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身染重病的周恩來依然關心著台灣事業,對對台做過重要工作的人也極其關注,得知傅作義先生病重,周恩來不顧病體在羅青長陪同下去醫院看望。
也就是在這時,周恩來收到公安部報告來的一份關於特赦戰犯名單的資料,為了黨和國家利益,周恩來馬上從北京飛到長沙,向毛主席匯報,期間重點討論了關於監獄還關押著國民黨戰犯的情況。
據羅青長回憶說,我們好不容易從“牛棚”里和“五七”幹校找回來幾個老所長和老管教幹部,總算查清了在押戰犯的人數及其現實政治表現、身體狀況等等,列出了準確的名單。
最後經過清理,發現在押的戰犯還有293名,其中國民黨戰犯290人,偽滿洲戰犯2人,偽蒙戰犯1人。在討論釋放戰犯的問題上,搞了好幾個月。
![]()
周恩來在第一次審批戰犯時, 實際上名單上有323名,到了3月底,已經有5人病故,剩下318人,再經過公安部的研究,其中25人被單獨拿出來按起義投誠算,所以監獄還有293人。
不久,華國鋒帶著《關於第七批特赦戰犯問題的報告》給毛澤東看,毛澤東向華國鋒說了五點:第一,要開一個歡送會。第二,請他們吃一頓飯,多做魚和肉。第三,每個人發一百元零錢。第四,有公民權。第五,有病的治病。
按照規則,這是第七批戰犯,但是毛主席在讓秘書讀資料時,資料上居然寫著還有13人在關押,這也意味著,1975年仍然不是最後一批,剩下的13人或許要等到明年。
这13人分别是:徐天任、李清、邱沈钧、张百龄、郭吉谦、黎宗铭、樊迅、翁羽、刘衍智、周养浩、谢代生、杜超群、沈勤康。
毛主席拖著病體十分生氣,他告訴華國鋒:“都放了算了。以前我們斗地主,是因為老百姓怕,現在這些人老百姓都不知道,誰還怕呢?”
毛主席的回答讓華國鋒感到非常意外,197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執行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分別在撫順、濟南、西安和秦城監獄召開特赦釋放大會,宣布特赦名單,發給特赦釋放通知書。這意味著,所有的戰犯全部釋放完畢。
不僅如此,全部釋放後,周恩來又指示,對全國各地監獄的國民黨軍政人員都做一次調查。
最後經過全國匯報,在押的95名台灣當局派遣的武裝特務和49名武裝特務船船員,全部被寬大釋放。至此,1962年至1965年9月這3年被抓獲的台灣特務和武裝船員、以及過去關押的國民黨軍政人員,全部獲釋,並安排了適當的工作。
![]()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毛主席吩咐:國民黨戰犯被釋放的,哪裡都可以去,願意回台灣的可以回台灣。
華國鋒在人大四屆二次常委會議上做過專題說明,轉達了毛主席的意思,獲釋人員願意回台灣的,可以回台灣,給足路費,提供方便,去了以後願意回來的,我們歡迎。
釋放的戰犯們都流出了感激的眼淚。就連從不流淚、從不服輸的黃維也熱淚盈眶,從會場到宿捨一直感動不已,激動的情緒無法平靜。他寫詩表達了當時的心情:“黨恩浩蕩給再生,寬大改造換我魂。恩上加恩新生後,誓獻餘生為人民。”
意外的是,在這200多名戰犯中,只有10人提出想回台灣,這10分別是:
原国民党第51军中将军长王秉钺;原国民党第25军中将军长陈士章;原国民党青年救国团东青年服务总队少将总队长蔡省三;原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王云沛;原国民党军统局西南特区少将副区长周养浩;原国民党军统局少将专员段克文;原国民党第150师上校团长杨南邨;原国民党第281师上校团长赵一雪;原国民党第68军政工处上校处长张铁石;原国民党青年军204师上校团长张海商。
儘管毛主席和周總理都給他們自由權,但問題是,一旦真的去了台灣,兇多吉少,主要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台灣方面是否同意他們回去。第二,回去後台灣方面會不會安排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第三,台灣如果再次把他們關押怎麼辦?
果然,王秉鉞10人到香港後,展開了海峽兩岸“允許回台”與“拒絕接受”的鬥爭。當時,香港的中英文報紙、電台、電視台以及外國通信社,派出超過100名記者到深圳羅湖橋進行跟踪採訪。
![]()
面對難題,台灣當局內部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以台灣所謂“大陸救濟總會”會長、國民黨元老谷正綱為首的一部分人,主張立即無條件接受這些人回台灣,以消除此事在國際上可能產生的惡劣影響。
他們去台灣的艱苦之路,引起了毛主席和周恩來的極其重視,在病重期間,周恩來多次和羅青長交代,一定要關心去台灣的老朋友們。
周恩來彌留之際,曾對羅青長說:“我實在疲倦了,讓我休息十分鐘再談。”羅青長後來回憶說:週總理為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耗盡了心血。
他們也沒有辜負週總理的期望,據蔡省三在日記中寫道:
但我有一件心事未了。我這人天生的關心政治,關心國家命運。我去台灣,想向蔣經國提出長篇建議,促成蔣先生與北京和談。因為蘇聯還在對中國虎視眈眈,蘇聯的霸權仍然對中國構成極大威脅。
如果週總理能讀到這一段,一定會更加欣慰吧。
1976年元旦剛過,1月8日,週總理病逝。生前曾對愛人交代過後事,他留有遺願,不留骨灰。最後,有一部分撒在了黃河入海口。
羅青長說,週總理想讓骨灰流入台灣海峽,週總理為了解決台灣問題,耗盡了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