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圖/達志/美聯社)
圖文/CTWANT
許多人在使用生成式聊天AI機器人(如ChatGPT)的時候,都會用著比較禮貌的口吻與其溝通。但如今OpenAI的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表示,AI為了理解人類的禮貌用語,背後所花費的是數千萬美元的運算能力,但阿特曼也表示「這花得很值得」。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一位網友在社群網站X上提出的問題「OpenAI到底為了使用者說『請』與『謝謝』多花了多少電費?」面對這一提問,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親自回覆,指出相關成本累積下來已達數千萬美元,雖然語氣帶點玩笑,但阿特曼仍強調這筆錢「花得值得」,並補上一句「你永遠不會知道」。
▲阿特曼親自回覆。(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
根據《Futurism》的報導,不少AI工程師與產品設計師開始認真看待「禮貌用語」背後的影響。微軟(Microsoft)Copilot團隊的設計總監比佛斯(Kurt Beavers)表示,禮貌語氣不僅能為對話建立基調,也會影響模型的回應方式,甚至有助於AI產出更具專業與合作性的語句。微軟WorkLab亦在備忘錄中提到,模型會「反映提示中的專業度與語氣」,這種互動也因此被視為一種潛在的「正向迴圈」。
不過,這場關於語言禮儀的討論,也牽動了另一端更現實的代價「能源耗損」。根據《華盛頓郵報》與加州大學的研究,僅僅生成一封100字的AI郵件便需耗費0.14度電,相當於14盞LED燈運作一小時。
若每人每週僅生成一封郵件,全年下來便累積7.5度電,等同華盛頓特區9戶家庭1小時的用電量。而考量到全球成千上萬條更長、更複雜的AI指令正持續被輸入,這些語句所消耗的能源更是成倍成長。
目前,全球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已佔總體能源使用約2%。隨著AI工具逐步進入教育、商業、客服與個人生活中,該比例只會進一步上升。更諷刺的是,根據2024年底的調查,高達67%的美國使用者承認他們會對AI使用禮貌語言,其中55%表示這是因為「這樣做才對」,另有12%坦言「是為了未來AI叛變時能留個好印象」。
即便如此,許多AI專家認為我們仍處在技術的初步階段,人工智慧尚無自我意識,也未具備理解情感的能力,因此這些禮貌語言基本上對系統本身並無實質意義。但它的運算成本卻是確實存在的。也就是說,這些人性化的交流方式,終究被轉化為龐大的運算量與能源消耗。
報導中也提到,當「請」與「謝謝」變成電費與碳足跡的代名詞,人們或許應該重新思考與AI互動的方式。在這個每個提示都牽動全球能源使用的時代,連一聲禮貌話語,都可能意味著更高的計算資源與環境負擔。
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的人們,是否還會繼續保留對AI的禮貌習慣?還是選擇轉而節制使用,成為下一波人工智慧文明的另一道分歧點?在能源、文化與倫理之間,這個問題已不再只是輕鬆的玩笑。
延伸閱讀
▸
▸
▸
標題:AI「懂禮貌話術」耗能驚人! OpenAI執行長:很燒錢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