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Carhartt、Dickies 等經典工裝品牌开始,工作服風格——包括軍裝元素,這些帶有強烈功能屬性的工作服風格一路滲透,不論是粗獷的軍裝元素,還是強調實用的剪裁結構,逐漸被大量服裝品牌借鑑,成了現代男裝的基底。
此番我們就來盤點從風格到品牌,工裝是怎么一步步影響男裝?以及爲什么,它能被稱爲宇宙的原點。
展開全文
早期工裝如何由
「工人剛需」
轉型向時尚領域
工裝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早期,以棉、羊毛等材質制成的外套厚重耐磨,適合戶外多種體力勞動的場合,並且在 19 世紀中葉工業技術的進步下,工裝开始形成初步的標准,由牛仔布、帆布等材質制成的工作服,搭配牛仔褲和工作靴成爲了身份的象徵。
Carhartt 就可以被視作爲其中的代表,在 1898 年,Carhartt 由一個家具批發公司轉型爲工裝制造商,在而後的發展中 Carhartt 以鐵路工人的需求爲模版,制作了大量的規範化工裝,並且开始拓展包括工作服在內的、襯衫、鞋子等多個品類。
在 1987 年的時候,Carhartt 开始向日本時尚市場銷售工裝,緊接着在四年後的紐約時裝周上,Carhartt 展示了他們的戶外工作夾克,登上 Vogue 和 Bazaar 等時尚雜志,至此工裝的受衆進一步擴大,核心需求從功能性轉向了風格化,开始投入到時尚領域,尤其是在當下的男裝設計中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廣義工裝」帶領下
工裝元素
正面向全新市場
從去年年底巴恩風到美拉德配色,如今工裝時尚的定義早不單單限制於美式工裝或是日本時尚語境下的工裝文化,而是作爲一種更爲廣義的風格被人們接受,並且包括丹寧、軍服、工作服等多個品類在內,只要是以實用性爲設計出發點的服裝皆可以被看作爲廣義工裝。
如今的工裝也不拘泥於早期的丹寧、工作靴等固定搭配,例如在工裝市場中”常青”的底特律夾克在搭配不同風格的下裝時就展現出了極強的適配能力。
時裝品牌更是爲「廣義工裝」提供了多樣的探索路线,例如在今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的展示中,Anrealage 的森永邦彥就以 NTT 日本電信電話的員工制服爲藍本,爲工裝提出新的暢想,日本工人多用的“空調服設計”被採納其中,通過內置的風扇結構結合波點設計打造立體廓形冷卻夾克。
Postelegant 的設計師中田優也則結合了和服的元素,以及使用可回收塑料瓶制成的可再生纖維,打造出了幹練利落的工作服。
在細節部分,中田優也通過腰帶設計自由調節大小,並且結合 FUROSHIKI 的包袱布設計方便隨身攜帶。
在 25FW 的時裝周上,工裝元素也保持了一貫影響力,例如在 LV 的秀場上,Pharrell Williams 與 Nigo 攜手推出的系列,就將工作服結合刺子繡、和服等傳統元素進行再創作,在淺粉色的背景下,呈現了更爲柔和的工裝系列單品。
在趨勢快速輪替的當下,工裝元素正借由功能美學、可持續與科技步入更廣袤的領域,而 工裝之所以被稱爲時尚的原點,正是因爲它始終圍繞“人”的真實需求而生。
標題:爲什么說「工裝」是時尚體系中的萬物起源?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