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富豪陳志,滿手沾滿中國人血淚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海藻。

這兩天,英美髮了一筆橫財。

美國與英國政府通過一場聯合調查行動,成功對盤踞在柬埔寨的特大電信詐騙集團實施沉重打擊。

據美國執法部門透露,此案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經辦過的規模最大的“殺豬盤”騙局之一。

美國司法部更是創下該部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資產罰沒紀錄,

他從擁有柬埔寨、英國雙重國籍的福建富豪陳志那裡拿走了價值150億美元的比特幣,

折合成人民幣約1070 億元。

陳志就是控制了柬埔寨電扎網絡的“太子集團”。

這是一個絕大多數中國人從未聽說,卻早已吸飽同胞血汗的龐然大物。

消息一出,暗網上的聊天群組炸開了鍋,有人恐慌地討論著“下一個會是誰”,也有人冷笑著嘲諷:“美國人這次倒是做了回’國際警察’。”

80後老闆陳志的發家史,是一部寫滿背叛與貪婪的黑色傳奇。

這個出生在福建連江一個普通家庭的男子,2009年揣著僅有的幾千美元和滿腹野心奔赴柬埔寨。

陳志最初在金邊一家小賭場當馬仔,靠著精明的頭腦和狠辣的手段迅速爬升。

他不僅學會了高棉語,更深諳柬埔寨官場的潛規則。

“他給當地官員送錢從不手軟,一次比一次闊綽,”一位匿名爆料人說,

“五年時間,他不僅拿到了柬埔寨國籍,還創立了太子集團,背後沒有權貴撐腰根本不可能。”

陳志在柬埔寨境內建起至少十個詐騙園區,這些園區外表看似普通的工業園區,內部卻暗藏玄機:

高牆鐵絲網環繞,保安持槍巡邏,成千上萬名“員工”被迫每天工作16小時,專門針對中國公民進行投資詐騙、殺豬盤和虛擬貨幣騙局。

更令人震驚的是陳志與柬埔寨權貴的深度勾結。

他不僅擔任洪森父子的經濟顧問,還多次以“傑出企業家”身份出席官方活動。

今年年初,柬埔寨国王甚至授予他公爵称号,使其成为该国极少数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陳志的詐騙帝國每年向某些高官上供數百萬美元,金邊最豪華的夜總會頂樓包廂裡,常有他和官員們舉杯暢飲的身影。 ”

陳誌曾公開吹噓,通過操縱“殺豬盤”騙局,每天可獲利3000萬美元。

該集團通過其他關聯業務或空殼公司轉移詐騙贓款,並用這些非法資金大肆購置豪宅、遊艇、私人飛機等。

而在電詐園區,工作人員日常需承受威脅、毆打、單獨囚禁等虐待行為。

有消息稱,太子集團管理層甚至為監工設定了“不打死就行”的體罰標準。

如今美國紐約檢察機關此前已對陳志提起訴訟,指控其涉嫌網絡詐騙、賄賂、洗錢等多項罪名,若所有罪名成立,最高可被判處40年監禁,

但截至目前,該犯罪嫌疑人仍在逃。

諷刺的是,當中國警方集中力量清剿緬北四大家族時,這個真正的“千億肥豬”卻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豪宅里安坐。

緬北四大犯罪集團涉案總額加起來不過二百億人民幣,不及陳志被沒收資產的零頭。

更令人齒冷的是,柬埔寨政府一邊享受著中柬友好政策帶來的基建投資和貿易紅利,一邊默許高官分食詐騙黑錢。

美國這次“虎口奪食”,恰恰撕開了這個“友好國家”的虛偽面具。

而在這場黑色交易中,最慘痛的代價由中國普通家庭承擔。

來自山東的李女士之前在接受媒體電話採訪時聲音哽咽:

“我父親被太子集團的’區塊鏈投資’騙光了一生積蓄80萬,去年喝農藥自殺了……這些騙子該下地獄!”

像李女士這樣的家庭數以萬計,有的老人被騙走養老金,有的大學生欠下巨額校園貸。

而美國司法部的這次行動,看似偶然實則暗藏玄機。

有傳言,一名太子集團前財務人員因分贓不均攜數據庫叛逃至美國,直接導致比特幣錢包密鑰曝光。

儘管這筆巨款暫時落入美國口袋,但國際律師協會指出,中國完全有權通過法律途徑追索。

“贓款最終應返還受害者,而非成為某些國家的’戰利品’。”

如今,陳志在倫敦肯辛頓區的19處豪宅已被凍結,其在新加坡的遊艇和瑞士賬戶正在被多國聯合調查。

但這場博弈遠未結束——

柬埔寨政府至今未就此事公開表態,其國家反腐委員會甚至聲稱“缺乏證據”。

這種曖昧態度徹底激怒了中國網民。

很多國際專家認為此事應成為中柬關係的轉折點:

“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所謂’鐵桿朋友’的成色。經濟合作不能成為犯罪行為的遮羞布。”

隨著第十屆中柬執法合作聯席會議下月召開,追贓追逃必將成為焦點。

正如一位受害者家屬所說:“那些喝著人血的人,終會溺死在自己的貪婪裡。”

局長沒有地域歧視。

但那些在國外開設電詐園,喪盡天良,吸食中國人血汗的多位福建富豪,

你不怕受到媽祖的懲罰麼?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