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剛發出最後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日本首相高一早苗最近在國會上的涉台表態,直接點燃了中日關係的導火索。事情起於2025年11月7日,她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接受質詢時,直言如果中國大陸對台灣動用武力,比如用軍艦封鎖台灣海峽,這就有可能被認定為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

那樣的話,日本就能行使集體自衛權,介入其中。高市說這是基於政府一貫方針,不是她個人胡亂猜想。日本安保法制2015年就定了這個框架,她這番話等於把台灣問題和日本本土安全綁在一起。日本媒體當時就炸鍋了,說這是現任首相頭一次這麼明確地把台灣有事拉進存立危機的範疇。

高市的發言一出,中國那邊反應很快。 11月7日當天,中國外交部就通過駐日大使吳江浩向日本外務省遞交了抗議,強調這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是對中方內政的干涉。日本外務省官員回應說,高市的表述只是假設情景,不是針對特定國家的政策宣言。

但中國不買賬,覺得這是在試探紅線。國內輿論也跟上,日本保守派支持高市,認為這能加強日美同盟的威懾力,可野黨立憲民主黨覺得太冒險,前外相大串博志直接在會上質問,這不是在給日本找麻煩嗎?高市沒退縮,堅持她的觀點。

11月10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正式表態。他點名高市早苗的言論是涉台錯誤言論,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經向日方提出嚴正抗議。

林劍還拋出三個問題:日本想給台獨勢力發什麼信號?是不是要挑戰中方核心利益?要把中日關係拖到什麼地步?這話聽起來就是標準的外交警告,但已經把矛頭對準高市本人。日本那邊,高市當天在眾議院又被問到,她明確說不打算撤回或取消那些話,因為那是基於最壞情況的假設,以後會注意不說太具體。

同一天晚上,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聲明,把高市的說法定為在中國台灣問題上的露骨挑釁。聲明說,任何阻撓中國統一的企圖,都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只會引火燒身,自食惡果。這比白天記者會的調門高了點,帶上了警告意味。

日本政府沒閒著,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回應說,中方的解讀過度了,高市的發言不代表政府承諾介入。國內,日本公明黨作為連立夥伴,私下勸高市別太激進,擔心影響政府穩定。中國媒體開始大篇幅報導,提醒日本別忘軍國主義歷史教訓。

高市早苗的堅持,讓事態繼續升級。 11月10日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公開批高市,他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日本沒資格干涉中國內政,這會把日本捲進不必要的麻煩。石破茂也發聲,說歷代政府都避免在台灣問題上明確表態,高市這下斷了後路。

中國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熱議,支持政府硬剛日本。日本企業開始緊張,怕貿易受影響,比如半導體供應鏈。 11月11日,美日韓外長在APEC會晤,聯合聲明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但沒提日本的自衛權,這讓高市有點孤立。

11月13日,中國外交部態度明顯硬化。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批評高市在中方嚴正交涉後,還拒不撤回言論,是執迷不悟,挑戰中方核心利益。他回顧日本軍國主義歷史,從九一八事變到侵華戰爭,反問高市是不是要重蹈覆轍,再次和中國人民及亞洲人民為敵,顛覆戰後國際秩序。關鍵是後半句:如果日方膽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中方必將迎頭痛擊。這話等於最後通牒,比之前的三問和警告直接多了,明確提到依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行使自衛權。

中方的回應從11月10日的“性質惡劣”到13日的“侵略行為”,定性升級了。從“堅決反對”到“迎頭痛擊”,威懾力強了。從雙邊抗議到拉上國際法框架,還加了“玩火者必自焚”的說法。日本馬上反擊,外務省召見中國大使,抗議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X上的極端帖文,那帖暗示要“斬首”高市之類的,日本覺得太出格,要求刪除。中國外交部沒讓步,重申立場。

薛劍的帖文成了另一個焦點。 11月10日左右,他在X上發帖,說高市的言論像軍國主義復活,配了張歷史照片,還暗示如果日本介入,就得付出代價。日本政府視之為威脅,11月13日,外務大臣茂木在記者會上說,這種言論不合適外交官,要求中方處理。中國外交部回應,這是個人觀點,但強調日本先挑事。高市沒直接回擊,但她的辦公室說,中方言論極不適當。日本國內,野黨繼續在國會追責,要求政府澄清安保政策界限,避免模糊導致誤判。

這場事鬧到現在,經濟影響開始顯現。日本對華出口企業擔心,中方可能加強進口檢查或限制某些產品。中國加強與東盟的海上聯合演習,展示軍事準備,間接給日本施壓。美國國務院呼籲雙方克制,避免衝突升級,但沒明確支持高市。日本在米日韓框架下想拉盟友,但韓國和中國關係敏感,沒深摻和。高市堅持立場,說是為國家安全考慮,但輿論調查顯示,日本民眾多數支持加強防衛,卻不希望和中國開戰。

中日關係因為高市的發言,進入冷卻期。 11月13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再次嚴正交涉,強調高市的錯誤言行損害中日互信,要求立即糾正。日本大使反過來抗議薛劍的帖文,說這違反外交禮儀。中國沒鬆口,說一切後果由日方承擔。日本前首相們繼續發聲,鳩山說高市在給日本挖坑,石破茂建議回歸戰略模糊。中國央視評論說,高市的表態暴露日本野心,想藉台灣問題擴軍。

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越來越複雜。高市把存立危機和台海綁緊,等於打破以往模糊。高市的發言後,中國加強東亞外交,聯合東盟演習。日本則靠日美同盟,但美國不想卷太深。高市說不收回,是想穩住黨內保守派支持。中國外交部反復強調,台灣是中國內政,外部勢力插手必遭反制。日本野黨要求政府明確界限,避免誤判釀禍。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