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在劉少奇的建議下,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進行了合併,成立新的華北局,當時劉少奇推薦薄一波任華北局第一書記,最終在薄一波的再三推辭下,由劉少奇任第一書記,薄一波任第二書記。
![]()
劉少奇為何如此看重薄一波呢?這就得從薄一波的特殊經歷說起。 1908年2月,薄一波出生在山西定襄的一個貧苦之家,好在他父親開明,砸鍋賣鐵也堅持供他讀書,起初村里人都笑話他父親浪費錢。
後來薄一波學業有成,在14歲時考入了山西太原的師範學校,意味著一畢業就可以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此時村里人從笑話他家變成了羨慕。薄一波受進步思想影響,有著遠大的理想,在1925年12月入黨了。
17歲就入黨的薄一波受到了組織的重點培養,他先後乾過宣傳工作和兵運工作,在與敵人的鬥爭中薄一波先後4次被敵人抓捕,其中有兩次判刑入獄。可即便是在獄中,薄一波仍堅持鬥爭,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仰。
1931年6月,由於叛徒出賣,薄一波上屬的河北省委遭到破壞,許多同志被敵人抓捕了,包括他自己。薄一波當時被判刑8年,與其他同志一起被關在北平草嵐子監獄,他在獄中堅貞不屈,堅守信仰。
![]()
1936年6月,為了營救出薄一波等人,北方局向中央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即讓薄一波等人在獄中假裝“投降”,按照對方的要求籤字。這個方式果然奏效,同年9月,薄一波等54人一起被營救了出來。
中央再次為他們安排了工作,薄一波被派往山西工作,此後他在山西發展得很不錯,拉起了一支新隊伍,即著名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此後薄一波帶領決死隊在一線與日軍作戰,並參與創建了太岳抗日根據地。
薄一波帶領的隊伍規模越來越大,後被編入了八路軍,他的能力得到了上級的認可。 1941年1月,薄一波被調任太岳軍區兼政委,他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7個月後,薄一波調任太岳縱隊政委。
薄一波無論是建設根據的能力,還是帶兵的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出色。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薄一波同樣有著出色的表現,從而得到了劉少奇的認可,推薦他擔任華北局第一書記。
![]()
後來雖然是由劉少奇擔任華北局第一書記,但是實際工作由薄一波這個第二書記主持。當時在組建領導班子的時候,薄一波點名要讓柯慶施到華北局工作,他一方面認為柯慶施工作能力強,另一方面是覺得柯慶施信得過。
原來1936年救薄一波等人出獄的主意是柯慶施提出的,出獄後的薄一波與柯慶施保持著聯繫,自認為對柯慶施很了解,於是後面有了讓柯慶施進入華北局的想法,不過劉少奇對此是持反對意見的。
劉少奇認為薄一波靠得有些片面,不過為了支持薄一波的工作,劉少奇沒有多說什麼,最終柯慶施還是進入了華北局。只是沒想到華北局成為了柯慶施升官的一個跳板,一年後柯慶施又去了南京工作。
1954年,柯慶施調任上海市長,他在上海獨斷專行,對上面則是一味迎合。柯慶施還提拔了張春橋,與江青交往密切。不過柯慶施在1965年病逝了,有人說如果他不病逝,恐怕後面不是“四人幫”,而是“五人幫”了。
![]()
晚年薄一波回憶此事,坦言劉少奇同志是正確的,自己當年是根據一時一事的判斷,而劉少奇是根據長期觀察做出的判斷。薄一波感嘆對高級幹部的任用是極其重要的,否則就會造成大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