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型推動不順,原訂20GW目標將延至2026年,缺口尚有5.78GW。能源署表示,目前掌握案源足以填滿缺口,其中,地面型光電以漁電共生為主,預期部訂定的快篩表出爐後,可加快審查效率,未來也會據此跨部會推動國家示範區。
原訂定2025年光電設置目標20GW、2026年達23GW,因地面光電受阻,20GW目標將延後一年、2026年達標。
根據能源署統計,截至去年底,光電累計裝置容量為14.22GW,換言之,目前缺口尚有5.78GW。能源署表示,根據目前掌握案源,地面型多於屋頂型,地面型光電則以漁電共生為主,多數正在土地變更、農業容許申請階段,按規劃可在2026年達到20GW裝置容量目標。
官員不諱言,漁電共生必須取得地方農業單位農業容許,是當前最大的挑戰,亦為目前審查卡關點,但經濟部正與農業部合作研擬「快篩表」,明定不適合開發區位,其中,農業容許快篩表預計近期公布,將可精進程序審查效率。
屋頂型光電推動則相對順利,從2016年設置容量僅1.17GW,至2023年12月,已達7.72GW,現在更已突破9GW。能源署表示,會持續推動擴大家戶光電設置率,如此也能舒緩地面型光電申設壓力。
根據最新出爐的能源用地白皮書,國內推動地面型光電以漁電共生優先,並設立漸進開發與環境補償機制,其餘設置型態則藉由建立典範場域優化現行制度。
官員解釋,政府已劃出漁電共生專區約2萬公頃,多為濕地,部分已整合完成。除掌握漁電共生開發區位,也會參考農業部所訂定的快篩表,作為未來光電選址規劃原則,以此篩出合適的國家、國營土地,推動國家示範區。
標題:2026年光電目標尚缺5.78GW 漁電共生將成主力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