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榜一變了。
送走《夢華錄》《星漢燦爛》,現在輪到它。
播放連日破億,雄踞熱度榜首。
△ 來源:貓眼專業版
可評價,就沒那麼樂觀了。
根本的矛盾在於,這個仍然被強推成頂流的劇種,和越來越不耐煩的觀眾之間的不匹配。
“仙俠已死”這個話題說爛了吧。
但另一方面,它又死而不僵——
《沉香如屑》
放現在,這已經是仙俠劇的頂配。
楊紫,幾乎每年都有一部甜寵代表作——2018《香蜜沉沉燼如霜》,2019《親愛的,熱愛的》,今年《餘生,請多指教》。
曾經的國民女兒,現在的內娛甜寵釘子戶。
△ 這高度雷同的造型是怎麼回事
成毅,古偶新晉鮮肉,因為“破碎感”著稱。
多破碎呢?
據網友統計,《琉璃》44集,他吐了77次血,將粉絲狠狠拿捏。
說它是頂流吧,《沉香如屑》又有著說不出來的寒磣。
Sir想不通:
每集上百萬製作費,都花哪兒去了?
整部劇幾乎沒有實景拍攝,全是“影樓風仙境”。
服化道,一如既往搞批發。
△ 化妝師包裡偷的……面膜刷、粉底刷?
髮飾造型約等於無,任你男女老少,都是散亂長發。
仙,白衣飄飄;魔,黑不溜秋。
△ 反派從頭到尾,就演了個嘻哈風歪嘴一笑
特效,更被網友封為——低碳環保之最。
這是……鐵臂阿童木AKA迪迦奧特曼?
故事,幾乎是古今中外偶像劇套路之集大成者。
開場第一幕你就能猜到七七八八。
了無橋邊,淚流滿面,深情獨白,悲壯跳崖。
行唄,又是五百年起跳的仙界,觸犯天條的禁忌之戀。
人設毫無新意。
男主帝君,仙界第二把手,統治三界上萬年,走高冷面癱風;女主顏淡,五百年前被男主救下後化為人形,性格古靈精怪。
成長路徑,堪稱離譜的瑪麗蘇。
女主是四葉菡萏之花轉世(就是蓮花),雙生花中更強的一個,但她好特別,好脫俗,就不想
搞事業,而是要成為戲劇大家,有一天在殿前給眾仙表演。
然後。
整個仙界只有她一個在搞文藝創作,第八集就登上仙生巔峰。
這就算了,關鍵是不想搞的事業,她居然也能搞得好。
男主發現,女主好聰明,多加栽培必成大器。
抄書啦、懲罰啦、做工啦,都是為了培養她的仙力。
可是女主不羈放縱愛自由,大家都對帝君仰慕有加,只有她敢左一句小人,右一句報仇。
難怪《沉香》開拍前,女主人選遲遲沒定。
這樣的設定,誰演不一樣?
而這也正是仙俠劇近年的套路。
只要蹭上了流量和IP,有了死忠粉的保底買賬,就可以無底線擺爛了。
於是你會看到。
流水線的仙俠劇,怎麼一鍵生成AI都嫌棄的演技。
哪怕是曾經有過演技的人。
△ 醒醒,你是拍過《戰長沙》的女人
仙俠變仙偶,咱已經麻木了。
可是作為一部甜寵,能不能講點良心?
一定都要挑最俗的演嗎?
男主上戰場前,一定是屋頂談心,陪你去看流星雨,暗生情愫。
男主戰勝歸來,一定是身負重傷雙目失明,女主悉心照顧,日久生情。
親熱戲,又是毫無邏輯的熱搜特供。
女主睡著了,一把摟住男主,親上了。
男主泡浴桶,女主仙氣療傷,親上了。
虐得無聊至極。
男主因為戰時受傷撤退,倍感自責,把自己鎖在地涯,騙大家說云遊了。
可是女主肯定跟他心有靈犀一點通:
隨便逛個街,就能找到他,看到他被無妄之火焚身。
怎麼救?
只有女主能救。
因為她是蓮花,可以快速降火。
然而女主不想讓男主知道啊,神不知鬼不覺地剜掉半顆心。
接下來到啥啦?
當然是各種一解釋就澄清,但偏偏不解釋的誤會啦。
比如這個時候,姐妹反目的戲碼該上場了。
女主的同胞姐姐,因為不服妹妹一出生就在羅馬,備受男主寵愛,所以冒名頂替;
女主醒來後,看見男主對姐姐關愛有加,黯然離去。
男主礙於神仙不能談戀愛的天條,為了保護女主,只能一直裝壞人,假絕情。
你問,為什麼男主不能放下帝君的身份,跟女主下凡,做一對恩愛夫妻啊?
哎。
因為男主格局太大,他要維護六界和平,蒼生安寧。
到底啥是蒼生?
咱也不知道,反正仙俠劇裡都是摳圖背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咱是一個也見不到。
一口氣刷到十八集。
結果真的一點驚喜都沒。
女主忘記男主,花了九百年,墜入凡間,然後全世界都在找她。
包括:口嫌體直,一個人在那邊虐虐虐的男主;
完全沒有鋪墊就愛上女主,犯規下凡的癡情男二;
以及,對男主千年情深,把“我要幹壞事”寫在臉上的惡毒女二。
反正腳趾頭想也知道。
女主最後一定要在男一男二之間艱難抉擇,一定會不小心混入三界戰爭,一定會在蒼生和愛情之間作不必要的拉扯……
你猜,他們這次又打算玩幾生幾世?
就像網友所說,放在五年前,《沉香如屑》或許還能打個及格分。
那為什麼今天就不行了?
因為大家或許能接納第一次,卻不能接納連續五年的原地踏步。
這其中有氣數已盡的仙俠。
劇情,一眼就看到頭。
感情,全靠硬湊。
還有——被困在古偶裡的楊紫。
粉絲說楊紫為了給歡瑞報恩,必須在合同期滿前“物盡其用”。
但不可迴避的尷尬是,楊紫這條路,正在越走越窄。
戲路重複,演技沒有進步,就連甜也甜不回過去了——
口碑和觀眾緣,經不起這麼長期消耗。
當年楊紫接拍《青雲志》,粉絲就已經產生不解,但畢竟是出圈作,不好多說什麼。
此後的楊紫,走上了“旺男主”的路。
《青雲志》,(當時還是男配)。
《香蜜沉沉燼如霜》,鄧倫。
《親愛的,熱愛的》,現男友。
搭誰誰火。
唯獨楊紫自己,在各種偶像劇裡,給觀眾留下的是模糊、固化的形象。
觀眾沒少給楊紫壓力:
怎麼又演偶像劇,活回去了?
楊紫表示:
我覺得我當時沒有演《青雲志》
可能今天你都不會採訪我
因為我早就消失了
我只能去演一些農村戲戰爭戲
之前我根本沒有戲拍
你沒有辦法不去改變
Sir相信,這不全是藉口。
正式演偶像劇之前,楊紫自嘲為救場專業戶。
《戰長沙》,劇組前期根本沒找她,導演覺得原來的演員實在不靠譜,才火急火燎,開拍前一周聯繫楊紫。
《歡樂頌》,其他角色都定好了,只有最不討喜的邱瑩瑩還缺人。
楊紫被拉去救場,同樣是沒得選。
所以楊紫的話,比起博觀眾同情,Sir更傾向於:
偶像劇,就是楊紫事業上比較容易走通的那條路。
她有演技,但在正劇裡又不算特別出挑。
到了普遍演技失格的古偶仙俠,正好夠用,還能夠撐起口碑。
她有人氣,從小就是童星。
但又不到絕對一線女星,一部一部接連的偶像劇,也讓她持續保持曝光度。
所以演偶像劇就踏錯了嗎?
其實也不。
問題在於,她不變,而古偶的行情在變。
過去楊紫能夠爆款劇不斷,一個原因是,上一代偶像劇的頂流們年紀到了,下一代的小花們又青黃不接,這個空檔讓楊紫晉升成最佳選項。
△ 2016年《青雲志》趙麗穎是女一,楊紫還是女二
劉亦菲最早離開古偶,轉型大銀幕。
楊冪持續大女主,但因為滿臉寫著“到點下班”的演技口碑走低。
劉詩詩、唐嫣,結了婚後事業心淡了,主動把佔位讓了出來。
可從今年開始,不一樣了。
劉亦菲已經通過《夢華錄》強勢回歸,時隔16年再演電視劇,觀眾買賬——神顏救了國產古偶。
這只是開始。
2022年,“古偶力作”正在大排長龍,85花今年好像是商量好了的——
失去的一切,老娘要親手奪回來。
楊冪《狐妖小紅娘》,趙麗穎《與鳳行》,劉詩詩《一念關山》,劉亦菲《長陵》……
她們悉數返場之後,還將引起一輪輪的情懷殺。
國產古偶注定會進一步內捲。
可怕的不是楊紫一人在原地踏步。
而是本來離開這個舒適圈的,更早的一撥人,也越走越倒退了。
這才是楊紫在今年《沉香如屑》顯現出來的危機。
論古偶,她不是最有觀眾基礎的那個;論演技,她這些年通過古偶又沒磨練出什麼來。
兩年前《餘生,請多指教》殺青,楊紫趕往古裝劇《青簪行》現場。
間隙接受了一個媒體採訪。
當時她已經意識到演偶像劇的隱患。
最典型的,演到高潮戲時,她開始陷入慣性心理暗示:到點了,該哭了。
主持人問:那你應對辦法是什麼呢?
楊紫變了。
她知道自己的問題,卻迴避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觀眾可能會眼熟,覺得我又在演小太陽,所以我會想怎麼演得不同。”
作為一個演過《戰長沙》,被原著作者吹彩虹屁,經過科班訓練的專業演員,楊紫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演技受限於人物單薄,劇情低幼的偶像劇。
但Sir不想把問題完全歸結於楊紫。
畢竟。
一個女演員在最好的時光,能遇到多少深刻的劇本?就算遇到了,又能有多少機會演主角?
85花們,吃上了國劇產量暴漲、高速市場化的紅利,在古裝劇寸步難行,影視行業困窘的今天,依然能夠握住穩穩的流量幸福,哪怕轉型失敗,還是能坐擁頂級資源。
而楊紫,就算《沉香如屑》不是那麼俗套,能擁有《夢華錄》那樣製作工藝,她其實也不會引起現象級的討論。
觀眾愛的是神仙顏值,更是自己的青春記憶。
晚一步出現的人,無論她個人如何努力,都無法進入那個觀眾心目中的殿堂了。
可從演員到行業,都進入了一種越是無望,越是擺爛的心態。
明知道角色空洞,還是照接不誤。
明知道古偶仙俠拍不出新意了,還是批量生產。
放眼看咱們的90花,95花,乃至101少女們,她們不也一樣走馬燈般打著古偶仙俠的上班卡嗎?
這麼多的古偶,不是因為真的有那麼多人想看。
而是國產劇,再也找不到新的增長點了。
當年《仙劍》系列,何止女主擁有分辨度極高的造型。
這是不問值不值得,只問願不願意的蝴蝶精。
這是蔣欣一人分飾母女兩角。
同樣是白色衣裳,同樣的套路演技。
《仙劍3》和《三生三世》的楊冪。
一個可愛生動,一個枯燥乏味。
今天很多人對仙俠劇的批評,是只有仙,沒有俠。
這個說法其實不准確。
因為《仙劍奇俠傳》告訴我們——
仙俠劇的核心,始終是形形色色的人。
哪有仙界一點事,明明就是人間歷險記。
神仙是最高級的,但妖魔怪反而更可愛。
他們用光怪陸離、愛恨分明的故事,把宿命和殘缺的智慧,送給每一個渴望長大的年輕人。
李逍遙、趙靈兒、林月如、阿奴、酒劍仙,他們也許出身不凡,天資聰穎,卻跟普通人一樣,要面對無法挽回的遺憾,在心事與理想之間抉擇,每個觀眾總能在角色中照見一部分自己。
《沉香如屑》原本是有這樣的潛質的。
男主是由魔族和仙人所生,他的出身帶有原罪。
他一直用保護六界來彌補內心的殘缺。
這本是值得深挖的點,可編劇為了販賣甜蜜幻覺,鞏固深情人設,始終不願意主角們擁有一點瑕疵。
△ 明明不能談戀愛,但每個仙子都是男主腦殘粉
包括女主寫的歷史劇《創世英雄戰》,聚焦被滅族的九鰭族,引起了爭議——
真性情的元帥認為,這說的是戰爭對普通人的碾壓,根本不值得鼓掌,而帝尊則不高興了,認為元帥污名化英雄,諷刺自己統治不力。
最後,又為了凸顯女主有才,簡單粗暴結束於一句小學生都不想听的廢話文學。
對了,Sir還想起一件往事。
當年胡歌被選中演《仙劍》李逍遙才剛從學校畢業,被導演李國立罵眼神沒有古裝範,打戲僵硬。
他不敢怠慢,默默用功。
眼神不准,就去租碟,狂刷古裝片。
練不好劍,就申請每天接受武指一對一教學。
有幾套很複雜的劍法,他沒用替身拍完了,有次在剪輯室看回放,一個工作人員指著一個動作問:“那麼帥是誰做的替身?”
胡歌好得意:“我自己做的”。
回到2005年那個夏天。
我們擁有的古裝劇,其實遠不止《仙劍》。
童年陰影、長大後看才發現揭露官場的《大宋提刑官》,製作精良、氣勢恢弘的《漢武大帝》,好玩的《歡天喜地七仙女》,詭秘的《聊齋誌異》……
那是一個人人大膽嚐鮮,不創新就會被淘汰的時代——
香港導演紛紛北上,台灣演員勇敢闖蕩,內地平台不斷吸收。
現在我們常說,某個時代就像“神仙打架”。
但是打架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會成為後人眼裡的“神仙”。
他們只是自覺地下功夫,暗戳戳較勁。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再也拍不出《仙劍》。
但影視創作,什麼時候有過永不出錯、取之不竭的類型?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
為什麼當演員和編劇,都知道仙俠劇已經卷無可卷,還要假裝打卡上班,寧願收割蔫掉的韭菜,都不敢開闢新天地。
抱歉,如果仙俠劇還長這樣。
那就請你們不要再接再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