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民眾如廁 衛生紙丟垃圾桶

環境部推廣如廁後將衛生紙丟馬桶,但調查結果超過六成國人習慣丟垃圾桶。記者余承翰/攝影

我國推動「衛生紙丟馬桶」政策已近十年,但環境部調查,近三年國人如廁衛生紙丟垃圾桶的比率,從五成五攀升到六成二;走進各公家機關學校,丟馬桶禁令依舊在。專家批評,國人未移風易俗,廁所文明不及格。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很少先進國家像台灣,廁所內堆滿衛生紙的垃圾桶,這不只是公衛議題,也影響國際觀感。至於該如何改善?主管此政策的彭啓明說,公廁外販售的小包裝面紙,將要求改成衛生紙,並持續推動公廁內盡量提供衛生紙,男廁不放垃圾桶,女廁放有蓋的小型垃圾桶。

二○一六年當時的環保署(現為環境部)署長李應元與衛生紙業者協調,推動製造短纖維、可速溶於水的衛生紙,並在包裝上標示「可丟馬桶」,隔年啟動全國七萬八千多間公廁改善計畫,但國人如廁文化並未翻轉。

環境部連續三年舉行公廁民眾滿意度問卷調查,其中二○二二年有百分之五十五點一的民眾,習慣衛生紙不丟馬桶,而是丟垃圾桶,二○二三年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九點九,去年更達百分之六十二點一,顯示國人習慣未見改善,反而逐年倒退。

若以衛生紙丟馬桶當成廁所文明的指標,各地公有建築各唱各的調,甚至主管公廁的環保單位也未落實,多數學校廁所都禁止丟馬桶。

走進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三號廁所,牆面貼上北市環保局公告,提醒「本廁間易阻塞,衛生紙請勿丟馬桶」,被譏為「落伍的新廁所」。

台中市新市政中心落成約十五年,公廁寬敞,牆面張貼「衛生紙可丟馬桶」標語,交通場站的廁所有八成八達標,但台中市全市列管的公廁五八三二座,衛生紙可丟馬桶的約佔四成八,逾半數公廁只能丟垃圾桶。

中市環保局分析,不能丟的主因是管線老舊、汙水排放管線未妥善配置,其次擔心面紙、濕紙巾、衛生棉等丟進去,另外公廁使用者多,短時間丟進去大量衛生紙,擔心塞住馬桶。

彰化縣政府、各級學校多為老舊建築,廁所都貼上「衛生紙禁止丟馬桶」的公告。彰化縣體育場的公廁更是「一間廁所,各自表述」,同時貼上「可丟」、「禁丟」的公告,讓民眾無所適從。彰化縣環保局列管公廁一五四七座,約二成達標。

有國小校長說,多數學校都無法跟上新政策,學生會自備面紙,擔心丟馬桶會阻塞。有國中校長說,多數學生在家的習慣就是丟垃圾桶,來學校自然也如此。


標題:逾6成民眾如廁 衛生紙丟垃圾桶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