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多雨影響戶外運動時間,立委林沛祥近日向任長爭取興建更多風雨球場,議長童子瑋在運動部揭牌日,也提出全市7個行政區都需要風雨球場構想。市府今天表示,目前已有3處社區風雨球場,校園內則有23座,會再設法增設。
教育部體育署今年9月9日國民體育日升格運動部,奧運羽球男雙金牌選手李洋成為首任部長。林沛祥說,李洋9月26日赴立法院拜會,兩人就基隆市體育與場館建設交換意見,風雨球場是主要議題之一。
林沛祥表示,基隆氣候多雨,導致喜愛的民眾經常因為環境限制,下雨時無法在戶外籃球場打球,促請李洋支持,在基隆合宜及不影響民眾作息的地點,增設兩座風雨球場。基隆運動環境的改善與建設,不僅是推動體育發展,更攸關市民生活品質。
童子瑋在運動部揭牌當天,也對基隆推廣體育發表看法,表示競技體育代表城市的高度,全民運動則代表城市的厚度,基隆要在兩個面向同步努力。
童子瑋說,基隆需要符合規格的場館、專責的教練與防護體系,才讓選手能安心訓練、專注比賽,逐步培養出屬於基隆的運動人才。全市從年輕人到長輩也都需要安全、便利的運動空間,因此提出在7個行政區推動風雨球場建設,讓民眾在天候不佳時也能自在運動。
基市府教育處表示,體育署已補助市府在暖暖區碇內15號公園、安樂區三民裏和中山區西康裏,共興建3座社區風雨球場,校園內則已興建23座風雨球場。港西國小風雨球場正在進行規畫設計,今年另會發包整修正濱國中風雨球場。
教育處說,興建風雨球場提供民眾和學生半戶外運動空間,經費雖比興建活動中心快速和節省經費,但因為仍要上千萬元,所以也要提案爭取中央補助,建築過程也同樣需申請建照,如果位在山坡地,也需提水保計畫送審,確保安全。
教育處說,因為基隆市多雨,冬季有東北季風,所以近期在規畫興建風雨球場時,會設計增加防潑雨設施,減低天候對使用者的幹擾。安樂高中風雨球場設計薄膜頂棚,增加透光性提升品質。市府近期與各區公所盤點合商空地,如經費許可即爭取設置風雨球場,提供民眾更多元的運動選擇。
基市府教育處表示,興建風雨球場增加民眾半戶外運動空間,對多雨的基隆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新北推動興建光電球場,考量基隆日照相對較其他縣市少,評估光電球場誘因較低,因此如果找到合適地點,並有經費支持,仍以興建半戶外風雨球場為主。







標題:基隆多雨影響戶外運動時間 藍綠民代向運動部爭取風雨球場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