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型基金是一項投資工具,可以讓我們獲得與大盤同等的收益報酬,也可以讓我們跟上最新的趨勢與話題。然而指數型基金並非完全被動,每一個投資者都還是需要做出安排與選擇。而且在方便的同時,指數型基金也讓投資人喪失了領先趨勢的機會。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指數型基金的被動投資策略該如何運用才能發揮最佳效益?讓我來推薦個好辦法。
投資絕佳平衡點:槓鈴策略 運用槓鈴策略走出被動缺陷
善用被動投資工具,創造更大的贏面,可以採取「槓鈴策略」。面對高不確定性的變局時,槓鈴策略是我慣用的策略,在穩定與獲利之間尋求最佳平衡。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所著《反脆弱》(Antifragile)一書也認同此法。
什麼是槓鈴策略?
舉個例就很容易明白。假設我們手中持有一百萬資金,面對三種投資標的:
● 低報酬、低風險的資產
● 中等報酬,又中等風險的資產
● 高報酬、高風險的資產
有些人可能會想:中等報酬,不偏不倚,應是最安全的配置。
槓鈴策略則主張:
投資應該要如同槓鈴,分成兩端:一端是少量高報酬、高風險的資產;另一端則是大量低報酬、低風險的資產。
這樣做,會顯著優於全部買入中等報酬,又中等風險的資產。為什麼?
如果我將一百萬中的十萬拿來購買高風險證券,我可能大賺,也可能全賠。但不管市場如何變化,就算損失,也絕對不會超過十萬,剩下的九十萬也不會受影響。
若是高風險部分大賺,例如五倍、十倍,對我的投資報酬率將有極大的幫助。反過來說,如果將手頭上一百萬資金,全部投注在中等風險的證券上,當大環境比預期更為嚴峻,這將意味著中等風險可能惡化成高風險,發生嚴重虧損。
智慧平衡,槓鈴策略的實踐之道
多年來,我都是槓鈴策略的實踐者。管理日興時,確保本業再造有成果的同時,撥資本的一小部分投入未知數的對策,即是企業槓鈴組合。年輕創業期,結合妻子做精算師的鐵飯碗,和我在創業的大起大落,更是槓鈴組合的呈現。
以低風險端來說,我要確保大部分的資產,尤其是近期內需要用到的資金,能夠安全度過任何經濟蕭條的極端情況。我建議投資槓鈴的「低風險端」可以這樣配置:
● 五年內需用到的資金,全部買低風險的債券。
● 五年內無需動用的資金,其中八成分散投資於全球資產類指數,確保五年內賠錢的機率低於十%,且持有愈久,風險愈低。
另外,我也明白需要高風險端才能讓我賺取更大的財富。低風險端組合可以財富保值,而高風險端則是幫助我們創造財富。
高風險的部分究竟要怎麼投資?該投資多少?要投資什麼?我的經驗法則是,預測高風險投資的最壞結果,並確保高風險部位的配置額度,不會超過低風險部位三年回報的總和。
舉例來說,當年我在高風險部位規劃了投資股票,而我對於投資特斯拉股票的最壞結果預計是一○○%損失。所以我訂定了總資產的十%,作為投資特斯拉股票的上限。原因是,我基本上能確保低風險部位的收益,能在三年間補足高風險部位的全部虧損。
以整體高風險部位的佔比來說,我將大約二十%五年內無需動用的財產配置在高風險部位,這是根據我本身的年齡和風險承擔能力所做出的規劃。
這種採取高風險端集中風險的投資策略,我又稱之為「大贏全壘打」策略。因為這樣的投資,不必密集出手;然而一出手,目標就是數倍、數十倍以上收益率,可以達到財富的快速增長。
許多人會以為:高風險投資,不就是賭博嗎?其實這麼想是錯的。槓鈴策略容許高風險投資,但前提是要針對高風險投資做功課、下功夫,才有機會揮出大贏全壘打。絕對不代表可以盲目跟風、看媒體報導、聽專家「報明牌」追熱潮。
進行高風險投資,有心法可以依循。相信你也發現了,「高風險投資的心法」正也是本書的主要課題。
(本文出自《》作者: 王裕閔 著, 謝宇程、洪孟樊 撰文)
標題:投資特斯拉虧100%? 他用「大贏全壘打」策略…數十倍以上收益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