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玉里麵、臭豆腐!名人帶路推花蓮玉里「這小吃」,內餡鹹香微辣超過癮

不只玉里麵、臭豆腐!名人帶路推花蓮玉里「這小吃」,內餡鹹香微辣超過癮

好山好水的花蓮玉里,有哪些令人難忘的美食記憶呢?因為疫情,作家譚玉芝從上海回到台灣,又從台北來到玉里。她生活在玉里的這段時間,不僅學會觀察自然、體會市場的人情,更將這塊土地的美食記憶刻入心底。到底對她來說,有什麼推薦必吃的玉里美食呢?食尚手搖祭,12品牌買一送一!

花蓮玉里的美食記憶

每當天氣陰霾,海岸山脈一片煙霧時,每當冬日豔陽高照,晒得人暖烘烘時,或是我心情好心情不好,肚子餓或不大餓,騎著鐵馬,漫無目的的在鎮上晃,滑過農藥販售行、賣羊羹的店、劉一峰神父的天主堂、圖書館對面廣場、幾棵列入保護的樟樹或苦苓老樹、資生堂招牌掛在外面的內衣店、市場旁蹲了一排賣家裡種的菜的歐巴桑們,我就不自主的,彷彿內建衛星導航,滑到店前,停車,進去吃一碗滷肉飯。

是一碗飯的記憶,叫回青少年的時光,悠悠哉哉地騎著鐵馬,無所事事,東晃西遊,只是打發日子,看看哪裡有什麼新奇事物,沒有,吃過飯,一個早上也就過了。滷肉飯是舊日口感喚起內建的情感連結,而剝皮辣椒餃子,則是新口感,搭起新的感覺。

看更多:史上最美山線景觀列車!「山嵐號」4月啟航,享受花東美景、冠軍主廚山海宴

花蓮「剝皮辣椒」頗負盛名

老闆娘是嫁到玉里的新住民,長得斯文高挑且非常有禮貌,面對等著外帶的客人,或是內用等餐的客人,再多再忙,也不曾看她大聲過,總是動作迅速地在鍋前下餃子,店裡的知名餃子是「剝皮辣椒餃子」。花蓮的剝皮辣椒盛名多年,我記得剛回台灣參加花東旅遊團,還有某公司業務主管特地下車,買了剝皮辣椒送全車遊客1人1瓶,剝皮辣椒料理也發展成辣椒煮雞湯,或是配飯搭麵都很下飯。老闆娘把剝皮辣椒跟韭菜韭黃絞肉,做成餃子餡兒,還是我第一次吃到的新口味。要通過從小吃爸爸手撖皮的區區餃子評審,我,的點評,也沒在客氣的。

不只玉里麵、臭豆腐!名人帶路推花蓮玉里「這小吃」,內餡鹹香微辣超過癮

▲花蓮的「剝皮辣椒」頗負盛名,是前往花蓮旅遊時必須要購買的伴手禮。(圖片來源:蹦啾♥謝蘿莉 La vie heureuse()

剝皮辣椒餃子風味獨特

她用的是市售餃子皮,皮薄無嚼勁,自然不能跟手撖皮的比較,重點是內餡,一口咬下去,慢慢咀嚼,先是吃到韭黃跟韭菜混合的香,包著肉餡的滑感,進而是剝皮辣椒,像轟隆隆進站的火車開過來,用它的辣,當作最後的尾錘,但是剝皮辣椒的最後一錘,不代表結束,反而是辣的滋味在口中燃燒起來,再加上本有浸泡過的鹹、甜滋味,包容在一起。把傳統內餡,需要醬油或辣醬當佐料的餃子,一下子變成不需要佐醬,又有自己風味的強烈風格餃子,吃完1個,還想再來1個,有點吃上癮的滋味。

不只玉里麵、臭豆腐!名人帶路推花蓮玉里「這小吃」,內餡鹹香微辣超過癮

▲玉里不只有玉里麵、臭豆腐,當地的「剝皮辣椒水餃」也非常值得一試。(圖片來源:Yoti·生活::小薛の美食記錄·旅遊記實()

透過吃還能認識新朋友

也可以把傳統餃子與剝皮辣椒餃子一起點來吃,單吃傳統餃子也不錯,因為食材新鮮,吃下去還能吃到內餡的清爽與原香,最好是吃完傳統餃子再吃剝皮辣椒餃子,後者的風味強烈,絕對會掩蓋著原來的風味,兩種都點,是最好的嘗試。老闆娘自製的無添加辣椒醬,鮮紅香辣,如果吃傳統餃子,一定要加辣醬來當佐料,或許是老闆娘來自辣的國度,做起來一點不馬虎,又自成一格。

去的次數多了,老闆娘也會跟我們聊天,住在玉里的哪裡啊?台北來的?好多人來玉里住喔!種菜?我最不喜歡種菜了,你看,我連店前面都沒有種植物,她直心坦率地說著。吃小吃,還可以認識人,多一個朋友,就像多認識一種植物,多好!

不只玉里麵、臭豆腐!名人帶路推花蓮玉里「這小吃」,內餡鹹香微辣超過癮

來這裡逛好書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