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瓜”、“小瓜”接連不斷。
但最大的一個,應該就是:
陳飛宇與網紅隱私照被曝光。
今天中午,有八卦媒體曝光女網紅“是亦琳吖”與陳飛宇的隱私照片。
還稱陳飛宇2021年就和她在一起了,兩人曾多次在長沙某高檔酒店開房。
這件事迅速引起了熱議。
甚至還有網友扒出,女網紅是有夫之婦,陳飛宇疑似是“男小三”。
事情發酵了一下午,等到了晚上,陳飛宇工作室聲明:
交往期間雙方均係單身,正告相關主體即刻刪撤針對陳飛宇先生的侮辱、誹謗言論。
但就算是這樣,關於他的討論也沒有結束。
可以說“阿瑟”陳飛宇,這一次是真的火了。
但其實今天被討論的“流量明星”,還不僅僅是陳飛宇……
1 央視網評:絕望的“文盲”
今年的春節檔,因為兩位頂流的參與,格外的熱鬧。
事實上春節檔的成績,也還算不錯。
國家電影局1月28日發布數據,我國2023年春節檔票房達67.58億元,取得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成績。
只是出圈的爭議,也非常多。
比如央視網提到的“絕望的文盲”,就是其中一個。
央視網的原文中,這樣寫到:
某春節檔電影主演在路演中接受采訪,被問到對作品和角色有什麼感悟時,一問三不知,被網友戲稱為“絕望的文盲”。
老實說,記者的提問並不難,無非是“你最喜歡哪本書,有什麼收穫?”“角色最難捕捉的點是什麼?”“你最想對飾演的角色說什麼?”之類的常規性問題。
但這位男主演卻語焉不詳,甚至不知所措,令人大跌眼鏡。
央視網的文章中,雖然沒有點名,但都知道該男主演:
就是王一博。
當時這件事,還引發過熱議。
最搞笑的是幾天以後,電影《無名》劇組,去北大交流。
王一博直接不敢去了。
“絕望的文盲”,徹底出了圈。
王一博也被各種嘲諷。
但其實“絕望的文盲”,還不止是王一博。
就像是在央視的文章中,提到的平日里有些喜歡以正經“演員”身份自居的明星,在採訪中連“演員”的定義都答不上來。
驚詫之餘,支支吾吾,最後憋出來一句:
演員是什麼?嗯……是我自己啊!
身為女主演,花幾個月拍完了一整部年代大戲。
結果接受采訪,還分不清故事的發生背景是:
在建黨初期,還是在解放初期。
上面說的“頂流”,是趙露思。
當時她拍的《胡同》播出,趙露思接受采訪,提到《胡同》的歷史背景時,將兩個重要年代節點混淆。
視頻曝光之後,不少網友都懷疑:
趙露思根本沒看過劇本,搞不好連角色大綱都沒看。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劉浩存身上。
作為“國師”張藝謀看中的演員,劉浩存真的是把國師的臉都丟完了。
演技就不多奢求了,連情商都是個大問題。
記得在一個採訪中,主持人問她:怎麼理解演員這兩個字?
劉浩存的完整回答是這樣的:
我突然就想起來了,有位老師說,演員,天楊老師,對,這裡會播出去嗎?
配合著她那個茶言茶語的表情,真的是讓人尷尬的腳趾扣地。
關鍵是都這樣了,還有粉絲慣著。
以至於央視網點名批評王一博以後,還有他的粉絲,去評論區為他鳴不平。
最後好幾個粉絲,直接被禁言了。
看起來官方這一次,是動真格了。
甚至官方平台上,還刪除了關於王一博、趙露思的內容。
說起來也不怪央視“重拳出擊”,畢竟作為一名演員,如果連“演員”是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能奢求他們拍出好作品呢?
就像央視網的標題,寫的那樣:
絕望的文盲能演好戲嗎?
2 人民網評組織粉絲借貸集資
2月10日晚,時代少年團第二張專輯正式發布。
專輯設定有14個版本,7位成員每人擁有2種封面:
粉絲們各買各家偶像的。
這種設定客觀上刺激了粉絲之間的比拼。
據娛樂大V統計,開售後,該專輯10分鐘內:
銷售額破億。
關鍵是這裡面,馬嘉祺、宋亞軒、劉耀文粉絲都認為自己家的單封專輯最先賣空,在社交平台爭執得不可開交。
這才有了馬嘉祺粉絲為他集資借款的事。
網上發布的信息能看到,2月8日晚上,“MAgic萬事屋”已經開始為時代少年團即將發布的第二張專輯《烏托邦少年》進行購買準備。
文中明確提到了“集資”,擔心好多人買不起專輯,還給出了疑似借貸路徑,要求申請人:
簽署授信合同,填寫身份證,銀行卡,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並持身份證拍照留存……
至於申請借款的金額下限,也達到了60份單封金額。
按照每張專輯售價168元來算,也即每位通過申請的粉絲,至少要藉款10080元。
可以說馬嘉祺的粉絲,是真的瘋。
說起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馬嘉祺是誰。
21歲的他,是“時代少年團”的隊長,目前就讀於中央戲劇學院。
出道至今最出圈的事,應該就是平時,一直吹學霸人設。
結果高考307分,直接落榜了。
但就算是這樣,也還有很多人喜歡他。
這才有了非法集資的事。
事情引起發酵以後,該賬號被微博永久禁言。
隨後沒多久,人民網評組織粉絲借貸集資:
集資借貸是以不正當途徑,向社會公眾或團體徵集資金的行為,這種行為違反法律法規,破壞了我國的金融管理,應當遭到刑事追究。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有正確引導粉絲理性追星的義務,對於粉絲後援會打著支持明星的幌子,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負有一定責任。
可以說馬嘉祺這一次,也是給所有“頂流”敲了個“警鐘”。
最近的兩年,好多“頂流”都在粉絲的擁護下,變得越來越猖狂。
絕望的文盲、非法集資的,比比皆是。
也是因為此,官方才會發聲。
相信隨著官方的介入,“頂流”們會收斂起來,娛樂圈的風氣也會好一些。 #娛評大賞#
全文完
是結束也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