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胖部編輯|樸芳
“胖子,小心!”《崑崙神宮》第三集,食罪巴魯的出現讓故事再度進入了觀眾熟悉的節奏,新觀眾會滿足於動作場面的張弛有度,緊張之餘也會被對話逗笑;原著粉則會為還原了王胖子“人肉炸彈”、“尿褲子”的名場面拍手叫好。
憑藉豆瓣開分8.2分的表現,《崑崙神宮》將系列口碑再度拉到了新的高度,“我的快樂又回來了”、“還是熟悉的味道”、“每週三集完全不夠看啊”等聲音在社交平台刷屏,觀眾的“加更”聲量更不斷放大。
面對“加更”需求,平台的服務也是應需而動、隨需而變。騰訊視頻迅速做出回應,將於10月5日推出《崑崙神宮》大結局點映禮,邀請主角團在線直播,與所有“燈絲兒”一起相聚大結局。
從《夢華錄》之後,大結局點映禮成為《月升滄海》《沉香如屑》《冰雨火》《少年派2》等優質劇集的共性選擇,這些劇集的觀眾都通過評論和反饋,表達出了較強的認同情緒,而點映禮正是平台為解決“求一口氣看完”“求主演合體營業”等需求探索出的一種有效模式。
在這背後,長視頻平台正在進一步實現對用戶多元化需求的滿足,在降本增效期與內容升級同時也完善了服務能力。從這個角度看,大結局點映禮的探索或將成為長視頻行業的一項重要利好。
陪“鐵三角”直通大結局
是屬於“燈絲兒”的浪漫
大結局點映禮模式正在成為用戶與平台之間的一種默契。用戶會在彈幕、評論區和社交平台等站內外渠道表達需求,平台則會結合劇集口碑和話題表現,選擇真正有用戶需求的內容舉辦點映禮。
哪些劇集會讓觀眾有“加更”需求? 《崑崙神宮》其實是比較典型的樣本。
一方面,從2019年《怒晴湘西》開出豆瓣8.5分的佳績,再到次年“鐵三角”以固定陣容在《龍嶺迷窟》中首度亮相獲得認可,“鬼吹燈”系列內容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實現了觀眾的沉浸感與陪伴感,主角團也獲得了觀眾認同,對人物命運有深度共情。
另一方面,《崑崙神宮》也針對此前觀眾的反饋做了內容調整,比如減少胡八一和Shirley楊的感情互動,加強了冒險的劇情;此外,特效等視覺體驗也進一步加強,如食罪巴魯、白狼王等怪獸從外形到動作設計都有不少巧思。
此外,新出場的人物很快獲得了觀眾認可。格瑪的哥哥初一要養活著妻女和臥床妹妹,他的命運格外讓觀眾著急,#崑崙神宮初一會下線嗎#甚至上了熱搜;新人物明叔、阿香等,從造型和人物氣質看也都比較貼臉。
這兩方面觀眾表達出的滿意,實際上可以代表深度劇迷對大結局點映禮的強需求:
一是內容足夠精彩,所以觀眾會希望提前看到;二是基於沉浸感、陪伴感和共情感的情緒體驗,讓觀眾真的關心劇中人物的命運走向,而這種情緒價值往往更容易吸引觀眾願意付費。
此前在暑期檔獲得不錯成績、並成功舉辦大結局點映禮的幾部劇中,《夢華錄》《月升滄海》《沉香如屑》都有著明確的男女主愛情線,所以容易獲得觀眾沉浸和共情。
內容價值的提升,帶動情緒價值,進而影響觀眾對內容的感性認同與粘性,進而轉化為付費願望,這是大結局點映禮的背後邏輯。
而這套邏輯能夠在當下走出來,有賴於行業降本增效的成果。
中國青年報此前一次調查中,超六成受訪者認為國產劇品質提升了。從評分也能看到,頭部劇集正在走出以往熱度與口碑分離甚至倒掛的現象,如《夢華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都實現了豆瓣評分7.5+的佳績。
從行業角度看,內容的普遍升級帶動了用戶需求,也客觀上提出了運營端匹配的要求。而從市場角度看,更加成熟的觀眾認同正常的付費模式,也願意為好內容付費,不同圈層的受眾越來越多地發出聲音提出更多元、個性化的需求。
中國消費者報發布的《2022長視頻平台用戶滿意度報告》顯示,有72.04%的用戶能接受“付費直播大結局”的模式,且有59.14%的用戶希望平台能夠分層級付費,除了表現出對國產劇更高的認同度,市場對於內容付費以及一些增值服務,表現出越來越強的認同。
為好內容付費,成為許多用戶的共識。
按上述邏輯,《崑崙神宮》決定舉辦大結局點映禮更顯得水到渠成。新劇迷們可以早早解鎖結局;而對於“燈絲兒”們來說,劇內見證“鐵三角”破解雮塵珠之謎並解開詛咒,並為三人的“金盆洗手”陪一碗“下車面”,劇外收穫主角團的直播陪伴,共同為這段追劇之旅增加一點告別儀式感,就是屬於他們的終極浪漫。
而平台對這種需求的滿足,也表現出服務能力上的進一步提升,與用戶之間形成更加穩定的相互需要關係。這種對平台的考驗,是挑戰更是機遇。
增強平台服務能力
實現與用戶的雙向選擇
需要指出的是,要求“加更”、提前觀看大結局的需求,還是會集中在深度劇迷群體,即對劇集既有強烈認同,也有相應的時間第一時間“追更”的劇迷;相對而言,工作較忙、只有周末可以看劇的群體,或許感受不到前者的需求。
而如何在滿足前一部分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又不影響後者的利益,恰恰是大結局點映禮模式實現的有益探索。對於平台而言,所有用戶的感受都需要照顧到。
大結局點映禮的玩法就是如此。根據此次《崑崙神宮》點映禮活動頁面信息,用戶可根據需求通過多種方式獲取觀看禮包。
騰訊視頻VIP 會員用戶可通過會員積分免費兌、抽獎免費贏或18元特惠購的方式獲取“鐵三角禮包”(含點映禮直播(回放)觀看券,11-16集觀看券);還有全員可享的多種觀看禮包供用戶自由選擇,會員抽獎贏好禮環節還將提供主演簽名照等福利。
這延續了點映禮的常見操作,除了滿足了劇迷們沉浸式觀劇、好好告別的需求,平台也會結合觀看券、會員卡和限定周邊等不同權益及福利,提供不同檔位的觀看禮包,差別僅在於獲取禮包的玩法會有微調,比如《少年派2》可以通過邀請三位好友來獲取會員禮包。
在這種玩法中,會員權益獲得了最大程度的滿足,如積分兌換、抽獎贏好禮或者邀請好友等玩法,都是為會員開通的免費觀看渠道;同時,平台提供的服務也不只是內容,還包括劇集主創直播互動帶來的儀式感,以及更多IP衍生品的獲取,整體上的附加價值是很高的。
《2022長視頻平台用戶滿意度報告》中,超七成消費者接受“付費直播大結局”有三個前提:有自己喜愛的優質內容、未傷害自己的會員利益、提前了解用戶規則。建立內容付費認知的同時,更加成熟的用戶群體也表現出更加理性的消費觀。
平台側顯然對這種消費心理有著較強的感知。在滿足深度用戶需求和其他會員權益之間取得平衡,探索出更好地滿足多元需求的路徑,實現用戶服務的體驗升級,正是大結局點映禮在服務模式的探索嘗試上,更容易被用戶接受的優勢所在。
所以到目前為止,大結局點映禮的嘗試收穫的正面反饋也要更多。
一方面,這得益於相關活動為觀眾帶來了不錯的體驗,參與度和討論度都很高。以正面反饋較多的《月升滄海》直播為例,無論是吳磊、趙露思四川話還原台詞“真情告白”,還是吳磊直播看到悔婚劇情小聲說“掌嘴”,都讓“追月人”們磕到了、爽到了,收穫了滿滿的儀式感。
另一方面,大眾媒體也有正面評價。今年6月《夢華錄》首創點映禮模式,《人民日報》發文評論,認為這種服務模式創新正在以探索回應用戶多元需求。
而在影視行業內,CCTV6《今日影評》欄目的相關報導中,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虞昕表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拓寬了影視作品的文化價值,也為觀眾提供了更豐富的文化消費體驗”。
在行業打開To C、放大用戶決策的當下,這種為精品內容打造的創新服務模式,成為一種內容、用戶、平台之間良性生態的關鍵組成部分。隨著《崑崙神宮》等更多劇集點映禮的推動,這一服務模式的持續完善,也將帶動更多行業長期發展的思路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