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生效 「紐乳」價格仍未降

儘管紐西蘭液態乳零關稅進口,但無論是市售紐西蘭鮮乳,還是業務通路價格都沒有明顯調降。記者余承翰/攝影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然而市售約一公升的紐西蘭鮮乳每瓶仍要價一二○元,業務通路價格也沒有調降,讓不少好奇「便宜紐乳在哪裡」?專家學者分析,零關稅價差被進口商賺走,通路端高達四成的上架費,也是乳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

根據統計,今年一、二月,紐西蘭液態乳進口量總計二○三一公噸(保久乳一五九三公噸、鮮乳四三八公噸),相較去年同期進口量二二一六公噸,零關稅實施後,進口量未明顯增加,且業務端和零售端也沒有調降跡象。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名譽教授徐濟泰指出,紐西蘭因牧場面積大、生產成本低,當地鮮乳零售價每公升約四十元台幣,就算加上國際運費來台,也不至於比國產貴,但在台灣售價卻貴了三倍,零關稅後價格也沒有變動,「零關稅價差都被進口商賺走了。」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祕書長方清泉表示,紐西蘭液態乳的主要市場是業務通路,也就是坊間的手搖飲店、咖啡店或飯店等,零售市場則維持高價策略,「如果消費者願意埋單,為何要降價」,因此商家可以買到每瓶約五十五元至六十元的業務價,消費者在零售通路得花上百元。

方清泉指出,超商通路的上架費也是乳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台灣生乳每公升收購價約卅元,這也是酪農實際所得,但消費者買到的價格約九十元至一百元,扣除乳商的加工包裝與運輸費用後,零售價約有四成都給了通路商的上架費。這也是讓台灣鮮乳沒有競爭力的主因。

方清泉說,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都有對本國新鮮農產品上架費不能超過二成的規定,呼籲政府設定通路抽成上限,企業也應盡社會責任,共同保護在地農產。

對此,農業部表示,國外鮮乳價格主要受品牌訂價策略及通路商經營考量影響,因此台紐協定零關稅全面生效後,對價格影響有限。至於通路上架費依據通路模式及業者規模有所不同,乳廠與通路商應共同研議,若有不合理漲價或聯合哄擡價格,消保處與公平會將依法介入調查處理。


標題:零關稅生效 「紐乳」價格仍未降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