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沃琪辱華後,繼續強推歐米茄聯名款!黃牛還會連夜排隊嗎?

2025年8月的中國市場,對於瑞士斯沃琪集團而言,宛如一場冰火交織的戲劇。月初,斯沃琪與歐米茄聯名推出的腕表全球首發,瞬間點燃消費熱情,黃牛連夜排隊搶購的場景成爲街頭奇觀;然而僅5天後,其官網發布的“眯眯眼”男模宣傳圖卻因涉嫌辱華,將品牌推入輿論的漩渦中心;時隔不到1個月,斯沃琪又宣布將於9月8日在全國門店再次發售該聯名腕表。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不僅折射出國際品牌對中國消費者心理的復雜博弈,更暴露出辱華事件後“以售代歉”這一爭議性策略背後的深層邏輯。

聯名狂歡:精准拿捏年輕群體的消費密碼

斯沃琪與歐米茄的聯名款之所以能引發搶購狂潮,關鍵在於品牌對Z世代消費心理的精准洞察與巧妙拿捏。這款定價2980元的腕表,通過文化符號嫁接、社交貨幣屬性強化以及飢餓營銷的組合策略,直擊年輕群體的消費痛點,成功將產品轉化爲具有社交價值的潮流單品。

盡管官方宣稱“首批限量指定實體店發售”,但具體數量始終不透明,這種信息不對稱引發了消費者的猜測和焦慮。黃牛與普通消費者混战在門店前,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的稀缺性,激發了人們的購买欲望。二級市場上,該腕表價格迅速飆升,溢價預期更是吸引了大批投機者湧入,形成了“越難买越想买”的消費怪圈。首發當日,线上討論量激增,社交媒體上充斥着關於這款腕表的曬單、測評和搶購攻略,想不火都難。

展開全文

辱華風波:文化傲慢觸發的歷史創傷

然而,8月14日的“眯眯眼”宣傳圖事件,卻如同一記重錘,將斯沃琪精心營造的品牌形象砸得粉碎。該宣傳圖中,男模以誇張的眯縫眼造型配合挑釁性肢體動作,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形成病毒式傳播,引發了公衆的強烈憤怒和譴責。

事件發酵數天後,國內主流媒體紛紛下場指責斯沃琪的辱華行爲。斯沃琪集團迫於無奈,在外媒社交平台發布了一篇不痛不癢的官方聲明,並非正式道歉。到了國內社交媒體平台上,原版官方聲明被中文翻譯所美化,說是道歉,但很多網友並不买账,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以售代歉:辱華後的爭議性公關策略

面對輿論危機,斯沃琪選擇了在9月8日全國門店再次發售聯名款這一爭議性策略,試圖通過復售熱門款來轉移公衆注意力,淡化辱華事件的影響。這一決策背後,暗含着國際奢侈品集團處理辱華事件的經典套路,也暴露出品牌在公關策略上的短視和傲慢。

斯沃琪通過再次發售已引發搶購熱潮的聯名款,試圖將公衆的討論焦點從辱華事件導向產品本身,利用消費者的購买熱情來對衝負面輿論。在品牌看來,只要產品足夠熱門,消費者就會爲了追求潮流和社交價值而忽略品牌過失,從而將危機轉化爲銷售機會。

時間會衝淡一切,隨着聯名款的再次發售和消費熱潮的興起,公衆會逐漸忘記辱華事件,品牌形象也能得以恢復。促銷洗白,是辱華品牌慣用的策略,通過大規模促銷、限量款放貨等方式,品牌試圖讓消費者在“佔便宜”的心理驅動下忘記品牌過失,從而促進短期銷售。在品牌看來,只要銷售數據好看,就能證明策略的成功,而消費者的感受和民族尊嚴則可以被忽視。

健忘與覺醒:中國消費者的雙重面相

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消費者在斯沃琪辱華事件中呈現出健忘與覺醒的雙重面相,這既反映了消費者心理的復雜性,也預示着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刻變革。

短期健忘性在部分消費者身上表現得尤爲明顯。在聯名款強大的社交屬性與促銷利益的雙重驅動下,一些消費者選擇忽視品牌過失,投身於搶購熱潮之中。對於他們來說,擁有一款熱門聯名腕表意味着在社交圈中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認可,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和社交需求。回頭看瑞士頂級腕表品牌愛彼,辱華風波過後,依然在國內“接着奏樂、接着舞”,鐘表媒體吹噓品牌的內容滿天飛,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然而,更多消費者开始表現出長期覺醒力。他們逐漸意識到,對辱華品牌的包容本質上是對民族尊嚴的妥協,是對歷史創傷的漠視。在全球化時代,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但文化尊重始終是交流的前提和基礎。當一個品牌爲了商業利益而踐踏民族尊嚴時,消費者有責任用腳投票,抵制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爲。這種覺醒力的增強,反映了中國消費者民族意識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成熟,也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敲響了警鐘。

最後扯扯

再多扯也沒用!9月8日一早去看,斯沃琪店門口有沒有黃牛排隊就行了!到底是誰在笑話誰?


標題:斯沃琪辱華後,繼續強推歐米茄聯名款!黃牛還會連夜排隊嗎?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