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遇上這3種人,立馬放下筷子走人,要多留心(不是迷信)

飯局遇上這3種人,立馬放下筷子走人,要多留心(不是迷信) -

飯局是人間煙火中最尋常的社交場景,卻也是最考驗人性的道場。

一桌飯菜,映照出人品;一番言語,暴露了修養。

就像作家賈平凹所說:

“人一旦到了餐桌上,在高人眼中,就已然一絲不掛。”

這世上有三種人,一旦在飯局遇見,不必猶豫,起身離開才是智慧。

你的時間和精力都很寶貴,不必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飯局遇上這3種人,立馬放下筷子走人,要多留心(不是迷信) -

1、挑三揀四的抱怨者

《淮南子》中講:“知己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習慣在飯局上抱怨的人,他們不是來吃飯的,是來給情緒找出口的。

這類人一上飯桌便開啟挑剔模式,不是嫌菜咸了淡了,就是怨環境差了服務慢了。

與這樣的人同席,再好的佳肴也會變得索然無味。

最後滿桌菜涼了,人心也散了。

北宋時,有一李姓書生,雖家境殷實卻性情乖戾。

一次,友人設宴相邀,席間水陸畢陳,已是頗為豐盛。

然而,從踏入廳堂開始,李生便怨聲不絕。

他先是指責座椅位置不當,說有穿堂風會傷了頭;

待菜肴上桌,又嫌魚肉蒸得過老,菜蔬炒得太生;

繼而抱怨酒水不夠醇厚,連侍者斟酒快了些也被他斥為粗魯無禮。

同席的賓客初時還溫言勸解.

見他毫無收斂之意,漸漸都沉默下來,滿桌珍饈也似失了味道。

此後,京中友人再設宴,都心照不宣地不再邀請他。

不過數年,這位李生便門庭冷落,昔日的朋友都對他避而遠之了。

老話常說:“入鄉隨俗,客隨主便。”

作為客人,體恤主人的用心,是對其熱情最好的回報。

若處處只以自己的喜好為準繩,挑剔不休,便失了為客之道。

我們要學會在飯局中管住自己的嘴,收斂自己的情緒。

與其抱怨菜不好吃,不如感謝有人請你吃飯;

與其挑剔環境不佳,不如珍惜相聚的緣分。

聰明人懂得,在飯桌上留口德,就是給自己積福。

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路也會越走越寬。

飯局遇上這3種人,立馬放下筷子走人,要多留心(不是迷信) -

2、口無遮攔的八卦者

《道德經》中講:“多言數窮,不如守。”

飯桌上總有這樣一種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以散布他人隱私、議論是非為樂事。

他們以為這是在活躍氣氛,展現自己的消息靈通。

實則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與人品。

更危險的是,今天他能對你說別人的是非,明天就能在別人面前議論你的長短。

與之為伍,你不知不覺就成了流言的幫凶,最終惹禍上身還不自知。

民國時,有個在書局做校對的文先生。

他有個朋友姓周,最愛在茶餘飯後講些聽聞的奇聞軼事,內容多是熟人的私密家事。

文先生起初還覺得新鮮,當作解悶。

一次飯後,周姓朋友神秘地說起書局主編家中夫妻不和的細節,講得繪聲繪色。

文先生聽得坐立難安,他與主編每日相見,深知其為人正直,此刻卻被迫聽了這些不堪之詞。

沒過幾天,主編竟隱約知曉了此事。

雖未明說,但對文先生的態度明顯冷淡了許多。

文先生這才恍然大悟,那些被輕易說出的秘密最終傷及無辜,也連累了自己。

他從此便疏遠了那位朋友,再也不參與此類聚會。

《周易》有云:“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在飯桌上能管住自己嘴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君子。

聽到八卦時,不附和、不傳播。

你的沉默,是對他人尊嚴的守護,也是對自己品格的加持。

遠離那些以談論隱私為樂的人,就是遠離了是非的漩渦。

一個乾淨的交談環境,需要桌上每個人共同維護。

飯局遇上這3種人,立馬放下筷子走人,要多留心(不是迷信) -

3、無視他人的吹噓者

《道德經》有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飯局上最令人反感的,莫過於那些只顧自我吹噓、完全無視他人感受的人。

他們總要把自己擺在最耀眼的位置,把每場聚會都變成個人秀場。

與這樣的人同席,不僅食之無味,更讓人如坐針氈。

他們滔滔不絕的自我標榜,實際上暴露了內心的空虛與淺薄。

而真正有涵養的人,懂得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沉默,把展示的舞台留給他人。

唐代有位大臣叫杜言,年輕時恃才傲物,說話從不顧及他人感受。

有一次他與幾位同僚聚餐,席間眾人正在討論詩文。

一位官員剛念完自己的新作,杜言就大聲說:“你這詩寫得實在平庸,比起我的作品差得太遠。”

接着他又點評在座其他人的文章,說這個人的文章味同嚼蠟,那個人的詩作不堪入目。

最後他竟放言:“當今文壇,我的詩文當屬第一,就連屈原、宋玉也不過如此。”

滿座賓客面面相覷,紛紛找借口提前離席。

杜言因此得罪了許多人,仕途也屢遭挫折。

古人有云:“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

謙虛是永遠帶來福氣的品格,寬恕是終身受用的原則。

在飯局上,學會把話語權讓給別人,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

傾聽能讓你了解更多的信息,觀察能讓你看清更多的人心。

一個懂得收斂鋒芒的人,反而能贏得周圍人發自內心的尊重。

放棄那些無用的吹噓,把精力用在實實在在的提升上,你的世界會開闊很多。

魯迅先生說:“借一斑以窺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

請客吃飯,吃的不僅是飯菜,更是人品和格局。

一桌好菜,要和對的人分享;一段時光,要為值得的事停留。

與其在不合適的飯局上強顏歡笑,不如獨自享受清靜。

選擇離開不是失禮,而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