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常務會議,評定阿克蘇市公安局紅橋街道派出所輔警阿力木·阿不力米提為烈士。會議指出,阿力木同志不顧個人生命安危、奮力搶救落水群眾的英勇事蹟,體現了新時代警務人員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崇高精神,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
這位在營救落水群眾時英勇犧牲的維吾爾族青年,用29歲的年輕生命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在天山腳下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2024年8月22日9時26分,一陣急促的對講機播報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 “友誼北路橋頭大渠有人落水!”正在巡邏的阿力木·阿不力米提立即與同事麥合木提·胡達拜迪、阿迪力·圖尼亞孜等人驅車趕往現場。
到達現場後,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心頭一緊:洶湧的河水中,一位女子正在掙扎,隨時可能被河水無情吞噬。情況萬分危急,刻不容緩。麥合木提·胡達拜迪毫不猶豫,身繫繩索率先在落水者下游60米處跳入河中。他奮力游向落水女子,將她攔住並託舉出水面。然而,水流異常湍急,河岸陡峭險峻,麥合木提雖竭盡全力,但幾次嘗試都無法將落水者救上岸。
“讓我來!我熟悉這段河道!”阿力木一邊大喊,一邊翻越護欄。他先是單手緊抓護欄,另一隻手拼命拉扯落水女子。見無法將女子拉上岸,他毫不猶豫地鬆開護欄,縱身躍入激流。
在冰冷的河水中,阿力木與麥合木提相互配合,一次次將落水者托出水面,又一次次被急流沖開。岸上的同事奮力拉扯救援繩,但由於水流過於湍急,救援工作異常艱難。
“再堅持一下!馬上就成功了!”這是阿力木在激流中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他用盡全身力氣將落水女子推向岸邊。女子得救了,阿力木卻因體力耗盡,沉入了河底。
事發後,阿克蘇市公安局迅速組織400餘名警力,聯合藍天救援隊、消防大隊等單位,沿河道展開拉網式搜索。同時,阿克蘇塔河管理處緊急關閉上游閘口,降低水位以便搜救。 8月23日7時許,經過10餘個小時的連續奮戰,搜救人員終於在距離落水點10公里處找到了阿力木的遺體。
“當我們把他打撈上岸時,他的雙臂還保持著托舉的姿勢。”參與搜救的民警哽咽著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依然保持著救人的姿態。”
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戰友們在阿力木宿舍的鐵皮櫃中發現了3封群眾感謝信、數張與群眾的合影,還有一本寫滿民情的工作筆記。其中一封感謝信來自一位學生家長:“那天我的孩子坐錯了車,是阿力木警官主動幫忙聯繫家人,還自己掏錢打車把孩子安全送回。這讓我感受到阿克蘇市的安全與繁榮,感受到民族團結的深厚情誼!”
從事公安工作3年來,阿力木參與調解矛盾糾紛180餘起,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80餘件,收到群眾感謝信3封。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名年輕輔警對公安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
2024年1月18日,阿克蘇市公安局紅橋街道派出所輔警阿力木·阿不力米提幫群眾找回丟失的手提包。木尼拉·木合塔爾攝
阿力木的離去,給他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悲痛。他犧牲時,才新婚22天。他的手機裡還留著最後一條發給妻子的信息:“等今天你下班,我們晚上回去看看父母。”這個平凡的承諾,永遠停留在了那個清晨。
“他說好要帶我去看天池的……”新婚妻子古麗波斯旦泣不成聲。如今,她化悲痛為力量,接過丈夫的使命,成為紅橋街道派出所的一名輔警。 “我會永遠記得,我的丈夫是保護人民群眾的英雄,我要在他工作過的地方,帶著他的信念繼續守護好群眾。”
阿力木年邁的父母更是悲痛欲絕。這個他們引以為傲的兒子,如今卻以這樣的方式永別。 “他是我們的驕傲。”父親阿不力米提強忍淚水說。
在阿力木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他曾經幫助過的群眾自發前來送行。一位老大娘痛哭:“孩子,你就像我的親兒子一樣啊!”
阿力木·阿不力米提的英勇事蹟迅速傳遍天山南北,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自治區黨委、政府號召全區幹部群眾向阿力木學習,學習他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崇高精神。在他犧牲的友誼北路橋頭,群眾自發前來獻花悼念;在他工作過的紅橋街道,居民們依然傳頌著他的故事;在他曾經巡邏過的每一條街巷,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正在延續。
“阿力木同志用生命踐行了新時代公安民警輔警的初心使命,是廣大民警輔警的驕傲,是大家學習的典範。”阿克蘇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馬勇說,“我們一定會繼承阿力木同志的遺志,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續寫警民魚水情深的新篇章。”
“我們要讓阿力木的精神永遠留在這裡。”阿克蘇市公安局紅橋街道派出所所長王超說,“我們會傳承他的初心,以更堅定的擔當守護轄區平安,也會全力照顧好他的家人,用實際行動告慰英雄。”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