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價跌回2015,是誰偷走了年輕人的財富?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深圳房產在線)

最近一則業主借助消費貸才能完成賣房手續的消息在各大社群流傳,引發大家的討論。

目前這個已經不是個案,從以前的“買不起房”,現在正在逐步演變成“賣不起房”,折射出當前深圳樓市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最新市場數據顯示,深圳整體房價已回落至2016年2-3月水平,幾乎完全抹去了2015年那一輪漲幅。

這一數據意味著,早期購房的60後、70後群體依然保有可觀的投資浮盈,而恰好在2015年後步入購房階段的80後、90後,則成為這輪市場調整中受影響最深的群體。

從各片區表現來看,深圳樓市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價值重估。

南山區作為深圳的產業核心區,展現出最強的抗跌能力,整體房價維持在2018年中水平。該區域的購房邏輯始終建立在堅實的產業基礎之上,並非簡單的思維定勢。

不過,即便在南山內部,市場熱度也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網紅樓盤,形成明顯的分化格局。

據行舟地產9月數據顯示,后海、科技園等核心地段的標杆項目仍然保持較高的成交活躍度,而其他非核心區域的房源則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

龍華區的市場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整體價位已回落至2016年3-5月水平。

該區域在交通和城建方面的短板製約了整體發展,但近年來學位資源的快速提升,讓紅山、北站等板塊展現出相對抗跌的特性。特別是深高北學區板塊,無論是漲幅還是抗跌性都位居龍華首位。

與此同時,深中龍華學校的崛起也帶動了蘋果園片區的發展,蘋果園也逆勢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龍光玖悅台等高品質三房、四房產品依然備受追捧,而部分樓齡較老的兩房產品則已接近2015年的價格水平。北站南部的華潤超核潤府憑藉深外龍大學區和優質產品力,成為片區內的價格標杆,租金和房價表現均十分堅挺。

寶安區的整體表現相對穩健,目前價位維持在2017-2018年水平。寶安中心區作為關外地區的領頭羊,其地位依然穩固。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寶安中學海天學校在近期模考中取得優異成績,但這一教育利好尚未充分體現在周邊房價中。碧海片區除學位資源相對薄弱外,其他配套正在不斷完善,飛機噪音等問題的影響正在逐步減弱。

龍崗區成為本輪調整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區域,整體價位已回落至2015年7-9月水平。然而,片區內部分化明顯,龍崗中心城和坂田兩大核心板塊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坂田憑藉靠近福田的區位優勢和完善的軌道交通規劃,未來發展潛力可觀。同時,該區域教育資源的快速提升也值得關注,科技城外國語學校引領的學位軍團正成為片區價值的重要支撐。

羅湖區作為傳統老城區,目前房價已跌至2015年7月水平。近期限購政策的鬆綁使該區域成為最大受益者,中海天鑽等標誌性樓盤的筍盤被快速消化。該區域的”學位四大天王”繼續發揮價值支撐作用,200-300萬的總價門檻為剛需購房者提供了難得的置業機會。

光明、坪山等新興片區由於開發時間較晚,市場數據相對不夠完整,但整體上都出現了跌破開盤價的情況。

综合分析深圳各区域表现,可以清晰看到三个显著特征:首先,拥有产业和学位双支撑的板块抗跌能力最强;其次,产品品质和楼龄成为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最后,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估,早期购房者与新晋购房者之间的财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對於80後、90後這一代”新中產”而言,他們不僅面臨著職業環境的變化和未來的養老壓力,還要應對首付積蓄被市場波動侵蝕的現實困境。這種代際差異的背後,既是市場週期的自然體現,也反映出深層次的社會經濟變遷。

在當下這個市場節點,購房者更需要理性分析各區域的實際價值,把握結構性機會,在分化的市場中尋找真正的價值窪地,如果選擇不對,可能半生的積蓄就打水漂了。

如果對自己的選籌沒有把握,諮詢這個市場真正有實操經驗並且拿到不錯結果的人,可以規避掉非常多的風險和坑!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