失去更有快感。“这样做才能成为人生赢家”“年轻人应该努力奋斗”“加油,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坚持下去会遇到对的人”……听过了太多所谓的“专家说”,我们逐渐对这些不痛不痒的话无感了,口号喊多了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很显然,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流行鸡汤文学。因为很多事努力也不一定会有回报,且大概率是无解,但,仍需继续走下去。

李雪琴的丧式发言,就像是和心灵鸡汤宣战一样。简单来说:道理我都懂,别和我扯那些没用的,丧一下就很开心!不泛泛而谈,也不说教,就像和朋友吐槽一样治愈。

《荒野会谈》-李雪琴谈社交焦虑

吐槽社会的现实、吐槽感情的脆弱、吐槽生而为人的无奈。犀利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生活就算按照教科书上写的那样努力也有可能很糟糕,但我们要直视这种糟糕。虽然她总是说着很丧的话,我们却总能在这样的文字里找到共情。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李雪琴反焦虑的“塑料袋理论”⬇️”我的人生就是走在捡塑料袋的路上,捡到啥就是啥。夜以继日的奋斗,我就一定能爬到那个金字塔尖吗?也不一定。但我可能会得到一个塑料袋。机会也好、运气也好,都是我们在人生路上捡到的一个东西。当有一天你不知道用什么东西去装一个你的东西的时候,把柜子打开,总有一个袋适合你。”

其实我们谁的生活都没有过得很轻松,我们有光鲜的一面,也有不堪一击的一面。但这不影响我们去爱、去恨、去感受、去拥抱这个世界。

《荒野会谈》-李雪琴谈快乐阈值

人生本就不必活成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愿我们都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一边颓废、一边强大。虽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可能找不到的人生意义,但这便是人生的常态。最后附赠几个李雪琴的表情包,建议长按收藏:想卷卷不动,想躺又躺不平的时候,窝着最舒服了👇

听闺蜜说前任大八卦时,be like👇

延伸閱讀  歌手李海霞大婚陣仗大!曝老公曾豪刷2個億,與岳父同框似同齡人

今天星期五,周末有2天可以躺👇

朋友喊你一起深夜emo时👇

朋友吃饭没叫你时👇

得知今年十一过后连上7天班的你👇

当老板说,这篇文章给我冲10W+的时候👇

最后。赶个时髦,尊嘟假嘟👇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