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併又一樁 凱基金控:不只考慮一家

繼永豐金控京城銀行之後,金融市場又傳出「金銀併」個案,主角是控和。知情人士透露,凱基金控和安泰銀行的併購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凱基已向安泰銀兩大股東隆力集團、宏泰集團提出出價架構,交易金額約二九六億元,力拚今年股東常會通過合併案,但傳出隆力和宏泰意見分歧,加上變數仍多,因此合併案能否成局仍有待觀察。

消息人士指出,凱基併安泰採取「普通股與特別股各半」的架構進行,普通股約佔百分之四十九點七,特別股佔百分之五十點三,且特別股的股價轉換發行價訂在廿一點二元,特別股股息一年配發百分之三點七五,再搭配普通股換股,交易規模約二九六億元,每股出價約當安泰銀行股價十五元。

凱基金控昨舉行法說會,總經理楊文鈞表示,金控秉持併購與內部成長的「兩手策略」,併購並非唯一的成長動能,而是要看是否能帶來實質效益,凱基銀行的規模一直都是金控子公司當中較小的,對於有機會的併購項目並不排斥,因此也不只考慮安泰銀行。

楊文鈞指出,就算沒有好的併購機會,凱基銀行不會自滿於現況,目前全台有五十家分行,未來將繼續努力拓展新分行,現況受限法規,拓展速度上有一定限制。他說,對傳聞不予評論,不過凱基金控持續評估潛在併購標的,未來是否有案子尚不確定。據了解,凱基先前評估合併安泰銀,但能否成局因為變數仍多,因此仍有懸念。

知情人士說,隆力集團因「急著出場」,因此接受凱基出價,宏泰集團沒有出場壓力,對凱基的出價仍有意見。

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的友人指出,林鴻南並非不願意接受特別股,只是他認為既然凱基要全拿安泰的董事會席次,且不希望前股東有表決權,才設計特別股的架構防止股權被稀釋,那麼在轉換價格應該好一點,不要讓拿到特別股的股東被「困住」,股利也應該展現更多誠意。


標題:金銀併又一樁 凱基金控:不只考慮一家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