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也走到了今天


二十多歲時,他倆都是先工作,後考的大學。

杜憲在門頭溝,陳道明在天津。

杜憲在軸承廠的食堂當伙夫,一做就是7年。

陳道明在天津,是人民藝術劇院裡的小演員。

23歲,杜憲走出食堂,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

比杜憲小一歲的陳道明,依舊在天津的人藝工作著。

陳道明還不知道,他在單位裡的恩師,就是杜憲的舅舅。

於是,緣分便在不知不覺間展開了。

1978年的暑假,杜憲和同學,

一起到秦皇島、北戴河出遊。

出遊的最後一站是天津。

杜憲來到天津,順路便去了舅舅家。

剛到天津,舅舅開門見山:

說外甥女來得正好,要給她介紹一個不錯的小伙子。

舅舅的一番話,立時讓杜憲羞了臉。

腦海中隨即浮現出了“相親”這個詞。

舅舅看出了外甥女的小心思,

然後便以教學的名義,把陳道明叫了過來。

陳道明事前也不知情。

到了老師家裡,

才發現多了一個舉止端莊、容貌秀麗的姑娘。

兩個人就淺談了一會兒。

舉止斯文的陳道明,

給杜憲的第一印像很不錯。

舅舅還在一旁給自己的愛徒“幫腔”。

別看小伙子年輕,很有才氣。

兩個人開始聊文學聊戲劇。

從古典名著又聊到外國文學,

由於話題投機,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當天告別時,陳道明還給了杜憲兩張劇院的票。

他邀請杜憲去看話劇《彼岸》。

劇中的陳道明可是主演。

第二天,杜憲興致勃勃地拉著表姐一起去了戲院。

可從開場仔仔細細看到結尾,

杜憲一直沒有找到陳道明的身影。

散場後,陳道明立刻找到杜憲說明原委。

原來劇中的主角有兩個人飾演。

今天登場的恰巧是另一個演員。

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

陳道明隨後邀請杜憲一起吃了頓飯。

一個暑假下來,兩個年輕人的心便靠在了一起。

杜憲隨後返回北京繼續學業。

那個時候沒有手機,電話也不普及。

兩個人日常聯繫,只能靠青鳥傳書,傳遞彼此的思念。

雖說北京到天津的距離並不遠,可交通不太便利,

這可給異地戀的兩個年輕人製造了鴻溝。

時間一長,陳道明對杜憲的思念便不能自持。

有一回給杜憲寫信,

陳道明表達了自己想去北京發展的願望。

在信的末尾,他還特意用其他顏色的筆寫了一句:

這樣,我們每天都能見到彼此了。

其實除了想和戀人拉近距離,

陳道明的內心還有另外一種想法。

杜憲在大學深造,自己也應該努力考上好學校。

只有這樣,做她的男友才能更有說服力。

就這樣,在另一半的召喚下,

他在第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

報導那天,杜憲特意來看望男友。

兩人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上,

陳道明告訴杜憲,

正是來自你的壓力,讓我有了無盡的動力。

他們從此不用再互寄書信了。

兩人的學校雖然不在一起,但每週都有機會見面。

杜憲是北京人,

因為父親是教授的緣故,家在清華大學內。

每週末回家之前,

她都是先去中戲見一見男友。

兩個人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

但是拉近了距離,

同時也放大了彼此身上的瑕疵。

性格迥異的兩人,有時候也會吵架。

陳道明性子急。

既然是吵架,就喜歡疾風驟雨,

彼此毫不相讓。

延伸閱讀  《幸福到萬家》六位個配角撐起的全劇質量,一看照片你就知道名字

等到吵過了冷靜下來,事情便過去了。

偏偏杜憲個性沉穩,

不喜歡爆火炒豆般的爭論。

每次兩人發生矛盾分歧,她都一言不發。

冷凝的氛圍,讓一旁的陳道明幾乎要窒息。

他大吵大鬧著,期望著女友跟自己大鬧一場。

可越是這麼想,

杜憲偏是表現出一種“冷戰”的姿態。

如此一來,陳道明彷彿雙拳砸進了棉花堆裡。

這種感覺,更是讓他暴怒不已。

他總是跟杜憲說,

以後再發生爭吵,你也把心裡話說出來嘛。

於是又一次吵架的時候,杜憲當真嘗試了一把。

她把心裡話全部倒了出來。

可沒想到陳道明聽後,卻更加怒不可遏。

他說女友變了,以前不是這樣的人。

杜憲一聽自然也更加來氣。

明明是你讓我跟你吵的,我說了實話又說我變了。

傷心的杜憲,直接說出了要分手。

陳道明也在氣頭上:分就分!

賭氣和爭吵變成了實際行動。

兩人各自把送給對方的禮物要了回來。

但要回禮物的一霎那,陳道明基本上就後悔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他整天魂不守舍。

無心上課、無精打采,同學也都看出了他的心思。

有同學就去找杜憲,說陳道明心裡還裝著她。

保不齊這些說客,就是陳道明自己發動的。

不管怎樣,效果還是有的。

輪番勸說中,杜憲便就坡下驢了。

實際上,兩人並沒有實質性的矛盾。

分手,也不過是戀愛中的一段插曲罷了。

中戲校門外的公交站,

是他們每周經常碰面的地點。

每次杜憲來看望他,

還沒有下車的時候,就遠遠望見陳道明站在那裡。

這裡也就成了他倆愛情的見證地。

但和好如初後,吵架仍舊繼續。

有一個週末,因為倆人再次冷戰,

杜憲本想著放學後直接回家的。

可她彷彿夢遊一般,還是來到了中戲的門口。

在門口徘徊了一陣,杜憲決定回家。

就當她要去等車時,

突然望見那個熟悉的身影,也在附近踱步。

兩個人都看到了彼此。

杜憲上前問他:為何還要在這裡等我。

我想你肯定會來,就想看你一眼。

沉默了一下,杜憲問道,那我要是不來,你怎麼辦?

陳道明說,你今天要是真沒來,我明天就去你家找你。

又是良久的沉默,

之後,這對年輕人的手便牽到了一起。

多年以後,有人問起陳道明。

你和杜憲生活中從不吵架,真的假的?

陳道明肯定的說,是真的。

因為我倆的火氣,在戀愛時都早已撒完了。

杜憲畢業後,分配進入中央台做播音員。

陳道明晚一年畢業。

1982年,他被分配到了中央台的電視劇製作中心。

這年的夏天,兩個人從戀人變成了夫妻。

沒有奢華的喜宴,沒有漂亮的婚紗,

就連新婚的房子,也是陳道明租的。

雖說八十年代單位管分房。

但陳道明和杜憲都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新人,

分房這種事,他們一時還沒有資格。

除了日常在單位播音主持。

有點閒暇時間,杜憲還用在了學習充電上。

早上6點,杜憲就得趕到單位值班。

如果當天有她的播音排班的話,

下班的時間通常還會推遲。

即便如此,杜憲還是堅持在下班後,

到語言學院去學習英語。

如此一來,她不但很累,

而且家裡有點什麼事,也全部得是丈夫處理。

雖說此時的陳道明還沒有名氣,拍戲邀約不多。

但他也有自己的工作,也得經常外出。

延伸閱讀  日本女星木村光希穿藍色長裙大秀香肩!婀娜多姿性感撩人

於是,小兩口都是長時間不著家。

每天晚上回來,杜憲面對的永遠是清鍋冷灶。

結婚第一年,不要說度蜜月,

就是兩個人坐在一起,好好吃頓飯的機會都不多。

再後來懷孕,因為播音組人手不夠,

杜憲還一直堅持上班。

陳道明擔心妻子的身體。

有一次他告訴杜憲,請一段時間假照顧她。

杜憲卻說,我能把自己照顧好,你要以事業為重。

隨著天氣轉冷,他們租住的房子沒有暖氣。

杜憲不得不重新找房子。

後來搬家,也都是同事幫忙處理的。

1985年女兒出生時,

陳道明正好在外地拍戲。

為了不影響丈夫工作,杜憲沒有告訴他。

直到女兒滿月,陳道明才趕回了北京。

女兒的降臨,讓夫妻倆變得更加忙碌。

半年後,因為彼此的工作都脫不開身,

他們只好把女兒送回天津,由爺爺奶奶來照看。

平日里,只有當陳道明不拍戲,杜憲沒有排班的時候,

兩個人才有機會去天津看看女兒。

一家三口分離的日子,持續了四五年。

隨著陳道明出演《末代皇帝》的一舉成名,

夫妻倆終於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女兒被接回北京,一家三口也終於團聚。

再後來,隨著杜憲的辭職,

她也終於有時間,在家過一過相夫教女的日子。

那是1992年,距離她和陳道明結婚已整整10年。

突然沒了工作的牽絆,

杜憲的精力一下子全都放在了丈夫與女兒身上。

那段時間,她一改之前的風風火火,

幾乎天天到家附近的菜市去買菜。

悠閒的狀態,儼然已成了十足的家庭主婦。

據說杜憲的廚藝不怎麼樣,

每次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北方常吃的燴菜。

陳道明每次倒是吃得有滋有味。

但看著妻子每天忙碌在灶台和家務之中,

他內心深處很不是滋味。

陳道明很清楚,雖然妻子嘴上不說什麼,

可眼下的這種家庭主婦生活,

並非她內心真正想要的。

為了不讓妻子在瑣碎的日子裡沉淪,

陳道明建議杜憲,不妨去國外走走看看。

於是在當年的秋天,

杜憲飄洋過海,去了佛羅里達遊學。

陳道明擔心妻子一人在外,便一同陪著去了。

第二年回國,又是在丈夫的鼓勵下,

杜憲與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文化影視公司。

重新忙碌起來,陳道明則特意回歸了家庭。

他的名氣雖然一天天增長,

但拍戲之外卻深居簡出。

不是必要的活動,絕對不參加。

陪伴女兒、輔導她的課業、給妻子做做飯,

成為陳道明工作之餘的“首要任務”。

轉眼到了1997年,杜憲的生活再次迎來轉變。

這一年,鳳凰衛視想邀請她重新“出山”。

但杜憲覺得,女兒離不開媽媽,

再加上家裡的老人年紀大了也需要照顧。

她不想去。

陳道明的想法則和妻子不同。

他建議杜憲去做。

畢竟專業才幹再不施展,就沒機會了。

杜憲最終聽從了丈夫的建議。

重新做回主持人後,她在鳳凰台主持了兩檔節目。

此時女兒陳格已一天天長大。

夫妻倆都認為,應該把她送到國外去讀書。

可讓一個孩子遠離父母,奔赴異國他鄉生活學習,

杜憲作為母親,內心極其不捨。

她把女兒親自送到了英國。

當著女兒的面,杜憲還能強忍著。

等到在回國的飛機上,不管空乘的目光多麼異樣,

作為一個母親,她哭得稀里嘩啦。

再後來關於女兒在外求學的事,

杜憲從來不願意多講。

延伸閱讀  深扒胡歌的「演技」,我一言難盡:再不跳出梅長蘇和李逍遙就晚了

因為她覺得送孩子出國求學,

在當時的國內沒有普遍意義。

畢竟,女兒求學的費用不低。

而國內絕大多數的家庭都做不到。

杜憲不想因為家庭的特殊,而被過分聚焦。

另一邊,越發走紅的陳道明也是如此。

陳道明極少接受采訪。

遇到記者,談論多的也是戲和工作,而非家庭個人。

陳道明坦承,哪怕是逛街,

有時候妻子和女兒也不想跟他一起出去。

即便三個人一起出門,也會拉開一定的距離。

早先,杜憲的知名度高於丈夫。

後來丈夫的知名度又高過了她。

但不管什麼時候,杜憲從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名人。

她不願意在外面被人圍觀。

在鳳凰台工作5年後,

杜憲又回到了母校擔任教職。

2010年,還有4年就要60歲的杜憲,

放下了一切工作,徹底回歸了家庭。

奔波這麼多年突然閒下來,她有些不知所措。

早先因為忙碌,自己的廚藝一直沒有長進。

閒下來後,杜憲專門跟著大廚朋友學了幾手。

等到陳道明從外地拍戲回來,

她趕緊讓丈夫嚐嚐自己的手藝如何。

女兒陳格此時也已回國工作。

在吃過幾次母親做的菜後,

直誇她的手藝不輸任何專業的大廚。

杜憲聽後自然很開心,畢竟她又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但是,丈夫畢竟還有各種戲約,

大部分時候都在外地奔波。

女兒陳格還在事業發展期,

就像杜憲的早年時光,平日里基本不著家。

所以,當父女倆外出後,

整個家大部分時間,就杜憲一個人。

那種孤寂感深入骨髓。

飯菜做得再好吃,也沒有人可以分享。

很快,杜憲就失去了做菜的興致。

無聊的杜憲,整天和家裡的波斯貓玩。

她甚至用廢棄的牙刷,

把衛生間的牆縫,都洗刷得光潔如新。

有一次,陳道明拍完戲回來。

發現家裡的地球儀上,被標註了幾十個紅點。

他問杜憲這些紅點是什麼意思?

杜憲說,這是她當初在鳳凰台工作時,

跟著欄目組去過的那些地方。

聽著妻子的嘮叨,陳道明也明白她的心思。

於是從2012年開始,

陳道明也有意放慢了自己的工作節奏。

留下空餘的時間,可以更多地陪伴妻子。

就這樣,夫妻倆提前過起了退休後的慢生活。

據說後來杜憲還專門給丈夫刻了一方印章。

印章刻的是“宅男不知老將至”。

從2012年至今,又是整整10年。

如今,無論是陳道明還是杜憲,

快要70歲的兩人,真的是步入老年時光了。

距離他們結婚,已過去了40年。

40年風風雨雨,40年忙忙碌碌。

和其他藝人不一樣,

40年中這對夫妻,幾乎沒有任何緋聞。

從青年到老年,從烏髮到白頭,

陳道明和杜憲都知道,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外人看的。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