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閱世如閱卷,下筆有錦書


9月初,中國官宣了一條大新聞:從9月15日起,對持普通護照的俄羅斯人實行免簽!只要不超過30天,來旅遊、經商、探親、訪問、甚至是過境,都不用再跑去辦簽證了。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很快“禮尚往來”,表示要給中國人免簽。聽起來挺爽,但別高興太早。俄羅斯的效率嘛,呵呵,你懂的,慢得跟非洲兄弟差不多。別說半年一年,拖個兩三年都不稀奇。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免簽政策一出,網上立馬炸鍋了。很多人拍手叫好,說能帶動旅遊業,促進中俄友好交流,順便也讓大家心情不那麼壓抑了。

但也有人開始擔心:“免簽了,那俄羅斯人是不是會跑來搶我們工作?”

別急,這麼想,其實是對“免簽”三個字理解錯了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免簽≠可以隨便來打工

我們得先搞清楚什麼是免簽。免簽只是免掉“來旅遊或短期訪問”時的簽證手續。但你要是想來上學、工作、長期居留?對不起,還是得老老實實辦簽證。

舉個例子,美國人去德國旅遊可以免簽,但不代表他能在德國找份工作開始新生活。同樣,中國人去新加坡旅遊也很方便,但你要想在那裡工作,照樣得申請工作簽證。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所以說,俄羅斯人雖然可以免簽來中國玩,但想留下來打工?沒門,照樣得走正規程序。

搶飯碗?真沒那麼容易!

再說了,就算有人偷偷留下來,也沒那麼容易“混得開”。現在社會哪像以前?什麼都數字化了,住賓館得實名登記,消費要刷卡,哪怕租房也有備案。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一個人要是非法滯留,分分鐘就能被查出來。更別說那些“黑下來”的人,得完全脫離現代生活,住黑房子、拿現金、過原始人的日子,誰願意啊?

說白了,這年頭,違法成本太高,代價太大,正常人不會冒這個險。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真要比一比,誰怕誰?中國勞動力全球領先

退一步講,就算真的有外國人來中國工作,他們能搶到中國人的工作嗎?

說句實話,不太可能。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我這麼多年跑遍世界各地,看得多了,發現一個規律:無論在哪個國家——富的、窮的、亂的,中國人都能賺錢。你在非洲小島上看到的飯館,大概率是中餐館;在中東沙漠里看到的商店,十有八九是中國人開的。

那反過來,外國人來中國賺錢呢?能,但很少,比例估計不到十分之一。核心原因就一個:中國勞動力,性價比世界第一!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便宜還高效?這才是無敵的競爭力

你可能會想,非洲工人一個月才掙1000塊,中國工人要8000,外國人不更便宜嗎?

表面看是這樣,但實際操作起來,問題就來了。中國工人一個能頂仨,幹活不偷懶,出活還快,出了問題還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非洲工人雖然也努力,但效率太低,三天兩頭卡殼,流水線還得停下來等他。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管理者一算賬就明白了:雖然中國工人貴點,但活幹得多、幹得好,整體更划算。

這就像買車,你花便宜錢買個老爺車,一天壞三次,修車的錢比車本身還貴;不如直接買個靠譜的,省心省力。

高學歷+高效率,中國人去哪兒都能混

不僅是藍領工人,白領也一樣。中國的高級工程師、技術人員,性價比一樣吊打全球。你在國內給他月薪5萬,去國外雇一個同樣水平的,可能得花10萬還不一定請得到。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這就是中國勞動力的魔力:學歷高、效率高、責任心強,還特別能吃苦。

別的國家看着中國繁華、治安好,以為來這兒能輕鬆賺錢,結果一來發現——中國人太卷了,根本干不過!

真正能威脅中國人的,其實是機器

所以,與其擔心外國人來搶工作,不如擔心自動化工廠。現在很多車廠、電子廠都搞“關燈工廠”了,機器24小時不停歇,連燈都不用開。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這種工廠一旦建好,根本不需要人力,搬都懶得搬到越南、印度去了。

真要說,有誰能取代中國工人,那一定是機器人。

為什麼中國勞動力這麼強?

說到底,還是兩個字:教育文化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在中國,教育是公共服務,每個人都能接受到嚴格、系統的訓練。哪怕過去窮,孩子們中午啃窩頭,下午也能算微積分,這種事放世界上看,簡直就是奇蹟。

再看文化,中國人講究“勤能補拙”、“吃得苦中苦”,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這麼拼,這麼卷。

有時候我們也該反思,確實太卷了,得注意休息和健康。但要說搞建設、搞發展,中國文化那是數一數二的務實型。

中俄互免簽證引爭議,但別怕,外國人搶工作?根本不是對手! -

寫在最後:安心吧,飯碗還在自己手裡

所以,別再擔心外國人來搶工作了。就算他們來了,也得面對“中國工人”的鐵軍隊伍,效率、技能、責任感,哪一樣不讓人服氣?

中國今天的強大,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千千萬萬中國人靠十倍、百倍的努力拚出來的。我們不怕競爭,也從不怕挑戰。唯一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