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 “8棟樓同時施工”不談,在那裡說“建築年代太久遠”?

沒在第一時間去聊香港這次的火災,一是該說的不好說,二是想在滅火等相關後續結束之後再說。

見網上很多人都在討論房子年代太久,年老失修之類,我覺得太扯了。建築老舊本身不會導致“整座樓像火炬一樣炸裂式燃燒”,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倫敦地鐵,150年以上的年紀了吧?是那幾棟樓的三四倍,還不依然安全、穩定、結構完好?同樣的還有1850年建成的巴黎老宅區,紐約曼哈頓也同樣有大量年齡達百年以上的建築,甚至頻繁地震的日本東京,都還有大量昭和時代建成的住宅與商業樓在使用中。

我個人認為,此次火災的起因,的確避不開網上所說的腳手架、塑料網、防水布等易燃材料……但,影響最終會如此之大,還有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8棟樓同時施工。

這操作,太詭異了。

這種施工方式很明顯存在極大的安全漏洞,在一些市政課程裡,這都是明明白白告訴你“不允許這樣幹”的。就算不說火災,8棟樓同時動工,腳手架、平台、臨時支撐、塔吊這些東西佈置過密,倒塌以及振動都會造成連鎖反應。除此之外,材料集中堆放造成地面或結構超載;受空間限制消防通道、逃生路線被大量佔用或封堵;電氣系統臨時接駁過多、過亂;人員密度過高……太多了,壞處多到根本說不完。

最好的肯定是一棟樓一棟樓的改造,這樣最安全。

不過工程上有時候確實是趕工期,因此建立在安全的前提條件下,也有流水線施工方式。比如改造A樓時,可同時進行B樓對前者影響較小的單位工程,接著是C對B樓影響較小的。

亦或者乾脆,隔一棟樓改一棟;或兩棟樓同時施工,分四期改,盡可能的降低風險和對居民的影響。

當然不可否認,8棟樓同時開工對承包方好處是非常多的,工程量大,也意味著速度快,進度款快,套現自然也快。

有網友在評論裡也提到,宏昌閣屋苑的改造工程,之前引發過大量的香港居民的投訴。至於投訴的是什麼,有沒有涉嫌到某種貪腐,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香港,此前是以“清廉”聞名世界的。

所以基於這一點,有沒有可能8棟樓同時開工就是為了趕在“引起輿論拒絕該項目”之前,強行推進造成既定事實的可能性?

我在網上看到個小道消息,稱“負責工程的宏業建築在2023年被屋宇署紀律處分過,2019年9月20日被拒續小型工程(公司)牌。 2024年3月宏業其中一授權簽署人從名冊上刪除。 宏業或其分判商在全港30多幢屋苑共被檢控約140次,2009 年宏業前股東賄賂房協經理被判囚年半……”

這些信息我沒法全信,但有一點,該公司在2023 年的確曾因安全違規,在香港某項目被定罪。

也因此問題來了,它為什麼還能不停地拿到新的改造工程合同。

所以,談香港這次火災,把問題全都推給“意外”或者“年老失修”,甚至全推給腳手架,是非常膚淺的。香港警方現在已經抓捕了三名工程公司負責人,甚至直接以“誤殺”的名義。這很好,因為他們不完全認為責任來自“香港老了”,他們也需要為那些因為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人,做一點真正意義上的責任追究。

總之我不認為香港老了。他們只是學到了不好的東西,只要有擦乾淨的決心和勇氣,只要香港把那聞名世界的“廉潔”之風再尋找回來,那麼香港那些“年老”的建築,也能展現出世倫敦地鐵那種完整、安全且讓人信任的結構力量。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