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去看了《滿江紅》,平心而論有些失望,一言以蔽之——高配低能!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高配”不難理解,導演張藝謀,主創陣容有沈騰、易烊千璽、張譯、雷佳音、岳雲鵬、郭京飛、歐豪等知名演員。單論知名度,《滿江紅》絕對冠絕2023年賀歲檔,哪怕是《流浪地球2》,也無法與其比肩。
至於“低能”,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就預測過,《滿江紅》的劇情不值得期待。究其原因,張藝謀真正擅長的類型是文藝片,例如《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等作品。商業片只能說風格獨樹一幟,在色彩的運用上的確造詣頗高,代表作有《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作品。
具體到《滿江紅》,張藝謀在色彩方面有所收斂,起碼沒有給予觀眾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反而是在背景音樂上別出心裁,每當主角團快步前去調查時,都會配上一段異常高亢的唱腔。至於這種手法的優劣,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反正我是被嚇了一跳,估計那些昏昏欲睡的觀眾也清醒了許多。
經不起琢磨的邏輯和細節
言歸正傳,講一講“低能”,看過影片的人都知道,張大(沈騰飾)自投羅網是計劃的第一步。在其拿到秦檜(雷佳音飾)賜予的令牌後,假借調查之名,先後與瑤琴(王佳怡飾)、丁三旺(潘斌龍)等同夥“演戲”,想以此騙過所有人。
可有沒有人想過,處在張大的位置上,憑什麼篤定秦檜不會殺他,還准許其參與調查呢?
要知道,這件事涉及了秦檜通敵賣國的證據,顯然不足外人道也。秦檜即便是要查,也理應安排自己的心腹何立(張譯飾)親自出馬,何必多此一舉,假張大、孫均(易烊千璽飾)之手呢?
或許有人會說,秦檜在將計就計,但這是上帝視角,張大等人並不知情。何況通敵賣國是誅九族的大罪,知曉的人越少,秦檜就越安全。人多嘴雜,知情者多意味著充滿著變數,無論怎麼想,秦檜皆沒有留張大活口的理由。
再比如說丁三旺之死,事後張大稱其是主動用喉嚨撞上了孫均射出來的弓箭,目的是為了讓秦檜對孫均生疑。平心而論,這一段很扯,孫均與丁三旺相距頂多十米遠,而弓箭的速度大約為50~90米/秒,按照50米/秒來計算,也就意味著丁三旺要在0.2秒內完成如此高難度的“碰瓷兒”。顯而易見,成功的概率無限接近於零,有些異想天開了。
想必有人要反駁了,看個電影而已,有必要如此較真兒嗎?
較真兒與否,取決於影片本身,《滿江紅》主打的就是抽絲剝繭的推理,海報上更是寫出了“撲朔謎局”。在此大前提之下,劇情邏輯與細節務必要力求逼真,唯有如此才能營造出跌宕起伏的懸疑氛圍,否則便是掛羊頭賣狗肉。
與19年前的BUG相同
然而《滿江紅》還有更潦草之處,也可以稱之為BUG,張藝謀19年前的作品《十面埋伏》便因同樣的原因被吐槽過。在《十面埋伏》中,兩位男主角劉德華、金城武以及女主角猶如開掛一般,被砍得渾身是血依舊能夠爬起來。估計有人又要辯解了,類似情況在影視作品中很常見,一種表現手法而已。
不得不承認,的確是普遍現象,但《滿江紅》的性質就完全不同了。相信在觀影的初期,不少人都會覺著內容過於血腥,與張大一起的兩名小兵、武義淳(岳雲鵬飾)……皆被抹了脖子,而且是一刀斃命。血腥歸血腥,但勝在寫實,也符合影片中的情境設定,畢竟動手者為軍武之人,稱得上殺人的行家了。
可到了影片的結尾處,調性一下子就變了,比如孫均與藍玉(許靜雅飾)、綠珠(蔣鵬宇飾)、鄭萬(歐豪飾)輪番廝殺後,在身中數刀的情況下居然未死。顯而易見,三人也是殺人的行家,若要說藍玉、綠珠是跟孫均正面剛,後者尚有自保能力,足以避免要害遭到重創。可鄭萬就完全不同了,背後偷襲負傷的孫均,應該說沒有理由不一擊斃命,結果卻被反殺了。
如此安排,不僅僅是為主角開掛這般簡單,重點在於破壞了影片的一致性。套用當下的網絡用語,戰力崩壞了,好比說話時前言不搭後語。
結語
可以預見,一定有人對此頗為不屑,畢竟《滿江紅》的票房已經破了14億,暫列賀歲檔第一位。關於這一點,個人之前也表達過,單純憑藉沈騰、易烊千璽和張譯三人的知名度,便足以讓不少人走進影院。加之,《滿江紅》名聲在外,熱度始終居高不下,哪怕是基於從眾心理,也會成為很多人觀影的首選。
對比主要競爭對手《流浪地球2》的略顯沉悶,《滿江紅》貌似一塊加工粗糙的璞玉,有待精益求精之處實在太多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