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台獨”分子賴清德來到新竹湖口營區,主持台灣陸軍裝甲第五八四旅聯兵三營換裝美製M1A2T坦克成軍典禮。台媒鼓吹,這是“’地表最強坦克’正式納入陸軍戰鬥序列”。不出意外,賴清德在發言環節再次大放厥詞,稱民進黨將“堅決反對北京推進統一,反對’一國兩制’,因為台灣不屬於中國。”賴清德還下令台軍要進行實彈備戰。
賴清德說:“只有實力可以帶來真和平,一紙和平協議無法帶來和平……我們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反對推進統一、反對’一國兩制’。”從媒體發布的現場照片來看,可以看到台軍這支部隊成軍紀念臂章發生了重大變化,直接使用“台灣陸軍”,意味著已經成為“台獨”武裝。
據台媒報導,賴清德把美製M1A2T坦克當作救命稻草,他表示台軍要持續提升不對稱戰力,引入先進科技與武器裝備,要朝著“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軍隊更加現代化。
![]()
賴清德這是癡人說夢,殊不知在如今信息化戰爭面前,這些坦克很難生存。據報導,2019年民進黨當局以“銳捷專案”為代號與美方簽約,以405億元新台幣採購108輛M1A2T坦克。目前已經交付80輛,還剩下28輛將在2026年第一個季度完成交付。
按照台軍的計劃,這108輛M1A2T坦克將全部部署在台灣北部地區,除了留下部分用於日常訓練之用,剩餘的將配給湖口584裝甲旅及269機械化旅。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賴清德這是堅決“以武拒統”和“以武謀獨”,要把2300萬台灣民眾綁在“台獨”戰車上。
![]()
從美方來看,M1A2T坦克是美軍M1A2系列的出口版本,是專門為台灣定制的。這款坦克雖然配備120毫米M256滑膛砲,還能發射多種類型的穿甲彈,但美方對其進行了限制,配備給台軍的KEW-A1穿甲彈發射飛行到2000米距離時,只能擊穿約550毫米均質鋼裝甲,這跟解放軍的96A和99A主戰坦克交手,顯然不是對手。
同時,M1A2T坦克全重達到68噸,機動性能差,加上台灣多山地的地形,一旦跟解放軍交火,很容易成自殺式無人機的活靶子。毫無疑問,賴清德如此高調舉行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就是反擊大陸。
早在10月29日,國台辦新任發言人彭慶恩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我們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
這就是明確告訴賴清德,“台獨”的下場就是粉身碎骨。無獨有偶,近期台北市長、蔣介石曾孫蔣万安也站出來找存在感了。 10月25日,這天原本是台灣設立的光復節,也是大陸方面設立的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
蔣万安非但沒有參加相關紀念活動,反而大放厥詞,反對大陸方面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再次暴露出他的兩岸立場。當天上午,蔣万安出席了大安森林公園出席生態博覽會開幕式。當記者詢問如何看待大陸方面設立的台灣光復紀念日,是不是有“收割”的用意。
蔣万安直接回答說:“重點是’中華民國’自己有台灣光復節。”看起來是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卻反映出蔣万安活在幻想當中,要知道中華民國早已成為了歷史,連蔣介石在1950年都已經說“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了”。
![]()
蔣万安再次提出“中華民國”,繼續拿早已成為歷史的概念大做文章,無非就是想避開“兩岸統一”的話題,而且他還完全反對父親蔣孝嚴的關於兩岸的立場。有一件事,曾讓蔣万安受到大陸網友批評。
2023年7月6日,蔣孝嚴來到杭州參加活動,他在短短23分鐘的致辭中,收穫了現場無數掌聲。致辭開始後,蔣孝嚴第一句話就是“回家的感覺真好。”蔣孝嚴之所以這樣說,原因是因為疫情緣故,導致他好幾年沒有回大陸。
事實上,蔣孝嚴對大陸特別熟悉,疫情前每年都要回到浙江好幾次。蔣孝嚴在致辭中表示,自己的家教很嚴格,一直要求子女要做中國人,不僅是做中國人,而且是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
蔣孝嚴說:“要堅持一個中國,兩岸都是中國同胞,都屬於一個中國。我可以是台灣人、貴州人、廣西人、江西人、浙江人,但是永永遠遠的中國人。”蔣孝嚴認為,他自己能來到杭州參加活動,就是兩岸現在還是和平的原因,台灣跟大陸,不管在文化層面、感情層面,兩邊的法律層面,我們都是一個根,我們當然都是一家人。 。
不出意外,蔣孝嚴當時這番言論傳到島內後,立即被民進黨當局拿出來大肆做文章。當記者詢問蔣万安如今評價對他父親在大陸的言論,蔣万安保持沉默,最後以“把精力放在市政工作”為藉口拒絕回應。
![]()
事實上,蔣万安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一直非常明確,就是反對統一、反對“台獨”,通過跟大陸溝通交流,進而讓兩岸保持現狀。這一點從蔣万安參加“雙城論壇”時的發言展現得淋漓盡致,只談和平,不談統一。
還有一件事,每當解放軍艦艇和戰機在台海地區進行正常的演訓時,蔣万安都會站出來表示反對,聲稱這對兩岸和平不利,一度威脅取消“雙城論壇”。這就是蔣万安,他對兩岸統一沒做出任何貢獻,甚至可以說是兩岸統一的“障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