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不甘安世斷供!盧沙野話語增重,局勢再升級

你敢信嗎?一家中國公司,竟然把整個歐美汽車行業的脖子給掐住了,說斷供就斷供,這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這事兒一出,整個西方汽車圈子都炸了鍋。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當天就發了個緊急公告,說安世半導體的芯片庫存頂多就能撐幾個星期。要知道,換個供應商可不是去菜市場買白菜那麼簡單,光是認證流程就得跑好幾個月。這麼耗下去,歐洲那些響噹噹的汽車品牌,什麼大眾、寶馬、奔馳,生產線都得集體趴窩。美國那邊也一樣,汽車創新聯盟的頭頭約翰·博澤拉急得直跳腳,公開喊話,說這芯片要是斷了,美國汽車產業也得跟著歇菜,連帶著一大片上下游的兄弟們都得喝西北風。

一時間,市場上亂成了一鍋粥。安世的物料被瘋搶,經銷商直接暫停報價,坐地起價,價格炒上了天。一場由一家中國子公司引發的“芯片荒”,瞬間就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攪得天翻地覆。

故事的主角,是一家叫安世半導體的公司,在廣東東莞有個巨無霸工廠。這個廠可不是什麼小作坊,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小信號組件生產基地,一年能造出超過五百億件產品,佔了整個安世公司總產能的八成!更要命的是,中國市場本身就吃掉了安世一半以上的銷售額。可以說,這家工廠就是安世的心臟和發動機。

可就在10月18號一大早,這家工廠的員工們一上班,全都傻眼了。公司的系統賬號,從上到下,全被荷蘭總部給封了,連個招呼都沒打。這操作,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擺明了是要讓東莞工廠癱瘓。既然你先不仁,那就別怪我後不義。安世中國的反應快得驚人,直接宣布跟總部“切割”,啟動“自救”模式。你封我賬號,我就斷你供應。公司的邏輯很簡單:拉通國內的供應鏈,優先保證中國客戶的需求。至於遠在天邊的荷蘭總部和那些嗷嗷待哺的歐美車企?對不起,您自個兒涼快去吧。

這驚天動地的一幕,根子其實早就埋下了。安世半導體,這家公司的來頭可不小,它的前身是鼎鼎大名的飛利浦半導體,在行業裡混了六十多年,尤其在汽車芯片這個領域,絕對是大哥級的存在。什麼小信號二極管、ESD保護器件,出貨量全球第一。就是這麼一顆“歐洲明珠”,在2019年,被一家叫聞泰科技的中國公司給全資收購了。

聞泰科技可能很多人沒聽過,但它之前是給三星、小米這些大牌子造手機的,也是個隱形巨頭。老闆張學政顯然不滿足於只當個“組裝廠”,他有更大的野心,想往產業鏈上游走,掌握核心技術。於是,一咬牙一跺腳,砸了差不多340億人民幣,把安世半導體給抱回了家。這在當時,絕對是中國企業“蛇吞象”的經典案例。

收購之後,聞泰一直規規矩矩,安世在荷蘭的總部、在德國英國的工廠,一切照舊,員工一個沒裁,運營得好好的。誰能想到,平靜的水面下,早就暗流洶湧了。

真正的導火索,是美國人搞的一個叫“穿透規則”的霸王條款。意思很簡單,只要母公司上了我的黑名單,你下面的子公司一個也別想跑。不巧,聞泰科技就在美國的那個“實體清單”裡。這下,荷蘭人手裡就像拿到了“尚方寶劍”。荷蘭法院二話不說,直接就把聞泰手裡那99%的安世股權給凍結了,還找了個第三方機構來“託管”。美其名曰“維護國家安全”,可法院文件裡寫得明明白白,這事兒是美國和荷蘭早就商量好的,連安世的中方CEO都是在美國的逼迫下給換掉的。這哪是什麼“國家安全”,這分明就是一出現代版的“強取豪奪”,合起夥來搶人家真金白銀買來的產業。

其實,這種“合法搶劫”的戲碼,英國人早就演過一次了。 2021年,安世半導體收購了英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新port Wafer Fab”。結果到了2022年,英國政府就以“國家安全”為由,強行命令安世必須賣掉這家工廠的絕大部分股份。英國人開了這個壞頭,荷蘭人有樣學樣,自然是得心應手。

說到荷蘭,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就是風車、鬱金香,歲月靜好。可最近幹的事兒,一點都不“靜好”。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前腳還在達沃斯論壇上喊著“歐洲要有自己的對華政策,不能當美國的應聲蟲”,後腳美國人一瞪眼,立馬就慫了。先是拿光刻機巨頭ASML開刀,磨磨蹭蹭地還是給先進的DUV光刻機出口加了道鎖。到了2024年初,更是變本加厲,連一些已經談好的合同都給撕了,不讓賣給中國了。有趣的是,連ASML自家的CEO彼得·溫寧克都多次公開唱反調,他警告說,限制中國祇會逼著他們自己搞研發,十幾年後你就會發現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這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惜,商人的理性終究敵不過政客的算計。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中國駐法國的前大使盧沙野。戈英冠在法國接受采訪,反對一群歐洲記者稱主導方洩密。還有人惡狠狠地指著鼻子說,你得跟著美國人哄,華為的下手,顏值的絕望,你是空降飛機,你在中國賣消防車,有一個算一個,拿多少就拿多少。很多人以為外交辭職,嚇死人了,誰知道,說現在含金量向上了。後來甚至還發表了有關前蘇聯國家主權地位的爭議性言論,雖然引發了欣南的大波瀾,但也徹底坐上了“狼”的形象——敢於告訴眼前的外交官。

如今再看,盧沙野的話哪裡是恐嚇,分明是在陳述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中國手裡並非沒有牌,只是以前不想打。安世中國的這次反擊,就是一張掀開的底牌。它告訴全世界,中國不僅能在國家層面用鎵、鍺等原材料出口管制來反制,也能在具體的企業供應鏈節點上,實現精準而致命的打擊。

荷蘭政府這下徹底傻眼了,前腳剛把人家資產凍結,後腳就灰溜溜地通過外交渠道放風,說想跟中方談談,希望能“協商解決”。可就在他們釋放求和信號的當天晚上,安世中國的員工就在網上爆料,說荷蘭總部還在背地裡搞小動作,給中國員工發郵件施壓,想逼著他們站隊。這操作,簡直是把“虛偽”兩個字寫在了臉上。

安世中國的管理層也是硬氣,立馬發公告回懟:我們是獨立法人,只遵守中國法律,任何未經我們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令,員工都有權拒絕。聞泰科技最近還搞了個員工持股計劃,擺明了就是要穩住人心,跟你長期耗下去。

時代真的變了,想靠耍賴皮就能通吃的日子,恐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