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貨櫃船運市場創佳績,今年變數多難料。(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2024年受紅海危機與美國東岸罷工事件影響,貨櫃船運市場運價表現強勁,去年7月運價一度直逼疫情期間高位,大陸航運網站統計,去年上海交易所的貨櫃運費指數(SCFI)年增149.2%,去年7月指數曾高達3733.8點,是2023年12月8日1032.21點的3.26倍,而今年因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加上紅海復航可能,市場變數很大。
去年受到紅海危機影響,克拉克森數據顯示,約700艘船舶全年大部分時間繞道好望角航行,帶來了12%的「距離增長」,推動了全球每箱貨櫃(20呎櫃)運輸裏程貿易量增長18%。基礎箱T貿易量較2023年增長超過5%,在主幹航線7.5%的強勁反彈和區域內4.0%的穩健增長的支撐下,進一步強化了市場表現。
去年SCFI綜合指數年增149.2%,從2023年12月12月8日的1032.21點上升至2024年7月的3733.8點,約3.62倍。跨太平洋東向運費在去年7月幾乎達到了新冠疫情期間的紀錄高位。
船舶租船定期租船收益指數在2024年年增約50%,至7月中旬達到182點,是2023年12月中旬水準的約3倍,並在下半年基本維持漲幅。租船收益方面,1700箱(20呎櫃)的支線船租金增長41.2%,達到18,463美元/天; 4400箱的巴拿馬型船租金增長90.2%,達到40,452美元/天; 9000箱的新巴拿馬型船租金增長45.0%,達到75,512美元/天。
另2024年貨櫃船買賣交易市場活躍,全年總交易量達到100萬箱,為歷史第三高,二手船舶資產價值年增40%,新造船價格指數年增12.7%。
雖然2024年全球貨櫃船運力增長超過10%,增加了290.46萬箱新運力,為16年來最快增速,市場仍保持強勁。拆解量則維持在低位,僅有8.3萬箱。2021至2022年的訂船熱潮依然延續,全年新增訂單總計435.21萬箱,年增172.9%,新船投資額創下54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目前全球訂單量已達到830萬箱,創下歷史最高水準,估佔現有船隊比例為27%,低於2007年的逾60%,其中480萬箱計劃在2027年或更晚交付。
而今年市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紅海航線的潛在恢復將成為關注焦點,若大量船舶恢復航行紅海,不再繞行好望角,釋放出來的運力加上新造船陸續交船,明顯過剩的運力將為市場運價帶來大幅下降風險。
另美國的高關稅政策是否讓市場貨量減少、供應鏈中斷等也是一大隱憂,不過國內長期研究貨櫃船運股的法人認為,以哈停火第二階段談判存在一定困難度,後續發展還須觀察;川普的高關稅政策是否透過雙邊協商能在較短時間內達成協議也需要觀察。經過川普上一任期內的「震撼教育」,可能讓各國企業在應對與供應鏈調整方面有較高的效率,或許不用太悲觀看待,只是未來幾年高比例的新增運力,估計還是會為貨櫃船運市場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
標題:去年SCFI年增149%、運價一度逼近疫情期間高位 今年變數多難料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