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議員劉美芳今天舉行記者會質疑科技執法是「無法申訴、無法自證、無法檢驗」的搶錢工具,新北市環保局今天表示,市民若收到罰單,可掃描罰單上QR Code查詢相關違規證據,且罰單皆可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提供民眾完整明確的救濟手段保障自身權益。
環保局表示,新北市科技執法皆依據環境部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實務運作指引設置,開立罰單需審慎確認違法要件,經過人工排除多車、降雨、風大等因素,因此須行政作業時間,確保民眾權益。
環保局說明,不論是測速或聲音照相科技執法,相關路段皆會提前設置告示,提醒民眾前有測速或是科技執法偵測,若在此情況下仍有民眾還是超速,或超過噪音標準,市府將依法開單告發,民眾要留意行車速度或自行檢視車輛維護情形,以減少噪音產生。
對於民眾質疑原廠車為何還會被罰,環保局說,即便是原廠車輛,若倘未妥善維護或是超速等不當操駕,仍然可能造成噪音超標,影響周遭環境品質,依照環境部規定,在噪音車影響民眾安寧的熱區設置科技執法設備,依法告發於法有據,維護市民生活環境品質亦是全體市民共同期盼。
環保局統計2021年至今年3月止,新北市民檢舉噪音車案件共計3萬3302件,反映噪音車問題已成為民眾普遍重視問題,環保局針對噪音車通知到檢共計1萬666件,另裁處噪音車計5297件。依據最新統計,2025年3月噪音車檢舉案件548件,較去年同期860件下降36.3%,顯示管制措施逐漸見效。
環保局表示,新北市科技執法皆依據環境部指引設置,絕非針對特定車主或族群,為保障市民權益與執法公正性,環保局也將持續與環境部、交通部及經濟部等中央相關部會保持密切溝通,針對罰鍰金額調整、執法機制、噪音標準與技術面持續優化。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