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稅稅率即將拍板定案,半導體關稅則還須等待調查結果,未來兩周內還有第二季財報陸續公告,加權指數目前暫於高檔震盪,個股依營運展望、題材、籌碼而波動。
文/黃俊超
全球的目光焦點,依舊高度集中在美國與各國關稅政策的最新進展。川普與歐盟達成貿易協定,歐盟出口至美國商品關稅,將由日前威脅的三○%降為十五%,也低於四月初首發的二○%,而歐盟將分年購買七五○○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且在當前現有投資基礎之上,再投資六○○○億美元,開放市場對美國零關稅,還將採購大量美國軍事設備,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協議帶來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開放且零關稅勢在必行
目前已知與美國貿易稅率最低的是英國的十%,近期的日本與歐盟都是十五%,東南亞國家則多約在二○%上下,全面性的零關稅向美國開放市場,台灣目前雖然還沒公告,不過依循前例各國,對美國開放且零關稅,加上各種方式的付出金錢或是投入資源,將是換取相對較低關稅的基本要求。半導體是台灣的經濟命脈,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將在兩周內公開二三二晶片產業的調查結果。美國的調查著眼於提高國內半導體生產能力的可行性,以及是否有必要因國安考量實施關稅等額外貿易措施。
面對畜牧出口大國的澳洲,川普表示澳洲同意開放進口美國牛肉,然而其實美國肉牛數量正處於六十餘年來新低,即這項開放主要在於象徵性意義,換個角度來看,足以用來警告其他不願意進口美國牛肉的國家;另一方面,經濟規模就算大到如日本與德國,汽車產業在經濟上具有極高度重要性,依舊必須接受不對等的關稅政策,縱然遠高於過往也只能吞下去。
回到我國,檯面上目前已知釋出的善意,包含台積電加碼美國至少一六五○億美元,中油與阿拉斯加天然氣公司,簽訂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買賣暨投資意向書,國籍航空華航購買波音共計十四架飛機,及持續提高向美國購買武器的預算。台灣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向美國做出任何報復性舉措,政府更該做的是對內的因應政策,以及對各產業的支援措施,完全不帶來衝擊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能夠求盡量降低傷害的程度。
根據路透社報導,川普受訪時表示,美國將會對尚未達成協議的國家設定關稅,預計將會落在十五~二○%,台灣可能就在這個區間當中。面對川普政府無所不用其極的威脅,不管必須要面對再不願意接受條件,也恐怕必須如同聖嚴法師最著名的十二字箴言,遇到困難必須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美國不僅不再讓利,且還會持續吸取全球的養分。
個股依財報股價調整
聖嚴法師也曾說過,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關稅對美國以外的國家來說是相對數字,若能夠比主要競爭對手低,就有機會可以獲取利益,然而最大的利益回歸到川普的目的,「讓美國再次強大」,搭配大而美法案,對於投資人來說,不論直接或間接投資美股,長期而言有高機率可取得不錯的報酬率。(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63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標題:關稅不關稅資金行情無所謂 開放且零關稅勢在必行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