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為何我軍只打了28天就著急撤軍?越南人:得虧撤得早

1979年2月17日拂曉,我軍雲南、廣西前線部隊全體出動,火砲脫掉外衣,瞄準射擊目標;坦克裝滿油彈,隨時準備出擊;步兵已經提前行動,有的甚至摸到敵人“鼻子底下”了。

許世友坐鎮指揮部,雙眼緊盯著手裡的懷錶,突然說道,“時間到,還擊開始!”

一聲令下,頃刻間萬炮齊鳴,對越反擊作戰開始。

這一仗打的暢快淋漓,也打得極為迅速,只花了28天就擊潰了越軍,一直打到越南境內的諒山。

解放軍來得快,去得也快,3月16日就全部撤回國內了,越南人都沒反應過來,事後才頓覺後背發涼,有人甚至說,“得虧解放軍撤得早,要不然後不堪設想!”

從兄弟到仇人,不是我們的本意

我國與越南一直都是睦鄰,抗戰時期就開始了緊密合作,可以說是難兄難弟。

建國之後,我國把越南當作“同志加兄弟”,同處社會主義陣營,為了共同的理想,我國對越南可謂傾盡所有。

那時候,我國並不富裕,為了幫助越南人抗擊法國,出錢出力還出人,最終把法國人趕走了。

法國人走後,美國人又來了,沒幾年越南戰爭就爆發了,那打得真叫一個慘,要是沒有外援,指定扛不住。

這時候,我國又伸出了援手,當然蘇聯老大哥也提供了幫助。

在抗法鬥美的20年時間裡,我國一共向越南提供了折合二百億美元的援助,還在戰爭期間派遣了防空部隊和工程部隊進入越南,幫越南打掉了3000多架美國飛機,最終逼得美國撤軍。

那時候,中越關係是真的親如兄弟,但風向卻在70年代發生巨變。

1969年,胡志明去世,黎筍上台主政,並於1975年統一越南。

那時候的越南可以說相當強大,因為它得到了我國無償援助及蘇聯援助的武器裝備,還繳獲了大量美式裝備,自以為了不起了,野心也隨之爆發。

恰好那時蘇聯跟我國不太對付,越南左右權衡,認為蘇聯還是強大一些,便投靠了蘇聯,並於1978年與蘇聯簽訂《蘇越友好合作條約》。

此後,越南開始瘋狂排斥華人,幾十萬華人的財產被剝奪,被迫逃回國,許多人成為難民,在逃亡途中失去生命。

越南還派遣軍隊在中越邊境挑事,打死打傷我國邊民,推倒我國立下的界碑,蠶食我國領土,甚至單方面撕毀協議,侵占我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

一個統計數據是,從1978年到1979年,越南一共向我國挑釁700多次,入侵領土160多處,打死軍民300餘人,簡直狂到沒邊。

越南為了成為中南半島的霸主,還趁著柬埔寨處在殘酷統治之際,出兵攻打柬埔寨,把紅色高棉給推翻了。

我國愛好和平,對越南一忍再忍,一勸再勸,越南就是不聽,結果就只能打了。

1979年1月,鄧公訪美時發表講話說,“對於越南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任何其它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

美國總統卡特聽了,有些不以為意,便委婉地講述了美軍在越南的深刻教訓,言外之意是勸鄧公要謹慎出兵,鄧公卻說,“那要看是哪家的軍隊!”

這句話霸氣外洩,卡特都感到不寒而栗,他知道中國人要幹的事情,大概率是可以乾成的。

02,這一仗打得解氣

越南之所以敢一方面向我國挑釁,另一方面又入侵柬埔寨,除了自身武器裝備先進之外,還有蘇聯在背後支持。

蘇聯的意圖很明確,那就是扶持越南,在地緣上封堵我國。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我國都有必要出兵反擊越南,這是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

筆者認為,越南太過膨脹了,自以為有靠山有武器,就可以蚍蜉撼樹,想想越南戰爭,美軍雖然撤走了,但自己受到了創傷也很大,還沒恢復過來就想著入侵他國,注定不會成功。

並且,中國作為友好睦鄰,越南卻捨近求遠,投入蘇聯懷抱,這種戰略是大錯特錯的。

1978年年底,我國做出了對越自衛反擊的決策,第二年2月,我國發正式佈公告,強調我國為了和平將進行“有限度”的戰爭,絕不要越南一寸土地。

1979年2月17日,我國南海艦隊駛入北部灣、西沙群島和海南島西南海域,對越南空海軍實施威懾,同時解放軍廣西、雲南前線部隊也進入陣地。

此次反擊作戰,我國一共投入22萬軍隊,分廣西和雲南兩路大軍作戰;越南方面的守軍大約有10萬人,包括正規軍和民兵,當然他們還不知道將遭受攻擊。

隨著許世友一聲令下,我軍炮火開始發起猛烈進攻,步兵、裝甲兵等陸軍兵種則在砲火的掩護下向越軍發起進攻。

越軍毫無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解放軍只花了十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高平、老街、諒山等二十多邊境城鎮及戰略要點,推進到距離河內只有140公里的地方。

這時候,越南慌了神,連忙將入侵柬埔寨的幾個師調回來組織防禦,結果反被擊敗,解放軍又攻克越南北部許多重鎮,河內完全暴露在火力射程下。

就在越南人以為解放軍要一鼓作氣拿下河內的時候,解放軍卻宣布撤退了,並於3月16日宣布部隊已經全部撤回國內。

這一戰把越南人完全打懵了,解放軍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到底是為什麼?轉念一想,還好解放軍撤走了,要不然河內就危險了。

03,為什麼只打28天?

有人可能要說,解放軍明明佔了上風,為什麼突然撤軍而還,是在怕什麼嗎?

其實,解放軍之所以只打28天就撤走,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前文也講到了,此次對越作戰,主要目的是自衛,讓越南為入侵我國邊境和柬埔寨付出必要的代價。

戰爭打到3月中旬,我國的戰略目的已經全部達到,丟失的土地也都奪回來了,南海諸島也重新拿回了,柬埔寨的危機極大緩解,越南則付出了慘重的傷亡。

我軍在撤軍回國的時候,還把越南北部的軍事設施以及我國援助的工業設施都炸了個稀巴爛,狠狠出了口惡氣,越南人不得不重頭再來,別想吃著我們的飯,還砸著我們的鍋。

如果真的打到河內了,那我們就不叫自衛,而是叫入侵,這樣在國際上將會被動,一些居心叵測的國家則會趁機入局,到那時我們將疲於應對。及時撤軍回國,讓世界知道我們是在自衛,這樣就不用擔心國際輿論,對後續外交談判也有利,分寸拿捏地剛剛好。

其次,從越南入侵柬埔寨開始,蘇聯就一直在背後提供援助,當對越自衛反擊作戰開始後,蘇聯就一直很關注,雖然沒有直接出兵,但往中蘇邊境增派了不少部隊,同時給越南緊急運送了大批武器裝備。

我們很清楚,如果戰爭拖得時間太長,或者把越南打得太狠,蘇聯必定不會袖手旁觀,到那時就不是衝突了,而是升級為全面戰爭,從戰略角度而言,這對我國是沒有好處的,及時撤軍就不會給蘇聯以出兵的口實。

再次,對越自衛反擊作戰那會兒,國家還不是很富裕,而越南北部那地方環境濕熱,地形地勢都不利於長期作戰,尤其是後勤運輸很困難,需要人背馬馱,打得越遠越吃力,消耗也越大,再加上雨季也不是很遠了,如果再不撤回來,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減員。

並且,解放軍雖然人數佔優,也打了勝仗,但別以為越軍就是軟柿子,他們膽敢入侵他國,其實具有相當實力的,畢竟他們從越南戰爭中走來,作戰經驗老道,鬥爭意志也很頑強,又是主場作戰熟悉地形,優勢還是有的。

此次對越反擊作戰,我軍其實損失也不小,估計傷亡在2到3萬人,而越軍則傷亡近4萬。

我軍為何有此傷亡?還在於越軍善於利用有利地形打游擊戰,拖住了不少解放軍。

如果再繼續打下去,傷亡只會更大,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事實上,這28天的戰爭不是隨便打的,早在戰爭開打之前,就已經盤算好了,戰爭被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干什麼,大家都很清楚:

第一個階段,奪取老街和高平及周邊地區;第二階段,奪取諒山,威逼河內;第三階段,撤軍回國,途中順便對越南軍事和工業設施實施打擊。

每個階段的時間,都是提前算好的,加起來差不多就是28天,一切都很順利,部隊也如期回國。

為什麼會這麼順利?因為我們用對了戰略戰術,並對越軍瞭如指掌。

此次反擊作戰重在一個“快”字,事前我軍已經知道越軍大約有10萬人,而且不是主力,主力大多在柬埔寨,我軍便分兩路大軍從800公里邊境線上的十幾個點同時向前推進,如此越軍不得不分散兵力防禦,結果被分割圍殲。

只花了十幾天,老街、高平和諒山等地就被拿下,南北交通樞紐打通,河內徹底暴露,讓越南人感受到隨時可能亡國的恐懼感,當越南人準備舉全國之力反擊的時候,我軍卻撤回國了,越南人感恩戴德是不可能的,起碼仇恨沒有升級,矛盾還有化解的可能。

所以,我們計劃好了一切,撤軍也是在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戰略上給了越南教訓,短期內不敢惹我國;經濟上有了埋頭髮展的機會,沒有分散太多精力;國際上沒給人抓住把柄,別國找不到干涉我國的理由。

當然了,在此次戰爭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武器裝備、戰術配合和後勤保障,這些後面再慢慢改進。

04,戰後越南人的反應

這一戰越軍敗得很慘,越南人一方面慶幸河內沒被佔領,另一方面又感到憋屈,越南北部被炸得稀巴爛,好不容易積攢的老本,一夜之間就都沒了,以後該怎麼辦?

狂妄往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早在戰爭進行到3月初的時候,越南就已經頂不住了,那邊柬埔寨戰事還未結束,這邊解放軍又快打到河內了,蘇聯的援軍沒到,東南亞其他國家也不肯幫,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如果我們攻下河內或者圍困河內幾個月,越南真的有可能崩盤,好在解放軍撤走了,危機及時得到解除,戰爭的傷口也可以慢慢磨平。

諒山、高平、老街這些地方比較慘,工廠和橋樑都炸了,公路也毀了,重建花了好幾年,本來經濟就薄弱,這下子更困難了。

當憋屈到一定程度時,就轉化為憤怒了,越南人覺得我們太過分,所以假裝談判,暗地裡卻在搶占了邊界地區的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的高點,並繼續襲擾我國邊民,造成了較大的傷亡和財產損失。

看來,越南人還是沒打疼,我們又忍了兩年,越南人還不收手,新一輪反擊便開始了。

這一次,我們下了一盤更大的棋,在收復法卡山、扣林山之後,圍繞老山、者陰山與越軍進行了長達十年的輪戰,我們寸步不進,就在兩山耗著,各支部隊輪番上陣,最終拖垮了越南,也拖垮了蘇聯。

輪戰結束後,我國的發展前景變得豁然開朗,我們得到的好處之多,是無法用戰績來衡量的,這當然是另一個話題。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越南才徹底服氣了,開始與周邊國家和平相處,打算回過頭來發展經濟,結果卻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經濟騰飛的最佳時機。

這還不算完,漫長的戰爭給越南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阻力,光是戰後重建就花了幾十年,直到現在仍然不能說完全消除了影響。

越南人一看傻眼了,國內但凡有一個明白人,都不會緊抱蘇聯大腿,跟我國抗衡十幾年,玩戰略這一塊,他們跟我們相比,簡直就是新手小白。

如果越南能在1979年就收手,我想那將是另外一番景象,當然這對我國是不利的,因為蘇聯扶持越南的目的將達到,我國會被三面封堵,在戰略上變得被動。

所以,很多事現在想起來細思極恐,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民族的複興,除了實力之外,有時候真的需要那麼點運氣。

毫無疑問,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善於抓住時機,並將效應發揮到最大,我們的大智慧,將使我們永遠屹立於世界不倒。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