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作爲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素有 “針尖上的詩畫” 之美譽,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那絲线間的色彩流轉、針腳裏的光影交織,蕴藏着穿越千年的中式美學密碼……聚焦非遺創新精品,在江蘇省文旅廳指導下,紫金文創聯合少年志融媒平台特別推出“紫金獎”非遺探祕小課堂,邀請青少年學生擔任校園推廣大使,向大家推介紫金獎·非遺創新設計賽的獲獎作品。本期,來自南師附中新城小學的胡佳一同學向大家展示了腕間的東方時尚——《繡時》系列刺繡腕表。
據悉,這套《繡時》系列刺繡腕表是第十一屆紫金獎·非遺創新賽獲獎作品,共包含 11 個獨具匠心的款式,每一只都將蘇繡的精美與優雅呈現在表盤之上。現代機芯與刺繡針腳同頻轉動,金屬光澤與絲线光影相得益彰,傳統與現代就這樣自然交織在了一起。
“當蘇繡遇上腕表,時針走過的每一圈都是對傳統的‘延續’與‘新生’!”胡佳一說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雪瑞
編導 高嘉曼
拍攝 羅暤 薛超
剪輯 羅暤
美編 王亞男
校對 陶善工
標題:非遺探祕小課堂③|當蘇繡遇上腕表,見證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時間美學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