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再提要求!我方學者直接打臉,統一從來不是選擇題

這兩天,鄭麗文關於兩岸統一的一系列表態持續引發輿論熱議,她一邊呼籲“兩岸絕不能發生戰爭”,一邊又在11月21日的專訪中,拋出“強扭的瓜不甜”的論調,聲稱更傾向兩岸和平和解,將統一議題歸為“要尊重兩岸民眾意願”,甚至直言“這不是自己四年任期內的事”。

鄭麗文再提要求!我方學者直接打臉,統一從來不是選擇題 -

那麼這番表態還是想以“民眾意願”為借口,看似溫和,實則清晰暴露了其想“走中間路線”的真實意圖,也就是反對“台獨”、支持“九二共識”、認可“一中原則”,但是迴避兩岸最終結果、空談“百年和平融合”,還是想用“拖字訣”延緩統一進程。

面對這種模糊其辭的論調,大陸知名學者高志凱教授此前的強硬表態引發了廣泛共鳴:“哪怕2300萬台灣人都反對統一,也必須統一。”這句話背後的邏輯直白且堅定,國家統一從來不是地方民意可以左右的選擇題,而是關乎主權完整的生存題,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

鄭麗文再提要求!我方學者直接打臉,統一從來不是選擇題 -

此外,美國專家也沒少拿所謂的“民意”作為借口,但高志凱教授的反問堪稱一針見血。當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各州普遍反對統一,林肯總統並未因局部民意而妥協,而是通過四年內戰維護了聯邦統一,才有了如今的美國,也直接辯得美國專家啞口無言。

事實上,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國家會讓地方“民意”凌駕於國家主權之上西班牙不允許加泰羅尼亞獨立,法國堅守科西嘉島,美國也絕不容許德克薩斯州脫離聯邦。這些事實都證明,統一是國家意志的體現,絕非少數人可以否決的。

鄭麗文再提要求!我方學者直接打臉,統一從來不是選擇題 -

更值得警惕的是,台灣島內由於民進黨長期操弄,以及“去中國化”教育的滲透,讓“反統一”淪為民調工具,真實的民意其實被裹挾進政治遊戲。動輒炒作“要尊重台灣民眾意願”,可台灣民眾真正的意願根本無法體現。

鄭麗文強調兩岸和平交流,喊話“台灣不想要戰爭”,說白了就只想享受交流的紅利,又不願意承擔推進統一的責任,這種“只取不予”的態度根本行不通。

鄭麗文再提要求!我方學者直接打臉,統一從來不是選擇題 -

兩岸和平、不發生戰爭的根基就是統一,沒有統一作為前提,所謂“百年和平”只是空中樓閣。大陸始終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一,但這絕不意味着可以無限期等待,更不代表會容忍分裂國家的行為。

台灣回歸祖國是歷史必然,不管是“台獨”還是“獨台”,都無法阻止這一進程,我們都希望兩岸和平統一,但大陸早就做好兩手準備,多年來不斷提高綜合實力,發展軍事技術,整軍備武,就是以待戰時。不管如何,台灣必然會回歸,膽敢阻攔者,必定會被碾成粉末。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