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半百的男人,發型真的能決定氣質?最近看了篇講中年男性發型的文章,說平頭光頭顯老又沒品味,上海爺叔的三分七、短碎發才是體面祕訣。突然想,咱們身邊的叔叔伯伯們,是不是也常被發型“坑”?
平頭光頭,中年男人的形象雷區
先說說平頭和光頭有多“坑”。我家樓下張叔,五十多了,去年剃了個板寸,有次穿西裝去參加同學會,在門口被保安攔着問“您是來修空調的吧?”氣得他回來直罵。還有小區裏的王大爺,退休後嫌打理頭發麻煩,幹脆剃了光頭,結果去菜場买菜,賣魚的大姐开玩笑:“大爺剛從澡堂子出來?”他臉都紅了。
不是說平頭光頭不好看,實在是過了五十歲,頭皮开始松弛,發際线後移,短到貼頭皮的發型反而把這些“歲月痕跡”全露出來。就像文章裏說的,頭皮起皺像核桃殼,反光的光頭配再好的襯衫都像搓澡師傅,板寸平頭搭西裝像保安隊長——這哪是顯精神,分明是顯老十歲。
三分七+短碎發,上海爺叔的體面祕訣
那啥發型適合?上海弄堂裏的老克勒早摸出門道:三分七和短碎發。我表姐夫去年學這招,把板寸換成了三分七,頭發留到眉骨位置,分界线用木梳壓得整整齊齊,配件亞麻襯衫去接外孫,幼兒園老師直誇“爺爺好有氣質”。
三分七的妙處在於“藏”和“露”。蓋住半拉耳朵尖,能遮遮後移的發際线;花白頭發別染黑,自然的銀灰色反而有韻味。再看短碎發,豫園茶樓的老茶客們最會弄——劉海參差不齊,後腦勺留到衣領上一指寬,鬢角修成霧面漸變,遠看像被風吹亂的,實則有章法。我鄰居李伯,以前總被說“遛鳥大爺”,換了短碎發搭盤扣衫,現在公園下棋都有人問“您是書畫協會的吧?”
展開全文
發型選對了,氣質直接上台階
發型可不只是頭發的事,得和臉型、穿搭、護理一起看。方臉別學直角三七分,像頂塊麻將牌;圓臉別貼頭皮中分,像滷蛋插牙籤。田子坊老張說的對,額頭寬的留斜劉海遮發際线,下巴尖的用碎發蓋耳朵,跟喫餛飩配醋一個理兒。
護理也不能懶。我見過最離譜的,有個大叔自己拿修眉剪剪劉海,結果剪成狗啃式,戴了半個月漁夫帽。正確的做法是每三周找固定師傅修型,後頸發腳用刮刀輕掃,比推子更有層次。發蠟別抹太多,黃豆大小搓熱再上頭,蒼蠅站上去都劈叉的油頭最土氣。
參考資料裏還說,50歲往上可以試試二八分、短背頭,圓臉適合短寸拉長臉型,長臉用蓬松短發平衡比例。我表哥四十八歲,之前總嫌背頭老氣,上個月試了兩側鏟短的背頭,配件立領唐裝,去參加婚禮被誇“像退休教授”。
頭發輸給歲月,但別輸給懶勁兒
說到底,中年男人的發型得像老茶壺包漿——經得住打磨,藏得住滋味。三分七留的是從容,短碎發藏的是不服老。頭發白了怕什么?花白的頭發配上利落的發型,反而有歲月沉澱的味道。
我爸最近也在學,以前總說“大老爺們兒弄什么頭發”,現在每周去弄堂口阿強師傅那修型,還偷偷用我媽的發蠟。有次他照鏡子說:“你別說,這頭發支棱起來,穿汗衫布鞋都像老紳士。”
最後想問問,你們身邊有沒有叔叔伯伯因爲換了發型氣質大變的?或者自己試過什么“顯老發型”踩過坑?我表姐夫說他現在最大的愛好就是研究發型,還說“頭發是第二張臉,不能輸!”你們覺得呢?
標題:年過半百別剪平頭光頭!學上海爺爺留三分七、短碎發,體面不顯老
平頭光頭,中年男人的形象雷區三分七+短碎發,上海爺叔的體面祕訣發型選對了,氣質直接上台階頭發輸給歲月,但別輸給懶勁兒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