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傭金大震撼!低至0.6%「薪資制大翻新」

房仲業面臨重大轉型,傳統高傭金模式正受到挑戰。隨著房市交易量下滑及買賣雙方議價能力增強,房仲薪資結構正在重新調整。有業者推出僅收0.6%傭金的服務,重新設計從底薪到獎金的薪酬制度。儘管全台不動產經紀業者及從業人員數量創新高,今年前五個月買賣移轉棟數卻創八年新低,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房仲行業正經歷一場關於報酬模式與生存策略的全面重整。房仲帶領客戶看房時,會細心介紹房屋特色,如透天厝的樓層配置、動線規劃等,為家庭與理想生活搭起橋樑。然而,近期房市受大環境影響,交易量重挫,也衝擊房仲生計。竹北一間標榜只收0.6%服務費的房屋業者,正嘗試改寫不動產經紀的薪資結構。

房仲業者林泰榆表示,他先前在新竹直營品牌工作時,底薪為3萬5千元,抽成則依階級制分為10%、15%、25%不等。現在他們公司不定期舉辦激勵獎金活動,例如上個月推出集滿20件委託就可領取6萬元獎金的活動。收0.6%傭金房仲公司總經理鄧濬亭強調,集團在業務獎金方面釋放最大利潤給業務人員。

根據內政部規定,房仲傭金最高上限為6%,通常分配為賣方4%、買方2%,但業界人士透露,實際收滿6%的情況並不常見。房仲王敬紅表示,以1685萬元的房屋為例,若含4%傭金,就等於67萬元,而買方幾乎一開口就要求只付1%,很少會付到2%。許多大案子更是如此,即使是上億元的房屋,也是收4%服務費,還可能進一步被壓低。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底,全台不動產經紀業有9796家,在職經紀人、營業員人數達1萬1667人、6萬4020人,三項數據皆創歷史新高。然而,今年前5個月買賣移轉棟數僅8萬2107棟,年減27.1%,創近8年新低紀錄,市場呈現僧多粥少的局面。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以目前10萬個經紀人來看,若扣除新屋交易,大約只有兩萬戶成交量,意味著約有8萬個經紀人可能當月無收入。平均算來,自己手頭上有20件物件,大概只能成交1件,其餘19件都是白做工。房仲王敬紅也提到,許多同事做了半年到一年都還沒有成交紀錄,一個店面有100人,可能只有10幾個人在成交,而日常帶看、調資料等工作都需自付成本。
面對交易量下滑、傭金被壓縮的困境,房仲不僅在賣屋,更是在為生存而奮力拼搏。


標題:房仲傭金大震撼!低至0.6%「薪資制大翻新」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