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圖/路透)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在市場傳出美國半導體代表性公司英特爾(Intel)可能拆分代工與晶片業務,而台積電(2330)可望以技術入股方式取得代工事業2成股權的消息後,Intel首席工程專案經理Joseph Bonetti在個人領英(LinkedIn)平台上發言,直批將Intel賣台積電是「一個可怕的、令人沮喪的錯誤。」
《華爾街日報》披露白宮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正在規劃讓台積電以技術入股方式取得英特爾代工事業約2成股權。而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稍早報導,Bonetti宣揚Intel的18A技術優勢,向美國總統川普政府、Intel董事會喊話不要做出類似決策。
「來自英特爾的技術競爭加上關稅的威脅,共同成為台積電面臨的巨大問題。」Bonetti指出,移交英特爾代工廠的控制權為台積電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傷害了英特爾,傷害了美國的領導地位,並讓「英特爾代工廠不如台積電先進」的錯誤觀點變得可信。
Bonetti認為,很多文章都說台積電的工程師會過來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幫助英特爾讓他們的「3奈米」和「2奈米」製程正常運作,但是英特爾的3奈米產品已投入生產數月,並用於英特爾最新的Xeon 6晶片。
另外,英特爾的2奈米製程晶片「18A」已接近完成,Bonetti表示該晶片顯示出良好的進展,正在向筆記型電腦製造商提供晶片樣品,並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應用於 Panther Lake 晶片中。英特爾有兩台價值 3.5 億美元的機器正在運作。 看來英特爾將在高數值孔徑下至少領先一年,且在2024年收購了 ASML高階工具的全部產能。
Bonetti指出,英特爾代工廠之所以遭受財務損失,因為他們花費數百億美元建造新的代工廠和 EUV 工具,此外,Intel Foundry尚未吸引任何大型外部客戶。但這是自然的。 沒有任何大的潛在客戶(Nvidia、高通等)會冒險與台積電合作來嘗試未經證實的東西。
Bonetti認為,英特爾正處於用自己的產品證明自己的風口浪尖,不久之後又向微軟和亞馬遜證明,這兩家公司都是 18A 的早期客戶。一旦全世界看到了這項成功,知名企業就會將部分生產轉移到英特爾代工廠。
標題:台積電入股雜音!英特爾首席工程經理反彈 狠批「可怕錯誤」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