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top1重高學霸家長:這是誰的公眾號啊?怎麼這麼狂?

沒想到昨天的文章《數競逆天了!學軍比鎮海的2倍還多2人?比杭二的5倍還多9人?省一省二省三獲獎人數總計排名!》,引來了杭州top1重高超級學霸家長們的圍觀,並發出:

這是誰的公眾號啊?怎麼這麼狂?

這樣的感慨,我相信這是善意的。為了保護家長隱私,就不上截圖了。

還有家長知道我原來的筆名,並猜測我是不是星火的。

既然大家感興趣,那就簡單來篇小文章,大家交流下。

一、圈圈原來筆名叫汪小叨,此公眾號原來叫“雞娃升學圈”,三年前在杭州應該有點小小的名氣。不是因為粉絲多(至今仍是小號),而是因為文筆犀利+真誠交流。

二、做這個號之前,我在新東方總部做過2年小編,當時做的是省內比較有名氣的高中,主要寫新高考政策和多元升學。當時寫了浙江第一篇大白話新高考政策解讀文,包括第一年強基計劃出來,我也是在當天寫了政策的解讀文,還鼓勵第一屆學生去參加這個升學政策,當時不少粉絲有撿漏到名校,因為很多學霸不去走這個通道。

在新東方任職小編的時候,非常鍛煉人,因為要從零開始研究各種政策規劃志願之類的。現在你們可能覺得沒啥,網上一搜都有,我那時候是2019年,啥都沒有,就對着幾份紅頭文件去逐句分析,很難,全靠對教育的一腔熱愛,死磕。

因為做事比較負責,文章寫得比較專業,又公益給家長做政策答疑和升學規劃,所以在浙江省的各個重高,都收穫了不少友好的家長粉絲朋友。不是你們想的那種利益關係,純粹就是關係比較好的朋友,蠻走心的那種。

我記得那時候手機好友有1.5W人,我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1點都是給家長答疑,跟批奏摺一樣,每日必閱。其實可以不用挨個發語音回復的,但是考慮到孩子們的前途,以及家長當時的確“求助無門”,還是每日花好幾個小時做公益規劃。然後下午才是我寫文章的時間。

這2年很辛苦,但也讓我收穫了不少非常溫馨的小故事:

1、杭州某初三班主任,在班裡同學畢業即將解散班級群的時候,曾推薦家長加我好友,直接群里丟聯繫方式的那種;

2、有一篇寫新高考試卷出題的文章,被紹興某重點高中校長轉發,後家長截圖給我看的;

3、杭州前三的重高,某次新高一家長會(第一次開會),在一頁PPT上推薦了2個公眾號,一個叫“浙江考試”,另一個是我當時寫文的號。(我當時的號現在還在,只是名氣遠不如當年了)

4、經常半夜收到高三學生的求助,覺得壓力大,還曾勸回兩個想不開的孩子;

5、第一屆高三家長畢業的時候,曾刷屏道別,並且按照我的要求刪除好友,只是為了給新高一家長騰好友位置(單位給配的手機有限)。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總之於我而言,是教育向陽,無愧於心,也是100分美好的回憶。

我看到有學霸家長昨天討論,猜測我是不是學軍的狂熱粉?其實我不是。

以我當年引領全省各個重高家長學習的經歷,註定我不會對哪個學校折服跪舔。

如果你成績好,我就寫文誇兩句,最主要的還是想給自己的粉絲朋友“抹平信息差”,尤其是小初的。可以說我不看學校的。至於懟誰,那純粹是:你辱我在先,我給點回禮罷了。不是受氣包的性格。

杭州top1重高學霸家長:這是誰的公眾號啊?怎麼這麼狂? -

三、說說“汪小叨”這個初始筆名是怎麼來的?

略有口才,且懟人從不隔夜,人送綽號“汪懟懟”。這個你們從“童家長事件”我寫的4篇文章,應該也可以瞧出端倪。隨意舉幾個例子:

1、曾有家長向我反饋杭州某知名數學機構搞“尖子生早培測試”,當時雙減剛剛下達政策,正是草木皆兵的時候,我寫了兩點:一是收費標準過高;二是操作違規。然後這個校長就加我微信罵了我上百條的信息,當然我也懟了,對方各種威脅恐嚇輪番上陣……那這個事件就升級了,於是我第二天又寫了一篇他咋威脅恐嚇懟人的。反正連爆兩篇,給這人氣瘋了。

講真,你威脅恐嚇這種操作,顯得你的心都是髒的。我如果妥協了,那我的心也就髒了。豈能同流合污?

2、杭州前八某知名重高,有家長爆料不太光彩的事情。我寫了。校方聯繫刪文,我覺得對方理由不夠充分,於是沒刪。只交涉了一個回合。後來我接到了一通電話,責令刪文。於是我刪了,否則封號。至於是什麼單位,我覺得做自媒體的應該能知道。也希望你們永遠都不要知道。總之這輩子這個學校我是不會再寫的。受不起監督,就消除外界聲音,比威逼恐嚇更甚。(這也是我在此號斷更3年,並跑去打工的重要原因)

3、比較典型的“童家長事件”,感興趣可以去看歷史文章。這貨又發視頻懟我了,貼了滿屏的我號logo,切,幼稚!

4、後面為什麼改筆名為“圈圈”,理由挺純粹的,紀念帶我入行的師傅。我希望自己能始終保持2019年第一天寫文章時候的初心和狀態。牢記自己為什麼要做教育行業,又為什麼選擇提筆。

5、什麼情況下會刪文?第一,覺得理虧的時候,有切實看到反向的數據或者證據;第二,被強勢折腰的時候,再硬氣的骨頭也有要下跪的時候,也是凡人必經之坎坷。抗無可抗,滑跪也行。

四、說說我對“被舉報”的看法。

杭州top1重高學霸家長:這是誰的公眾號啊?怎麼這麼狂? -

寫新媒體教育文快7年了。你知道3分鐘被舉報37次,是什麼感覺嗎?你知道每天被舉報,連續2年,是什麼感覺嗎?說實話,我屬於年輕人,但見過的髒東西還挺多的。

不是我寫的東西有多不好,相反,正是因為寫得太好,好到能給“同事同行”帶來豐厚的利益,只有不斷得“舉報死”我的賬號,他們才能“符合平台規則”的剽竊我的勞動成果,從而獲得年薪幾十甚至上百萬。

但難以想象的是,被舉報幾百次後,我從未以同樣的方式回擊過一次。因為這不符合我的道德標準。我不希望自己為了每年幾十個W的損失,而放棄我做人的底線。

當然,回擊的方式應該有千萬種,但可惜的是,我不被允許回擊。所謂的“企業文化”。

這也是我回來做自媒體的原因。還記得我為徐老師發聲時,說過的那句話嗎?無非是一個無業游民欺負一個有編製的年輕老師罷了。可我就不一樣了。言外之意就是,老子沒編製,大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或許你無法想象,一個被舉報了幾百次的創作者,在重獲自由以後,對自己的觀點能有多堅持。請問你(黑粉)那幾句不痛不癢的威脅或指責,是能抵幾十個W,還是能抵我堅持了2年都沒去逾越的做人底線?

圈圈總結:

這世道,有人以初心去做教育,是很難的。有色眼鏡太多。

這世道,說一句真話是很難的。要衡量的利弊太多。

這世道,真正的孤勇者,往往是“無淚可訴說”的。因利益而圍剿無辜者之事太多。

惡意的詆毀,成本極低;善意的守護,代價極高。

如童之流妄圖用口水毀掉年輕老師之職業,亦如略有才華的創作者被逼往自由職業之路。

你說,我都自由職業了,我到底還怕啥?

文,是不會輕易刪的。

舉報,封號,你隨意。

過去2年,我已經被封上百個號了。一周整垮9個,賊爽哈哈哈!

不給年輕人活路的時候,也阻止不了年輕人發瘋……

另外,挨罵已經是我遇到最溫和的“惡意”了,重噴也沒事兒。

遇到的壞人多了,不太壞的,都沒感覺……

彩蛋:

1、歡迎各位廣告主爸爸賞飯吃;

2、教育行業需要寫文(腳本亦可)、搞流量、起號(各平台)的,可以找我這個熟練工,畢竟起新號我是熟門熟路的,重開上百個你想想……水平咋樣,我不想在這說,顯得在吹牛;

3、歡迎浙江家長投素材,真實、有新聞性、有價值,都會寫,不偏心。

杭州top1重高學霸家長:這是誰的公眾號啊?怎麼這麼狂? -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