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燒太旺!貨品出關卡卡 銷美中晶片皆遭攔

▲桃機航空貨運集散站。(圖/資料照)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全球貿易戰燒起邊境通關難題,經濟部軍商兩用貨品及技術出口管制清單指引不夠明確,引發財政部海關查驗與廠商出口糾紛,海關坦言今年以來已上百件「疑似戰略產品」通關被攔查紀錄,其中不乏急著銷往美國、中國空運且市價破百萬元的貨品。

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就指出,近日發現業者申報出口GPU晶片,經經濟部國際貿易署鑑定係屬軍商兩用貨品及技術出口管制清單與一般軍用貨品清單所列管制貨品(管制代碼:3A001.a.9),業者未依規定檢附輸出許可證,海關將依貿易法相關規定移送貿易署裁處。

「這名業者是初犯,應該只會給予警告裁罰,但若是累犯會愈來愈重,現行法令規定最重會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財政部官員坦言,由於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對戰略性貨物通關指引規範並不明確,基層海關在「寧錯過不放過」的戰略考量下防堵為上,銷往美國、中國市價破百萬元的晶片過去都有攔截移送的紀錄。

基曾海關人員觀察,前幾年戰略產品因烏俄戰爭下,海關抓出口赴俄羅斯的產品比較多,去年下半年開始送美國、中國的晶片成為通報主力,光是台北關估計就有上百件通關攔截待查。

官員指出,經濟部相關規定不明確,海關一開始連上市櫃科技大廠涉AI晶片產品也都攔過,事後在廠商自送中科院鑑定是否為列管產品取得證明後才放行,但已多耗時日。

具有通關實務經驗人士透露,一般這種攔查通關案件,海關會給業者3條路選擇,第1是先將貨品押住、第2則是退關待查;第3種做法是向海關簽切結,但若簽「生死狀」一翻兩瞪眼,先送運途中若鑑定不合規,會加罰鍰和補退運費,成本很重。

報關行近期也積極呼籲業者若是出貨,可先拿到貿易署戰略性高科技貨品鑑定諮詢結果表,若是戰略性高科技產品只要符合管制清單,有許可證也可通關,鑑定結果通常2000元,但可確保百萬貨品暢通「很劃算」。

目前經濟部軍商兩用貨品及技術出口管制清單,管制貨品分為10大類別,包括:核能物質與設施、特殊材料與相關設備、材料加工程序、電子、電腦、電信及資訊安全、感應器與雷射、導航與航空電子、海事、航太與推進系統等。該類戰略性高科技貨品依據貿易法及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辦法規定,未經許可,不得輸出。廠商如未經許可,逕行申報出口,事涉違反貿易法,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罰金等裁罰。

財政部也提醒業者,出口人工智慧(AI)晶片、顯示卡或伺服器等元件及硬體設備,倘對其是否屬管制清單項目有疑慮,建議可事先檢具貨品型錄、規格書等資料洽詢貿易署,以免觸法受罰。


標題:貿易戰燒太旺!貨品出關卡卡 銷美中晶片皆遭攔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