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人工智慧法案首批規定出爐 「禁不可控AI」違者開罰11.8億

記者蘇晟彥/綜合報導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首批規定於 2日正式出爐,此規定生效後,歐盟監管機構將可以禁止認為存在「不可控風險」的AI系統,違約者將最高開罰3,500萬歐元,正式法案將於8月1日生效。對此,包含Amazon、Google及OpenAI都簽屬此法案,但蘋果、Meta及法國AI先驅 Mistral 等科技巨頭卻並未簽屬。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正式生效,將可禁止存在「不可控風險」的AI系統。(圖/路透)

為促進人工智慧創新,歐盟委員會將發布關於人工智慧系統定義的指南。這旨在協助產業判斷軟體系統是否構成人工智慧系統。而在2日首波規定出爐,將針對AI系統進行風險評估分級,,風險大致分為四個等級:

(1) 最低風險 Minimal risk: 不受監管。 (例如:電子郵件垃圾郵件過濾器)

(2) 有限風險  limited risk: 接受輕度監管。(例如:客服聊天機器人)

(3) 高風險high risk: 接受嚴格監管。 (例如:醫療保健建議人工智慧)

(4) 不可接受風險應用: 完全禁止。

最嚴格限制的不可接受風險包括用於社會評分的 AI、以潛意識或欺騙性方式操縱個人決定的 AI、利用年齡、殘疾或社會經濟地位等弱點的 AI、根據外貌預測犯罪的 AI、使用生物辨識技術推斷個人特徵(如性傾向)的 AI、在公共場所收集「即時」生物辨識數據用於執法的 AI、嘗試在工作或學校推斷人們情緒的 AI 以及透過抓取網路或安全攝影機影像來建立或擴展臉部辨識資料庫的 AI。

對此,無論公司總部是否位於歐盟,只要在歐盟境內使用AI相關應用,並沒有遵守相關規定,最高可開罰3,500萬歐元`(約台幣11.9億)或是上個財報年的年收入7%,以高者作為計算。但目前罰款並不會立即生效,所有簽署規定的公司需要開始合乎法規程序,但在8月時主管機關、詳細辦法將會逐一出爐,並同時生效。

但目前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買單,在去年九月正式推出後,僅有100多間公司簽屬,包含Amazon、Google及OpenAI等,但蘋果、Meta都並未簽屬,據了解,未簽屬的公司都在等待詳細的辦法出來。


標題:歐盟人工智慧法案首批規定出爐 「禁不可控AI」違者開罰11.8億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