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天爱电影
编辑|秋天爱电影
近日,在追综艺的时候,又看到有嘉宾在节目上说“内娱完了!”这个梗。综艺效果嘛,大家看到无非就一乐而过。
可当再次听到这个梗的时候,不禁让人联想起年初时候“绝望文盲”这个热议话题。
这个词的出现,起因是当红流量明星王一博在其与天王梁朝伟共同主演的春节档电影《无名》的某发布会上,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有什么感悟。
他语焉不详,神色紧张,只能用“不知道”来回答,尽管主持人已经在极力想要挽回局面,但还是无可避免的尴尬当场。
故便有网友戏称其犹如一个“绝望的文盲”。
而这也不是王一博第一次互动翻车了,曾在某次读粉丝来信时,他就展示了自己“优秀”的文学功底。
短短几行文字,不仅将“纸醉金迷”念成了“纸碎金迷”,还有好些是不认识的,最后干脆不念了。
这些都远不及2019年的那次失误离谱,在直播中王一博需要写下“到此一游”这四个字,可没想到他死活都想不起来“游”字怎么写。
无奈他只好请教一旁的嘉宾,可没想到就是在已经求助的情况下,他还是把“游”字给写错了。
之后还有人扒出,王一博已经多次在公众场合写过错别字了。并且经过这么些年,他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但是文化水平并没有见改善。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从来没有给自己立过“学霸”人设,在自己专业上的进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对于一个一年365天的行程都排满的艺人来说,没有时间与精力与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化知识也是情有可原。不过还是希望他可以重视一下,毕竟这也算是对长期发展有很大帮助的。
其实在娱乐圈中,“文盲明星”可不仅仅只有王一博。
在面对媒体采访问自己是不是一个有天赋的女演员时,支支吾吾半天只憋出了一句“怎么不算呢?!”的流量小花刘浩存肯定得榜上有名。
还有经常在自己的公众账号大秀“国画技巧”的知名演员张馨予,给众人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好学、上进的文艺女青年形象。
可谁能想到她居然连“蓬荜生辉”的“蓬”字都写不出来,写成了“盆”字,这“才女”人设不免有点虚。
看完以上这些可能你会说,他们本来就没有念多少年书,而且现在又是全靠语音和打字来交流的时代,提笔忘字很正常。
那下面这些有正儿八经本科学历的人的表现就让人真的失望了。
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当属说自己是“奇数控”,把“10、30、50”当奇数的军艺校草杨洋了。
虽然咱不知道所谓的“奇数控”是什么新鲜词汇,但是小学数学老师告诉我们:“10、30、50”绝对不是奇数!”
这位哥的“文盲”名场面可不止这个,还有震耳欲聋的“驾权不了”,这个字一念出来,连万能“控场王”何老师都救不了他啊!
还有一位老“文化人”了,很难想象他也会栽到“文盲”这个沟里,那就是以“老干部”形象深入人心的靳东。
一直以来,靳东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一板一眼、很有知识储备的文化人,可谁能想到,演员这个身份是可以演进自己的生活里的。
也就是说,所谓的知识分子、文化人的形象都是他演出来的,是给自己立的人设。实际上,他在学生时期,不好好学习就算了,还会逃课,俨然就是老师眼里的“环学生”。
靳东作为一名演员,他的演技水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演艺圈发展多年,也给观众带来很多经典的角色。
只不过,他出演知识分子的角色多了,连自己都相信自己就是个文化人,还多次在公众场合卖弄自己的文化,次数多了,难免不会翻车。
他用繁体字来做自己的微博字体,不过不仅没能彰显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反而因为频繁出现错别字而导致自己的“文化”人设翻车。
不仅如此,他还会将一些文艺范的语句或者名人名言等发到自己的对外账号上,想要以此来显得自己是一个有知识储备的文化人。
有一次,因为他不知道从哪里引用了一句心灵鸡汤,他信以为真是梵高的名言,就给发出去了,还不忘发表一下自己的心得。
结果被网友扒出这根本不是梵高所说过的名言,从此其“学霸人设”也就成了一个笑话,还被很多网友评价为没文化,还爱装。
还有那著名的“诺贝尔数学奖”名场面,彻底将靳东最后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这是靳东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可能他是想表达自己很好学,但网友们并不买账,还说压根就没有这个奖项。
其实,靳东明明可以凭借演技令观众信服,可他偏偏要给自己立什么“学霸人设”,结果反而败坏了自己的人气与名声。
希望他真的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与学习,做一个真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人吧!
面对这些,央媒亲自下场,发表了一篇《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痛批“绝望的文盲”这一现象。
难道娱乐圈的明星真的就只有这样的文化水平?这样真的可以读得懂剧本?理解得了角色吗?
演员本身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对角色做出正确的诠释,演出观众心之所想,从而引起共鸣吧。
而在娱乐圈,也不乏一些榜样演员、艺人,即便自己身处娱乐圈这个复杂的大染缸之中,也清楚的指导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会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进步。
王宝强虽然是农村出身,小时候条件不好,没能好好读书。起初他甚至连剧本都看不懂,可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角色与剧本,他在拍戏时随身携带一本字典。
他愿意花时间去研读剧本,理解角色。也是这样,他才能演出让人铭记至今的许多经典角色,拿到影帝的勋章。
同时,他在每一部戏、每一个角色身上,也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
厚积薄发,从什么都不懂的群演,到如今能自己独当一面的导演,王宝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诠释了:一名好的演员,是需要用心去理解与演绎好每一个角色,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无论是演技还是文化水平。
还有德云社公子哥郭麒麟,他是娱乐圈里一个很神奇的人,常常可以出口成章,对于中华传统文化那是张口就来,一点都不带马虎的。
而且,小郭同学不仅传统文化知识面甚广,他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学能力也是超强的。
在《密室逃脱》这档节目中,他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钟表,当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看了几眼之后便有了思路,并很准确的给出了正确答案。
其过程遇到的数学难题都是口算加心算推理出来的,当场就让大张伟为之折服。
即便是在高手云集的《最强大脑》节目上,他也能应付自如,一张嘴就让现场的出题专家刮目相看,连连称赞。
可你知道吗?有如此文化水平的郭麒麟连初中都没毕业!他真的做到了:文凭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文化。学可以不上,但是书不可以不读。
观众有权评判一部影视作品到底好不好看,也有权去评价演员演的如何。
对于这些评价,演员及团队应该反思怎么改进自己,提升演技。而不是听到粉丝夸奖,拥有流量便停滞不前。
俗话说:谎话说了一千遍,连自己都信了。但是潮水终将退去,不思进取,裹足不前,最后只会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