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15運)結束了開幕式後第9個比賽日的爭奪,11月18日當日產生18金,累計產生354金。截至11月18日23:30點,18日獎牌爭奪全部結束,全運會最新金牌榜,反超廣東浙江,山東重回榜首。全運會金牌榜第五才子版本僅統計全運會競技類獎牌,且獎牌僅按運動員“第一身份單位”進行歸屬統計,本文中將會詳細介紹榜單制定規則,以及大家看看官網上山東目前究竟幾金?
田徑賽場產生8金,山東劉凱奪得男子400米金牌,這也是山東代表隊在本屆全運會上奪得的首枚田徑項目金牌。遼寧於水慶奪得男子5000米金牌。吉林舒衡奪得男子跳遠冠軍。江蘇王琦奪得男子鏈球冠軍。河南胡浩然奪得男子標槍金牌。四川劉英蘭奪得女子400米金牌。河南梁田田奪得女子5000米項目金牌。江西危菱俠奪得女子撐桿跳高冠軍。射箭賽場,湖北、上海、江蘇分獲反曲弓混合團體金銀銅牌。
籃球男子18歲以下組,廣東85比78險勝山東,張博源空砍31分,廣東奪冠,山東亞軍。上海戰勝浙江,上海季軍。排球女子20歲以下組,山東奪冠,上海亞軍,江蘇季軍。排球女子18歲以下組,江蘇奪冠,上海亞軍,浙江季軍。既然全運會已設置了青少年階段的三大球比賽,為何還要帶入去年的青少年三大球比賽成績呢?帶了不就是重複計算了嗎?
壘球賽場,女子壘球決賽,江蘇4比3力克勁旅遼寧隊,江蘇奪冠,遼寧亞軍,四川季軍。霹靂舞賽場,河南劉清漪奪得女子霹靂舞冠軍。舉重賽場,貴州雷江清奪得男子81公斤級冠軍。湖北塗藝奪得男子89公斤級金牌。擊劍賽場,山東、廣東、上海分獲男子佩劍團體冠亞季軍。福建、安徽、北京分別奪得女子重劍團體金銀銅牌。
關於這個全運會金牌榜的設置標準,大家可能標準不一樣,也導致了結果不一樣。第五才子這裡的版本是不帶入其他比賽的,一個是因為全運會3大球本身就有青少年組,如男籃除了成年組,還是22歲以下組、18歲以下組。既然全運會三大球已經有了青少年組,為啥要帶入2024青少年三大球呢,帶了不是重複計算嘛?而且帶入哪些比賽本身也沒有標準,帶了2024青少年三大球,那2024青少年田徑、甚至冬運會的部分成績要不要帶入?因此,最終選擇了都不帶,以全運會競技類獎牌結果為準,既然是全運會金牌榜(獎牌榜),那麼使用全運會(競技類)獎牌進行統計也沒有問題。
此外,還有一個就是聯合培養的怎麼算,這裡採用的是使用“第一身份單位”進行歸類,而不重複統計“第二身份單位”。比如某運動員為甲地(A單位),則獎牌僅計入甲地。而如果某運動員為B單位(乙地),則獎牌僅計入B單位。其實如果是個人項目還好兩頭統計,但集體項目就不好兩頭統計。比如北海道大學獲得了花樣游泳的冠軍,有9名成員,假設其中有甲地1人,乙地3人,是給甲地加1金,給乙地加3金嗎?這就沒有統一標準了。此外,還有以“個人”身份奪得獎牌的,這類人群也沒法歸類到某地。
綜合考慮之下,選擇僅使用“第一身份單位”進行歸類,這樣做也不會重複統計,金牌總數和全運會金牌總數一致。而且全運會官網也是這樣統計的,比如可以在全運會官網中打開“代表團”,選擇某個代表團,比如“山東”,再選擇“獎牌獲得者”,這樣山東的獎牌數就會全部列出,如上圖所示(截至11月18日23:30數據),大家也可以統計看看山東究竟多少塊金牌,看是不是和我的統計一樣多(即38金)?
其實大家結果不一樣也正常,因為標準不一樣,好比大學排名,有不同版本,南大、武大的排名會不同。關鍵是明確且統一標準,全運會金牌榜第五才子版本僅統計全運會競技類獎牌,且獎牌僅按運動員“第一身份單位”進行歸屬統計。截至11月18日晚上23:30點,全運會最新金牌榜,山東1日3金,以38金重回榜首,廣東、浙江均是37金,排第2、3名。江蘇29金排第4,上海、福建均是22金,排第5、6名。湖北19金排第7,河南18金排第8。湖北12金排第10。北京、遼寧均是11金,排第11-12名。山東、廣東、浙江依舊在第一集團,且差距不大,你覺得哪個省隊(省區市)最終能排在金牌榜榜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