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常規賽剛開打時,約老師的風評嗎?
揭幕戰,他23投只有8中,其中三分線外直接擺爛,13中2,掘金不敵勇士。
隨後兩場,掘金都贏了球,但約老師兩場一共只出手了18次,三分線外3中0。
僅僅這三場,就有人斷言:約胖子這賽季要躺平了。
![]()
彼時,聯盟各路神仙打架,文班亞馬兩場69分26籃板12蓋帽0失誤;亞歷山大兩場90分13籃板10助攻;字母哥兩場68分34籃板12助攻……
相比之下,約老師似乎真的看破紅塵了,彷彿今年夏天“出家”的不是文班,而是他……
然而,不到一個月,約老師就殺了回來:在最新一期的MVP榜單中,他力壓率隊穩居聯盟第一的亞歷山大,排名榜首。
![]()
在今天對陣森林狼的比賽中,他15投8中,三分6中3,拿到27分12籃板10助攻2搶斷1封蓋,率隊豪取七連勝。
上一戰,他剛剛轟下55分。
七連勝期間,約老師場均34.6分12籃板10.9助攻1.9搶斷,三項命中率分別高達71.4%,54.5%,88%。
54.5%的三分命中率什麼概念呢?他在這七場比賽里三分球33中18,在賽季開局投出16中2的三分球之後,約老師硬是把他本賽季的三分命中率拉升到了41.7%。
![]()
要命的是,這樣的三分命中率還沒創造他的生涯新高——剛剛追平了上賽季。
七連勝之後,掘金10勝2負,排在西部第二,領先第三的火箭1.5個勝場,放眼全聯盟也只遜於西部第一的雷霆和東部第一的活塞。
同時,約老師個人則正慢慢逼近一項神蹟——他目前場均13.1籃板10.9助攻,兩項數據都排在聯盟第一。
![]()
NBA歷史至今,可曾有人在單賽季同時拿到籃板王和助攻王?
如果在網上檢索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大概率是:有且只有1967-1968賽季的張伯倫。
![]()
那一年,他場均23.8籃板,聯盟第一;共送出702次助攻,聯盟第一。
這裡有個bug:為什麼籃板按照場均算,助攻卻要算總數?
事實上,這就是聯盟當時的計數規則。一直到1969-1970賽季,助攻王的評判才跟得分以及籃闆對齊,用場均數據計算。在那之前,助攻王的標準就是助攻總數。
如果看場均數據,那個賽季的助攻王是奧斯卡-羅伯特森,後者場均9.7助攻。
![]()
只是,大O該賽季只打了65場,而張伯倫打滿了82場,後者的助攻總數遙遙領先於前者。
所以,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看,大O出戰65場也恰好達到了常規賽的評獎標準,理應是該賽季的助攻王。
所以,如果讓我們換個題幹:以常規賽出戰65場為門檻,以場均數據為標準,可曾有人在單賽季同時拿到籃板王和助攻王?
沒有,但本賽季的約基奇,很可能是第一個。
![]()
當然,數據遠遠不是約基奇最讓人佩服的特質。
在中鋒位置上,幾乎只有張伯倫的數據能跟他放在一起比較了;在三雙領域裡,歷史第一人威少也大概率會被他超越。
這兩位,都是有名的數據狂人。說刷數據或許有失公允,但要說他們主觀上對數據沒有追求,恐怕沒人會信。
而約基奇,對數據則淡然得多,以至於一度讓人懷疑他想躺平。
![]()
數據,加上對數據的心態,兩者合在一起,才是約老師真正的恐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