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政治瓜上頭,歐爾班沒料到最可能把他拉下馬的是“自己人”

最近匈牙利的政治瓜比狗血劇還上頭,穩坐總理寶座15年的歐爾班,怎麼也沒料到最可能把他拉下馬的不是老對手,竟是跟了自己多年的“自己人”彼得·馬扎爾。誰能想到,歐爾班這位在匈牙利權力頂端坐了整整15年的“鐵王座”掌門人,竟然被一位親手提拔、一起喝過酒、還叫過“弟兄”的“自己人”掀了桌子。挑起這場腥風血雨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曾經在歐爾班私人派對上笑得比誰都燦爛的彼得·馬扎爾。馬扎爾出身政治世家,20多歲就進了歐爾班的圈子,他當過國家學生貸款中心的主任,後來又進了外交部,娶了前司法部長瓦爾加,還頻繁出入總理府的聚會。在青民盟內部,他是典型的“紅人中的紅人”。馬扎爾不是“被拋棄的憤青”,相反,他的位置穩得很,是標準的體制精英,但他卻突然跳出牌桌,還一手掀翻了整盤棋。此前,他以“乾淨候選人”的姿態參選,主動降薪、巡迴演講、開直播曬銀行流水,整得比綜藝還真誠。要知道,他可是比誰都清楚青民盟的底細,這不是簡單的反水,而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宮鬥逆襲”。馬扎爾的身份讓他比外部反對派更懂怎麼打痛點,正因如此,他一出手,歐爾班就慌了。真正引爆這場政治地震的,是一樁匈牙利社會無法接受的赦免醜聞。一名兒童性侵罪犯居然獲得政府特赦,而簽字的人,正是歐爾班的前妻、前司法部長瓦爾加,這件事本就夠醜,偏偏馬扎爾手裡還有一張王牌:一段內部錄音。錄音裡,歐爾班辦公室高層露骨地說,“公眾很快就會忘了這事”。這段話像一記重拳,狠狠砸在民眾心上,短短三天,錄音在全網播放破億,民憤瞬間爆炸。馬扎爾趁機喊出“終結腐敗政府”的口號,直接把自己從“知情人”變成“吹哨者”。這事不僅讓瓦爾加辭了職,連青民盟的支持率都直接掉了5個點,更糟的是,民眾開始懷疑整個司法系統是否已經被政治操控。馬扎爾的“反骨身份”讓他的揭發不只是爆料,更像一場內部清算。馬扎爾的崛起,靠的不是政黨機器,而是社交媒體和街頭熱情,他的競選團隊沒有豪華車隊,開的是二手麵包車,23個州一站一站跑。他在佩奇城的一家麵包店碰到一位大媽,抱怨物價漲得離譜,他當場承諾:小微企業三年免稅,還順手加了對方TikTok賬號。這種“接地氣”的打法,正好戳中了選民的心,數據顯示,他的短視頻點贊數遠超歐爾班的官方賬號,粉絲量突破200萬。對比歐爾班還在用電視演講開大會,馬扎爾早就在社交平台上當起了“政治網紅”。這種玩法其實不新鮮,但在匈牙利卻是頭一遭,它揭示了一個現實:民眾對“精英政治”的耐心已經耗盡,願意給一個“看起來不一樣”的人一次機會。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挑戰,歐爾班不是沒有反擊,他宣布給退休人員發5萬福林補貼(約合1200元人民幣),還把最低工資提高了20%。看上去是實打實的“撒錢牌”,但民眾並不買賬,這些補貼根本趕不上油價和物價的上漲速度。更糟的是,歐爾班還在電視上公開指責馬扎爾是“歐盟的傀儡”,曝光他曾經的高薪記錄,企圖用“精英標籤”拉他下水。但這招反而適得其反,馬扎爾順勢曬出銀行流水,聲稱月薪只有5000歐元,並承諾推動財產公示法案,這一波“反將一軍”,讓歐爾班的攻勢變成了助攻。與此同時,歐盟也沒閒著,歐盟早就因為匈牙利司法改革問題凍結了200億歐元援助款。馬扎爾公開表示,只要他上台,半年內就能解決改革問題,拿回這筆錢,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隨即放話,期待與新政府合作。德國總理也安排了會面,這種“未上台先被認可”的待遇,怎麼想都讓歐爾班很不安。當然,馬扎爾也不是“完美人設”,他在2020年曾批准過一個1.2億歐元的政府項目,被指有“官商勾結”嫌疑。而他現在領導的蒂薩黨,也被批評“不過是青民盟的翻版”,不少成員都是老面孔。面對質疑,馬扎爾選擇硬槓,他直播回應爭議,承諾改革議員財產申報製度,甚至公開自己銀行賬戶。這種“打直球”的方式贏得了一部分年輕選民的支持,尤其是在布達佩斯的大學圈裡。也有不少人抱持觀望態度,認為這場“宮鬥劇”只是權力的重新分配,制度問題並未真正動搖,他們擔心,馬扎爾只是換了一身衣服的“新瓶裝舊酒”。大選還有半年,局勢仍未明朗,歐爾班牢牢掌握媒體資源,佔據約70%的話語權,而馬扎爾則靠網絡和街頭把聲量拉了上來。馬扎爾的支持率已逼近歐爾班陣營,但真正決定選票的,還是老百姓的“錢包”和“生活”。就像布達佩斯一位水果商說的那樣:“誰能讓我生活便宜點,孩子上學不發愁,我就投誰。”這場鬥爭,不只是權力更替,更是匈牙利民主走向何方的分水嶺,體制內的反水能不能成為革新的起點,還要看制度是否經得起再次洗牌。馬扎爾這顆“定時炸彈”已經炸響,歐爾班還能不能穩住陣腳?信源:一條赦免令惹眾怒,匈牙利首位女總統宣布辭職2024-02-11 ·觀察者網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