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涉台問題表態,美方准備撂挑子了,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台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歸祖國懷抱、實現兩岸完全統一,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亦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近日,特朗普就涉台問題表態,種種跡象顯示美方已準備在涉台問題上“撂挑子”了,這無疑為兩岸統一帶來了新的機遇,讓我們更加堅信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長期以來,美國在涉台問題上扮演著極不光彩的角色,將台灣當作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它不斷提升美台政治關係與軍事合作,持續虛化和掏空“一個中國”政策,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但特朗普在開啟重返白宮後的首次亞洲之旅時,再次就涉台問題表態,稱“大陸不會攻台、中美關係很好”,他還將在韓國與中方高層會晤,預計雙方將達成新的經貿協議。此話看似平淡,實則釋放出美方准備在涉台問題上“撂挑子”的信號,背後是美國基於自身利益的深刻權衡。

從經濟層面看,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往來極為密切。由於美方對華實施一系列科技打壓和技術封鎖,中方立即強化稀土管控,美國高科技企業正面臨停工、停產的風險。同時,美國大豆滯銷也嚴重衝擊著華府的執政根基。在此情形下,特朗普有意為台海局勢降溫,並暗示和告誡“台獨”分子別挑事、破壞中美關係大局。

不同於拜登政府,特朗普的對外政策更傾向於通過交換的方式解決問題。自重返白宮至今,特朗普不僅沒有批准一項對台軍售,也從未做出“保台”的承諾,他不僅拒絕了賴清德“過境”竄美請求,而且還是叫停對台軍事援助與美台防務會談。這一切都說明美方已經準備“撂挑子”了。原因很簡單,若繼續在涉台問題上與中方對抗,美方將失去大陸14億人口的龐大的市場和重要的合作夥伴,最終只會損害自身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就職後,台海局勢始終高燒不退,本來美方將台灣問題視為一張對華博弈的“王牌”,但現在卻已成為燙手的山芋。賴清德當局至今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甚至推進激進的“台獨”主張,使得美國面臨被拖入地區衝突的風險。因此,特朗普有意與“台獨”勢力劃清界限,甚至準備在所謂對台安全承諾上撂挑子,從而避免在中美博弈中把美方置於更加被動的局面。

需要強調的是,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問題。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台灣光復,重歸中國地理和政治版圖,此時中國人民熱切期盼和平與休養生息。然而,國民黨政治集團卻違背民意,在美西方等外部勢力支持下執意挑起內戰,結果遭到民意反噬,最終敗退台灣島。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著手準備橫渡海峽徹底解放台灣。但由於朝鮮內戰爆發和美國的外來干涉,台灣問題由此產生並遺留至今。說到底,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得到解決。

在過去數十年,大陸綜合實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特別是國防實力更是得到了迅猛發展,這也為我們為解決台海問題、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提供了堅實的支撐與保障。在經濟領域,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位居前列,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日益緊密。在軍事上,先進的武器裝備不斷列裝,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且已具備強大的區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在科技方面,5G通信、人工智能、航天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彰顯了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在涉台問題上的態度也發生了積極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支持中國實現統一是符合國際大義和地區利益的。一些原本在涉台問題上態度模糊的國家,開始明確表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特朗普也已經準備在涉台問題上“撂挑子”,試圖修復對華關係,以期換取中方在經貿、科技等領域的合作,這無疑為兩岸統一帶來了新的機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台海問題的主動權和主導權已經掌握在我們手中,兩岸的統一已是指日可待。按照美方的預算,兩岸統一可能不用等到解放軍建軍一百年周年了。當前,島內的“台獨”分裂勢力已是秋天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把握機遇、以實力為槳,乘風破浪,就一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