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械公會昨(11)日表示,台灣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若再加上匯率問題,機械業合計與日、韓價格落差已達20%,愈來愈多廠商「做四休三」,8月起美國關稅發酵,各大廠壓力罩頂,籲政府放手台幣貶值救產業。
有70年歷史的工具機龍頭廠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坦言,這是他在產業界40多年來處境最慘烈的一次,預期市場免不了會是一次「淘汰賽」。黃明和不諱言,近期業界除了無薪假一大堆,下個月德國漢諾威工具機展,也有不少大型廠家為省下上千萬元花費而不去參展,處境十分險峻。
機械公會昨天發布7月機械設備出口值27.93億美元、年增13.4%,以新台幣計價為815.29億元、年增1.8%。累計前七月出口值為177.1億美元、年增6.5%。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指出,累計前七月對美國出口增加16.1%,出口金額為47.2億美元;對中國大陸機械出口小幅增長3.8%,出口金額為40.7億美元。其中工具機前七月出口11.7億美元、年減6.3%;7月單月出口1.63億美元、年減8.4%,前七月出口持續衰退,尤其主要市場中國大陸又年減14%,若再加上對等關稅,預期出口恐持續下滑。
標題:機械業「做四休三」 壓力罩頂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