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商務部公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中美經貿團隊通過吉隆坡磋商達成3方面成果共識,美方在24%對等關稅、50%穿透性制裁、301調查措施等問題上,全部暫停實施一年,中方也將調整相關反制,中美貿易戰看似“回到原點”,實則是我們用實力換來了尊重。與此同時,在中美會晤中,特朗普也釋放了積極的信號,表示美國和中國已經達成了很多共識,現在還會達成更多共識,相信將建立長期良好的關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方毫不退縮的精準反制,給美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這種強硬的反擊,讓美方承認了中國的實力。
【中方用實力換來了美方的尊重】
貿易戰“回到原點”,中方用實力換來的結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美方這種“認可”屬實來之不易,更多是基於現實困境的“無奈選擇”。
事實上,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持續對華發動貿易戰、科技戰,甚至試圖通過拉攏盟友等手段施壓,但結果卻是自身經濟受損,而中國展現出極強的抗壓能力。
中國並未因美國的極限施壓而屈服,反而在關鍵領域採取反制措施,如對等提高對美關稅、限制稀土出口等,直接打擊了美國的軟肋。
稀土作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廣泛應用于軍工、電子、新能源等領域,而中國佔據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
當美國發現自身軍工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因稀土受限而面臨困境時,不得不重新評估對華施壓的成本。
【美方的讓步來之不易】
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角色已發生根本性變化:過去美國市場佔中國出口比重高達25%,如今已降至不足10%,而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新興市場開拓,保持了全球貿易額的穩步增長。這種經濟結構的調整讓美國意識到,單方面切斷對華貿易聯繫不僅無法“孤立中國”,反而會損害自身利益。
更關鍵的是,中國在技術領域逐步突破西方封鎖,曾經被美國視為“卡脖子”的芯片產業,如今中國已陸續實現突破。
這些成就表明,美國的制裁反而加速了中國自主創新的步伐,當美國發現“極限施壓”策略失效,而自身經濟和產業又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時,承認中國的地位便成為務實選擇。
這本質上是中方通過實力展示和戰略耐心,迫使美國正視現實的結果。
【“卡脖子”讓中國變得更強】
中美關稅戰後,美國發現自己更需要中國
回顧關稅戰初期,美國自信能通過高額關稅迫使中國讓步,但實際效果卻與預期截然相反,在付出代價後,美方這才意識到,真正無法承受“脫鉤”代價的,正是美國自己。
首先,中國市場對美國關鍵產業的不可替代性,儘管美國試圖減少對華依賴,但農產品、能源等美國優勢出口產品仍高度依賴中國市場。
例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美國農民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賴對華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同樣需要中國這個大買家。
當中國減少採購美國大豆、對能源需求轉向多元化時,美國農業和能源行業直接承壓,美國的農民群體甚至成為政治遊說的核心力量,推動政府緩和與華關係。
其次,中國科技產品的競爭力提升,由中國製造的機械、電子、光學儀器、醫療設備等高附加值科技產品,不僅滿足美國國內需求,更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關鍵環節。
美國若繼續對華加稅,不僅會推高本國通脹,使國內消費者和企業需承擔更高成本,還可能擾亂全球產業鏈穩定。
最後,美國自身的經濟脆弱性也日漸明顯,長期的關稅戰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企業成本增加,而中國通過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降低了單一市場依賴風險。
相比之下,美國經濟復蘇乏力,財政赤字高企,若再失去中國這個龐大的貿易夥伴,其經濟穩定性將面臨更大挑戰。
正因如此,美國在經歷關稅戰的“互傷”後,逐漸意識到:與其繼續對抗,不如通過談判尋求合作,以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希望美方能說到做到】
警惕美國出爾反爾,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當然,儘管特朗普釋放出積極信號,美財長貝森特也表示中美會晤氛圍極好,當前中美關係出現了緩和跡象,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美國的對華政策始終帶有強烈的實用主義和短期功利色彩。
從歷史經驗看,美國在利益訴求得到部分滿足後,往往會出現反覆,究其根本是美方習慣於根據自身需求調整對華姿態,而非真正尊重國際規則或平等原則。
這是因為,美國習慣於通過軍事威懾、技術封鎖和經濟制裁等手段迫使他國讓步,這種“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已被內化為外交本能。
即便當前特朗普迫切需要在外交上“得分”,還需要中國配合,也不能排除美國政府仍可能在其他領域製造摩擦,以此作為後續談判的“籌碼”。
歸根結底,美國始終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尤其在高科技領域,試圖通過“小院高牆”策略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技術,即便在經濟合作層面達成臨時協議,美國仍可能以各種“莫須有”的理由實施技術封鎖。
【就連貝森特也稱讚會晤氛圍極好】
因此,在珍惜階段性成果的同時,我們仍需繼續保持戰略定力:一方面繼續強化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鞏固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以靈活外交手段應對美國可能的變卦,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害。
畢竟中方已經無數次證明了,真正的平等關係從來不是靠施捨獲得,而是在實力對等的基礎上,通過鬥爭與妥協共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