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世代-諮商篇/憂鬱傾向長者 僅2成7接觸醫療

分享本文


面對自己的第三人生,近期有愈來愈多的長者嘗試透過諮商找到方向。記者杜建重/攝影

超社會加劇高齡憂鬱世代,面對後半人生的焦慮以及看不見人生的典範,讓長者在晚年遇上各種情感挫折,心理健康問題更需要被重視,而戰後嬰兒潮世代,又是情感教育最不足的一代,難以訴說自身的情感與痛楚,與人之間的對談常用反話描述,面對自己的第三人生,近期有愈來愈多的長者嘗試透過諮商找到方向。

超高齡化社會帶動高憂鬱世代,委託國衛院調查,國內七千六百多名五十歲以上民眾,搭配健保資料庫分析有憂鬱傾向民眾接受醫療照顧的情形,其中有一千兩百多人被判定為有相關症狀,僅兩成七接觸過醫療服務,一成一認為獲得有效治療。是否願意就醫,也與是否願踏入諮商正相關。

願意接觸醫療服務的憂鬱症患者,有五大傾向,一是女性、已婚或退休或失業;二是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三有參加社交活動;四有定期運動習慣;五對疾病察覺度高者。不願接受醫療服務者,如有酗酒習慣等,多對於的認知等較為低落。

國衛院研究中,提到世界衛生組織發現高收入國家的憂鬱症醫療覆蓋率是五成二,是低收入國家的兩倍,台灣雖然是高收入國家,但憂鬱症的醫療接觸率卻是接近中等收入國家,醫療有效率則遠低於高收入國家。

國衛院分析,高齡者出現憂鬱等情緒障礙不願接受治療有三大因素:

1.恥於就醫或缺乏對於憂鬱症或情緒課題的認識

2.與外界接觸少降低社會參與率,降低治療機率

3.接受高等教育人數有限,也是低治療率的問題

數位版看這裡

退休找到第三人生

資深媒體人靳秀麗在六十歲那年,提前從大愛電視台退休,隨後展開自己成為諮商心理師的「第三人生」,並希望幫助和自己同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找到「退休典範」,希望不只活躍老化,更要達到生產老化,退休後可以持續發揮專業能力、貢獻社會,更希望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那樣,到生命最後一段時間,都能持續地貢獻社會。


標題:焦慮世代-諮商篇/憂鬱傾向長者 僅2成7接觸醫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